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
合作性學習是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的教育家首先提出來的,并在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逐步進行實施,他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教學策略方面的體系,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能夠促使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此我們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加強合作性學習。
一、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面對全體學生
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合作性學習應該為全體學生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在農村小學中,有很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膽子都很小,在因為學不會因此缺乏自信,在課堂上起來也怕說錯,在課堂上老師提問也不敢回答而感到自卑,老師提問的時候,回答時經常感到結結巴巴的,難以回答出來。在這個時候,老師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說老師也不敢問孩子了,這樣在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很多學生是這樣的,學生又被老師忽悠了。在這種情況下,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可以使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在這樣小的范圍里,學生可以自由的交流,自己的真實的認識愿意說出來,這樣可以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啟發孩子們的科學思維,合作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促使他們的學習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二、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運用各種科學的方法
在教學中,根據討論的性質,可將其分為三種方法:操練型、表演型、創新型。操練型指教師給出固定的操練內容,由同桌兩人小組完成,時間一般在1分鐘左右。這種方法適用于新授句型時,為了讓學生掌握好新句型,操練必不可少。我們采取的是優、困生搭配坐位法,這有利于學困生掌握基礎知識。比如在教學:What can you see over there﹖I can see ….讓同桌兩人討論,讓學優生幫助同桌掌握基本的句型,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表演型是指針對難度較高的對話,根據需要,由4人或6人小組合作完成。這時,學優生可以承擔對話較難的部分,比較容易的部分就由學困生完成。這樣,雙方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創新型是指教師給定幾個情境,由學生自由搭配,自編自演對話。。這個階段的學習比較靈活,教師較難控制,很容易造成放任自流,有的小組會為了角色的分配而爭論不休,耽誤時間。因此,教師在安排學習之前應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要求,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其間,了解情形,給予適當的指導。這種討論的時間一般控制在3到5分鐘之間,不宜過長。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關注沒有配對的同學,幫助他們尋找小組,參與對話。最后,教師針對匯報表演的結果要做出明確的評判,表揚優秀的小組,對于表現不佳的小組也應鼓勵。通過這種學習,教學中教師講的“舞臺”還給了學生,做到了求“活”放“權”,讓每個學生都成了演員,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組織有效的競賽來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在教學中,我經常分組進行比賽,如小學牛津英語4A教材第八單元中有這樣一些表示動作的單詞:eat, drink, draw, write, read, copy, close, open。把全班分成四個組,進行輪流說單詞做動作的比賽,規定每八位同學說的單詞都不能重復,給定每個小組1分鐘的比賽時間,在規定的時間里說得最多最好者為優勝組。在此起彼伏的叫喊聲中,學生們不僅收獲了語言知識,還收獲了愉悅的情感體驗。通過課堂教學,培養了學生從小樹立競爭意識和協作精神,這對孩子無疑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意義。
三、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創造輕松愉快的氛圍
俄羅斯的中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強迫性的學習,將會扼殺學生學習的欲望,扼殺學生探索知識欲望。因此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學習興趣是學生的學習的內在動力,沒有了學習興趣,有無法進行有效學習。所以說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樂于學習,因為所有的小學生都喜歡做游戲,這是由于小學生的天性所決定的,在合作學習中做那些活動要考慮到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廣泛的參與性,使學生樂意參與其中,并且在參與其中的時候,各種活動容易操作,容易形成良好的效果。如統計表的教學,統計學生擁有多少文具,我讓學生分成8組,每組選出一名組長,由組長提問:Whats in your pencil case﹖組員答:Ive got…。組員獲得數據之后,由組長填寫,完成統計表。最后,每組可選派一名代表向老師匯報數據。在英語活動課上使用這種方法,效果很好。還有許多其他的游戲,比如教到Lets colour…時,讓小組幾人合作完成一幅圖畫,當然前提是會說這句話的同學優先得到畫畫的權利。如教到shopping(買賣)時,可讓一名學生當售貨員,組員當顧客,進行買賣等。這些帶有游戲色彩的活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學會知識,我們可以想象小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的表現,游戲教學將“激發學生興趣”這一教學原則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農村小學中各個班級的學生之間有很大的差異,班級和班級之間也有很多很大的差異,因為有的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差,學困生也很多,就是說這個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還比較多,這樣很多學生學不會,老師也顧不過來,因此可以讓學習好的學生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進行一幫一活動,可以幫助學困生學習基本的課文,基本的內容和他們之間相互的英語方面的對話,通過學生一幫一的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老師的負擔,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對這些學習好的學生可以表揚和鼓勵,在校外也讓他們鞏固下來,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使這些學困生成績得到了提高,使優秀的學生也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加強合作性學習的活動,提高學生廣泛的參與性,激發學生的科學性思維,發散性發散性思維和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使優秀學生的潛能得到得到盡情的發揮。老師要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把握好在英語教學課堂上實施合作學習的最好的時機和最好的方式,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