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是小學教育階段一門必不可少的課程,在促使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此教師要高度重視體能訓練的重要性,通過營造良好體育氛圍、運用重復訓練法、注重體育拓展訓練、運用游戲和競賽方式等方法,在小學體育課堂上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逐步接受體能訓練,這樣才能發展學生的各項身體能力,也保證小學體育教學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體能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5-014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5.139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體育教學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然有很多小學生體能素質有逐步降低的趨勢。如何提升學生體能素質,讓小學生能夠健康成長,身體綜合素質實現提升,是每個體育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小學生年齡較小,身體發育不成熟,尤其是協調能力不強,需要教師引起高度重視,通過加強對學生的體能訓練,讓學生的身體速度、耐力和柔韌度等都得到發展。體能訓練也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教師要積極轉變體能訓練方法,為每個學生健康成長打牢基礎,確保小學體育教學目標順利實現。
一、營造良好體育氛圍
體能訓練氛圍是輕松自在的,但有的學生并不能欣然接受,平時的教學課程對小學生來說已經是一種負擔,在體育課上如果再進行體能訓練,很多小學生會倍感壓力,有的小學生甚至會討厭體育這門課程。有的小學生向教師反映:比較擔心自己不能完成體能訓練,導致在訓練之前過度緊張。班級中如果有一兩名學生對于訓練產生抵觸心理,也會感染其他的同學,整個班級都會有消極的抵觸心理,就沒有訓練的意義了[1]。體能訓練與文化課程是一樣的,體育課上教師要營造輕松自在的氛圍,就要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到小學生的自身體能和承受力,努力創造輕松自在、積極歡快的體育課,讓小學生在體育課上互相加油,在公平公正的賽事中顯現特長。小學體育教師通過對環境的創新,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體能訓練環境,這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運用重復訓練法
學生在訓練體能的時候,反復、重復的訓練是最普通的方法之一,重復訓練法是指在很長的時間內,以不變的速度,對學生不斷地、連續地進行訓練的方法。重復訓練法目的是讓學生的生理負荷能力始終保持在一個點上,能夠很好地對學生的身體進行鍛煉。學生在訓練體能的時候,重復訓練法的特點是時間較長、強度較大。對此,體育教師需要重視時間和運動強度的有效控制,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運動負荷,把握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學生如果體能訓練時間過長,就可以適量地減少訓練的強度,學生的訓練強度如果較大,相應的訓練時間就不能過長。學生在體能訓練的時候,重復訓練法枯燥無味,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增加多樣化的訓練方法,從而調動學生體能訓練的興趣,以此增加體能訓練的有效目標。
三、注重體育拓展訓練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教會學生關注自己身體的發展和素質發展,讓學生對體能訓練有新的認知。教師可以運用外部拓展方法,盡量完善學生的體能訓練學習空間。體育教師可以依照學生的身體素質來制定相關的訓練模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余時間來訓練體能。體育教師可以運用放假的時間制訂體能訓練計劃,給學生布置體能訓練作業。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需要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傳授學生正確的訓練方法,對學生的訓練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意見,讓學生能夠完成體能訓練。學生體能訓練培訓計劃中,能夠很好地完善學生的監督能力以及自我養成計劃能力,更好地實現學生體能訓練的有效循環目標。
四、運用游戲和競賽方式
小學生思維開闊,活潑可愛,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小學體育教師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可以采用游戲、比賽等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能訓練課中。小學生都想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能力水平,體育教師需要抓住小學生的這種心理,在體育課上增添比賽的內容,這樣小學生都會報名參加,同時也能更好地開展體能訓練[2]。體育教師可以把小學生分為六人一組進行墊球接力比賽,小學生為了比賽勝利,都參與到游戲中,全身心投入,為了能夠取得好成績而拼搏,在游戲中加強了小學生對墊球能力的訓練,也鍛煉了小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小學生參加游戲比賽,基本沒有疲勞的感覺,也很好地完成體能訓練,對于小學生的健康發展起著積極作用。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體能訓練對小學生來說意義重大,體育教師需要高度重視起來,樹立正確的體能訓練意識,采用科學有效的體能訓練方法,高度重視對小學生體能訓練的培養工作,讓小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理念,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努力培養小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從而讓小學生全方面發展,為小學生今后的成長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董明生.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體能水平[J].學周刊,2017(28):59.
[2]陸佩紅.小學生體能訓練的教學實踐[J].田徑,2017(9):15.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林其光(1963.10— ),男,漢族,福建福州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