雷霖,倪文軍
摘 要:家校要合力從制度到行動,從領導到班主任,從宣傳到落實,全方位、多層次地筑起“校園欺凌防范網”,減少校園欺凌現象的發(fā)生,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打造良好育人環(huán)境。預防校園欺凌的主要措施是:加強領導建章立制,預防為主強化摸排,深化措施確保實效,家校共建共同預防,明確責任嚴格獎懲。
關鍵詞:校園欺凌;育人環(huán)境;共同預防;健康成長
中圖分類號:C961;G635.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3-0016-02
近年來,發(fā)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fā)生,這些事件的發(fā)生嚴重影響了學校正常教學秩序,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因此,如何積極應對校園欺凌事件并妥善解決,以保障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下面,筆者就在研課題“皖北農村初中學校校園欺凌預防措施的研究”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校園欺凌的成因
課題組主要以亳州市譙城區(qū)華佗中心中學、蒙城縣范集中學、利辛縣張村中學、渦陽縣義門中學為研究基地,重點放在亳州市譙城區(qū)華佗中心中學。亳州市譙城區(qū)華佗中心中學現有學生625人,學生主要來自華佗鎮(zhèn)及周邊鄉(xiāng)村。因學校地處鎮(zhèn)區(qū),經濟較發(fā)達,學生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較多;加之留守學生居多數,家庭教育多有缺失;鎮(zhèn)區(qū)人口密集,學生之間信息互通便利,但由于他們尚未成年,思想行為極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容易形成團伙,嚴重者還會拉幫結派,欺負弱勢人群,除了給當事者造成心靈創(chuàng)傷,還會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埋下隱患。因此,學校要在全面掌握學生基本信息的基礎上,多措并舉構筑安全網絡,從制度到行動,從領導到班主任,從宣傳到落實,全方位、多層次地筑起“校園欺凌防范網”,以減少校園欺凌現象的發(fā)生。
二、加強領導建章立制
建立健全了“防校園欺凌”領導小組,定制度,定責任人,遇事層層匯報,群策群力,共同謀劃解決。學校成立了應急領導小組、現場防暴組、疏散引導組、通訊聯絡組等四個網狀交織的處理小組。應急領導小組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其他校領導為組員,決定應急處置工作中的決策和措施,確保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有序、高效;現場防暴組組長為分管校長,組員為班主任,主要任務是對施暴者進行強行阻止,必要時實施正當防衛(wèi)行為;疏散引導組為團總支成員,主要任務是將周邊圍觀群眾疏散到安全地帶;通訊聯絡小組負責人為校黨委書記,主要任務是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及時向“110”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保持通訊暢通,及時反饋情況。所有小組各司其職,協(xié)調運作,一件小小的苗頭事件剛剛產生,各組就會立刻協(xié)同行動起來,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中。
三、預防為主強化摸排
堅持預防為主,“防止矛盾激化”原則。課題組通過調查問卷為學校預防校園欺凌提供了數據支撐,學校堅持“摸排”方針,從各個班級找小切口,注重掌握班級動態(tài),若班級有行為異常現象,如學生遲到、早退、非家長請假、行色慌張等,值日生都會及時向班主任反饋。如2019年2月放寒假前夕,一些社會青年及打工返鄉(xiāng)人員經常到學校周圍晃悠,值班人員發(fā)現這一現象后,立刻向學校“防校園欺凌”領導小組和班主任反映情況,經過班主任了解,原來是九年三班的幾個同學放學后在校外“約見”與他們有糾葛的學生。班主任及時調查出“問題生”名單,查詢原因后告知家長準時接送;同時將有可能參與事件的學生一同約至政教處,由學校領導指明事態(tài)的嚴重性,并讓他們握手言和。這樣,一場還沒有開始的“群聚”事件因為教師的責任心被巧妙化解。
如果問題剛剛發(fā)生,對參與群體性事件的學生,教師要堅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結、可順不可激,以疏導啟發(fā)為主,絕不能態(tài)度惡劣,粗暴制止,而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或初始階段。對偶然聽到的可能影響校園穩(wěn)定的言論、動態(tài)或事態(tài),班主任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麻痹大意,和責任人一起順藤摸瓜,理清頭緒,查明真相,做好記錄,早發(fā)現,早布置,早處理。
四、深化措施確保實效
只有落實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才是預防校園欺凌最可靠的保障。為此,課題組和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常規(guī)工作。
一是聯防聯動。學校與鎮(zhèn)派出所結成聯盟,加強對校園周邊街道的巡邏和日檢,遇有群聚的學生團體,及時匯報學校并實行驅散;學校有大型的活動會邀請協(xié)警做校內外的“安全衛(wèi)士”,將欺凌的氣勢早早消滅于無形。
二是放學監(jiān)控。欺凌事件常常是以大欺小,高年級惹低年級,但學生一般都會避開教師的視野,多選擇校園周邊或者附近。為此,學校實行放學監(jiān)控制度,要求放學時間前后30分鐘內,值班人員要在校門口堅守,安保人員要到校園周邊巡視,一旦發(fā)現有學生欺凌現象,隨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這樣,就能讓某些學生有“欺凌心”,無“欺凌時”,更無“欺凌地”。
三是加強巡查。實行在校無死角、無空檔的值班制度。本校的值班制度實行領導、教師、學生全天、全地段的值班原則:早晨到校,有4名教師守候在大門外,監(jiān)護南來北往的到校者;門內,6名值日生夾道迎接;學生上樓,班主任已經守候在教室內。日常課間,學生會的值日生干部會出現在每個角落。在校園內,一切都在無聲的掌握之中,欺凌事件沒有發(fā)生的時間和場地。
四是加強宣傳。加大“防欺凌”的宣傳,給學生找自我保護的防火墻。每學期,學校會請法制副校長宣傳法制安全知識,樹立法治意識和防范意識;開學初,連續(xù)兩周的主題班會分別是“做文明中學生”和“中學生守則在我心中”,強化文明素養(yǎng)意識,讓學生思想得到凈化;每周的晨會總結表彰優(yōu)秀學生,點出校園文明現象,樹立楷模,讓學生明白善惡,剔除邪念;每學期出“防欺凌”專題黑板報及手抄報,教會學生如何預防校園欺凌和遇到校園欺凌時如何求助;利用教室多媒體播放校園欺凌案件的視頻,讓學生從直觀上了解欺凌造成的惡劣后果和自己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五、家校共建共同預防
尋求家長的支持,家校合力,共同預防。學校每學期會讓家長簽訂《防校園欺凌承諾書》,明確家庭監(jiān)管的責任,并要求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在校外時間有所掌握,了解孩子交往的人群,及時地向學校匯報;班主任要建立家長微信群,及時向家長了解和匯報學生的最新動態(tài),使學生的異常舉動被消滅于無形的化解之中。
六、明確責任嚴格獎懲
為使“防欺凌”工作常態(tài)化,不至于一曝十寒,走過場走形式,學校要對此實行獎懲措施。對不負責任,玩忽職守造成不良后果和影響的欺凌事件責任人,在評優(yōu)、績效等方面要根據學校的考核制度予以處理,造成嚴重后果的報上級機關予以處理,以此強化每個教師的責任心。對預防、教育、發(fā)現、處理校園欺凌事件有突出表現的人,要根據學校的考核制度予以獎勵。
總之,課題組雖然在預防校園欺凌方面進行了一些研究,制定了一些制度,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實施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手段,但預防校園欺凌是一個大工程,是一個全社會都應關注和參與的重要工作,學校、教師、家長等只有齊抓共管,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減少和制止校園欺凌現象的發(fā)生,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打造良好育人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張漫.中小學校園欺凌產生原因及防治策略[J].黑龍江教育,2017(09).
[2]朱彥蓉.中小學校園欺凌治理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08).
[3]李赟.農村中小學班主任如何應對校園欺凌[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01).
[4]杜佳欣,李莎.淺談校園欺凌的成因和處理[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8(01).
Study on Creating Good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by Preventing Campus Bullying
Lei Lin1, Ni Wenjun2
(1. Huatuo Central Middle School, Jiaocheng District, Bozhou, Anhui Province, Bozhou 236824, China;2. Teaching Research Office, Jiaocheng District, Bozhou, Anhui Province, Bozhou 236800, China)
Abstract: From system to action, from leadership to head teacher, from publicity to implementation, both families and school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n all-round and multi-level "campus bullying prevention network" so a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chool bullying and create a good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young people. The main measures to prevent school bullying are as follows: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and establish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cus on prevention and emphasize on investigation, families and schools work together to co-prevent school bullying, and adhere to clear responsibilities, and strict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Key words: school bullying;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co-prevention; healthy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