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以慧
摘要:社會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經濟的進步,為此各行各業對加強對自身的經濟管理。事業單位也在進行經濟管理的變革,以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事業單位缺乏經濟管理的經驗,管理的深度以及力度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迫切事業單位制定詳細的經濟管理方案,以此提高自身的經濟管理能力。本文基于對加強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探討,針對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單位以及各種人員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事業單位 經濟管理 探討
由于事業單位作為非營利性組織機構,其主要的作用是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單位,所以一直以來忽視了對單位的經濟管理。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事業單位也需要隨之進行相關的經濟體制改革,以促進單位自身的經濟發展。但是因為事業單位長期收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對其經濟體制改革要循序漸進,逐步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
一、加強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意義
(一)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
事業單位在改革的過程中,其經濟性不斷增強。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事業單位的經濟來源不僅僅是依靠國家,還需要自己進行“創收”,以此幫助自身的長久發展。事業單位通過加強經濟管理,能夠詳細的了解單位每一步資金的流動,有助于其對資金使用做好更好的規劃,以此來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
(二)貫徹落實事業單位的發展目標
事業單位為了自身的發展也需要制定相應的發展目標,目標對其后續工作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事業單位加強經濟管理的同時,能夠協調人力、資金等各個方面,加強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能夠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有效利用,使得他們的發展符合事業單位的發展目標。
(三)加強對事業單位的全面管理
經濟管理包括事業單位發展的全過程,只要涉及到資金就會出現經濟管理,因此經濟管理在事業單位中無所不在。加強經濟管理的同時能夠對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細致的排查,有助于單位及時修正不符合自身長遠發展的問題。
二、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基本原則
(一)權、責、利一致原則
權、責、利一致是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中重要的原則之一,權就是工作權利,讓每個人都有自己工作,而不是吃著“鐵飯碗”卻優哉游哉。責是責任,要對自己的本質工作負責,按照各自崗位的需要進行資金費用的支出。利是利益,即事業單位要做好相應的核算,在財務管理上采取開源節流相結合的原則,以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全面控制原則
事業單位運行中的每個環節都涉及到經濟管理,只有做好相應的規劃,對事業單位發展實行全面的控制,才能確保單位的每一分錢都用的合理。事業單位在進行經濟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與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相符合,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以此獲得更大的發展。
(三)成本控制原則
成本控制時保證事業單位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通過成本控制能夠有效的保證單位的經濟支出符合單位的實際情況。加強了對資金的支出的指導,避免了資金浪費現象的發生,使得單位有更多的資金從事其他的建設活動,促進自身的發展。
三、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不夠
現階段的我國的事業單位普遍存在一種情況,就是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較低。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事業單位資金的唯一來源就是國家財政撥款,經濟管理人員只需要對這一類資金做好規劃。但是隨著事業單位的改革推進,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事業單位,其資金來源形式有很多,這就為經濟管理人員的管理增添了很大的難度。再加上,有些管理人員都沒有系統的接受過專業知識的學習,導致他們不能全面的進行經濟管理活動。
(二)對經濟管理的重視度不夠
事業單位現在收入包括兩方面:一是財政收入,另一個是單位自身的收入,對財政的依賴性還是很大的。盡管事業單位都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但是經濟管理一直都不是事業單位改革的重點,這就使得經濟改革的力度以及深度有很大的欠缺。再加上,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人員在能力上有很大的不足,因此不能很好地協助事業單位進行經濟管理。
(三)欠缺完善的預算管理體制
事業單位在預算上并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預算管理作為經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其可以對整個事業單位的收入、費用以及利潤做出估計,使得單位可以按照預算進行各部門方案的規劃。但是,現階段的事業單位業務種類增加,卻沒有做好全面的預算,這就使得很多的部門不能按照預算展開工作。再加上缺乏預算監督機制,預算形同虛設,這非常不利于事業單位經濟效益的提高。
(四)缺乏風險意識
缺乏風險防范意識也是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不到位的重要表現。很多的事業單位片面的認為,自身的發展受國家的保護,受到風險的幾率很低,因此不需要進行風險防范。但是,改革的推進使得事業單位的市場特點越來越明顯,如果不進行經濟風險的防范,可能會對自身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威脅。
(五)信息化程度不高
科技的發展,尤其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諸多的便利。再加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擴大了數據量以及數據的更新速度,計算機技術的龐大數據儲存以及計算能力,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但是,還存在很多的事業單位,在進行經濟管理時,并沒有利用計算機進行相關工作的處理,而是采用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這就使得經濟管理的速度以及質量存在很大的不足。
四、加強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
事業單位要想切實提升自身的經濟管理能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提高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引進新的管理技術,加強對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養。以提升他們的經濟管理水平。經濟管理人員自身也要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認真負責自己的本職工作。事業單位還可以引進具有先進理念的經濟管理人才,通過人才來提升整個單位的經濟管理水平。
(二)增強對經濟管理的重視度
事業單位的領導層要轉變自身的理念,提高對經濟管理的重視度,組建專業的經濟管理團隊,定期對單位的經濟管理狀況進行了解。經濟管理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要加強對經濟管理人員的監管,杜絕出現違反職業道德的情況。組織經濟管理人員召開交流會議,對經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共同探討,以尋找最好的解決方法,以促進單位的經濟發展。
(三)完善的預算管理體制
事業單位要建立健全預算管理體制,實行全面的預算管理。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預算編制,加強對預算執行力度的監管,以確保單位的各個部門都能按照編制進行經濟活動。單位要提升自身以及各工作人員對編制的重視程度,減少工作的隨意性。
(四)強化風險意識
加強對風險防范的宣傳,使得單位的全體工作人員都有有風險防范意識,讓風險防范意識深入到工作人員的各項工作之中。尤其是單位在進行信貸活動前,要對自身的償還能力以及信貸單位的資金等情況進行細致的考察,以保證信貸活動的安全性。建立健全相應的風險防范預警體系,對財務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尋求解決策略,以免對單位的發展造成更大的威脅。
(五)提高信息化程度
事業單位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引進先進的經濟管理工具,通過計算機軟件實現對經濟數據的精準計算以及經濟管理信息的快速處理。在引進設備后,要組織經濟管理人員進行系統的學習,有確保所有的經濟管理人員都能應用新的技術進行經濟管理,改變過去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
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力度以及能力較弱,已經成為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下,如果不對單位的經濟管理作出改變,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將會急劇下降,這非常不利于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但是,由于我國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一直處于摸索階段,并沒有形成完整的管理體系,這還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在進行管理時要根據單位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科學的管理方案,并不斷進行創新,為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增添新的內容。本文對基于對加強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探討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日后還會繼續進行研究、分析。
參考文獻:
[1]張秀華.市場經濟下如何加強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J].中國市場,2018(6):192-192.
[2]李欣旺.新形勢下對加強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8,No.134(8):77-77.
[3]王麗紅.人力資源經濟管理工具在事業單位中的運用探討[J].人力資源管理,2018(6):91-92.
[4]邢建華.基于新形勢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存在問題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3):122-123.
作者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廈門監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