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愛華,林健
摘要:本科專業課的全英文教學是提升人才的綜合競爭能力,實現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必經之路。為了提高“功能材料制備工藝基礎”全英文課程的教學效果,作者對本課程的教材和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模式和考核模式等方面進行了綜合研究,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提高了學生對專業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針對教學的不足,對本科專業課的全英文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全英文教學;教學模式;考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20)01-0301-02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種基本趨勢,也是發展中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必然路徑。為此,教育部倡導本科教學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也對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出要求,提倡逐步推進全英文教學。在此背景下,國內很多高校的材料學專業都嘗試在課程中部分或全部使用英文授課。然而,在講授“功能材料制備工藝基礎”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全英文教學中出現一些實際問題,如學生的英文基礎參差不齊、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教學效率低、有時為了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全英文”而忽略了專業內容等,因此在課程建設過程中,筆者在教學模式和考核模式、完善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將相關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總結,同時找到差距與不足。
一、教材及教學內容選擇
1.經典教材與前沿論文相結合。全英文教學的順利開展,必須依托英文原版教材和參考書,使教師和學生都能接觸到“原汁原味”的英語。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新材料及其制備工藝層出不窮,相關的原版書籍也很多,而每本書的側重點亦有很大差異。因此,開課前大量閱讀相關原版書籍和專業文獻,進行內容甄選和重構,結合學生的創新課題、畢業論文,選擇應用廣泛的材料及其制備工藝,并根據當前的研究熱點適當地選擇前沿論文,作為實例引入教學內容,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國際先進的科學技術,了解相關領域的發展趨勢。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原版教材講授制備工藝所涉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而工藝的應用則更多地參考專業文獻,并鼓勵學生查閱文獻,了解每種工藝的歷史和演變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意識。
2.根據學生英語水平確定教材難度。針對學生英文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采用中英文教材相結合、不同難度專業文獻與教材相結合。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推薦其將中英文教材配合使用,并由淺入深,逐步提高英文閱讀材料的難度,以幫助其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而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則鼓勵其直接閱讀原版教材和英文文獻。
二、課堂教學方法
1.加強師生互動,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課堂互動很重要,但中國學生大多傾向于被動地聽課,不習慣提問,碰到不理解的問題一般選擇沉默,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專業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采取課前預習—課前趣味話題交流—課堂討論的教學模式。
2.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模式。選修本課程的學生大多參與了大學生創新項目,對部分材料的制備工藝有一定了解,并親手操作過,因此鼓勵這部分學生將實驗過程錄制成視頻,在課堂上用英文介紹,并結合所學知識,對實驗結果和試驗過程進行分析。學院每年都會邀請大量的專家、學者來院進行學術交流,鼓勵學生聽報告,并積極提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有些同學在進行課堂討論的時候,還會將聽報告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提出來,師生共同討論,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質疑精神。此外,邀請來訪的專家給學生授課,鼓勵學院的留學生參與到全英文課堂中,建立中外學生混合課堂。這些措施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師的授課水平,從而提高全英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多種考核模式的探索
期末考核放棄了傳統的筆試,而采取了多種靈活的方式,以便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綜合測評。要求學生圍繞自己感興趣的功能材料選題,結合課堂講授的合成方法,找出目前該領域存在的問題,通過文獻調研,提出自己的解決思路,并通過口頭報告和撰寫英文研究報告的形式把自己的調研結果和解決思路表達出來,教師和學生代表同時參與評議;設計了一對一的口語面試,題目的答案基本是開放式的,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用英語口頭表達專業觀點的能力。學生的綜合評分中期末成績僅占50%,更關注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其中課堂個人參與占15%、小組任務占35%,由此調動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主動性。
四、建議
“功能材料制備工藝基礎”全英文課程經過多年的建設、教學實踐和教改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學生的認可。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感受到一些不足,針對這些問題,對本科專業課的全英文教學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避免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全英文”而忽略了專業內容。專業課全英文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接受英語表述的專業內容教學,進而逐步培養通過英語交流的專業能力和英語思維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英語只是一個載體,專業內容才是教學的主體。然而,如何正確處理教學中英語與專業教學的關系是每位授課教師都需要面對的難題,表現在常會因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全”而影響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對于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要區別對待,打基礎、學習概念時適當的中文輔助是可取的,而應用部分則可以更多地使用英文,并輔以實例加以介紹。
2.因材施教,不可一刀切。學生的英語基礎是影響全英文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對英語水平尚未達到一定程度的學生進行全英文教學,無異于拔苗助長。因此,建議有條件的學科采取自愿與選拔相結合的方式合理組建中英文教學班級,鼓勵英語基礎好、學習意愿強、有出國深造打算的學生選修全英文課程,而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則建議其選修中文課。全英語班與并行的中文班所采用的課程大綱和知識點要求應一致,但授課形式和考核形式可以更加靈活多樣。
3.注重教師語言基本功和教學能力的培養。眾所周知,全英文授課意味著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授課能力,不僅要掌握本專業的知識,而且應具備相當的語言素養與積累,否則很可能詞不達意或意猶未盡,同時應具有一定高度的學術視野,對國際前沿領域的發展動態具有一定的把握能力。盡管承擔教學任務的教師大多具有海外留學或訪學經歷,但是作為學生聽課與作為教師講課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進行一般的學術交流與系統的授業解惑要求是不同的。因此,無論從國家,還是學校層面,都需要大力加強師資培訓,特別是青年教師全英文教學能力的培訓和提高,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等方法提高教師的英語語言交流能力和使用英語進行教學的能力。另外,定期舉行全英語教學的研討和公開課,讓優秀的資深教師傳授經驗、示范授課,以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4.對全英文專業課程體系進行系統規劃,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持續提升。全英文專業課程的建設不是單一課程的建設,而是整個學科建設的一部分,需要全面規劃。學生在學習某一全英文課程后,應有相應的連續課程或者配套措施,以提供后續的英文交流和學習機會。除了課程學習,有條件的學科和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出國交流及與來訪專家進行學術交流,或者多以英文在課題組內部進行討論,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學生對專業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毋庸置疑,本科專業課的全英文教學是提升人才綜合競爭能力,實現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必經之路,然而,并非所有課程或所有學生都適合這樣的教學模式,在實踐過程中應注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切不可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實效。
參考文獻:
[1]陳堅,張雅美.本科材料學專業基礎課全英文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5(增刊):155-157.
[2]錢微.材料科學與工程全英語教學專業核心課程群構建與實踐[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12):320-324.
[3]邱漢迅,李靜,楊俊和.材料專業課程全英文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51):114-115.
Explor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on Undergraduates' Subject Courses Taught in English
YAO Ai-hua,LIN Jia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1804,China)
Abstract:Developing undergraduates' subject courses taught in English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s an inherent need of training talents to be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and major move to internationalize higher education.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nglish course "Basis for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unctional Materials",some core issues such as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teaching mode and assessment mode have been explored,aimed at training undergraduates to use English for specialized academic purposes.Finally,the paper outlines some considerations in developing and teaching such courses.
Key words:subject courses taught in English;teaching mode;assessment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