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琴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可以探索更多的知識,獲得課堂以外的感悟。“導學互動”模式把老師導入和學生學習結合到了一起,老師在課堂上設置教學互動環節,對資源進行多樣化的利用。“導學互動”和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它更具有綜合性,包含小組學習、獨立學習等多個方面。在教育中應用“導學互動”教育模式,老師可以清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幫助學生們有針對性地學習。
一、“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概述
“導學互動”以導學作為基礎,老師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們的主體性體現出來了,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自主學習,展開各項學習活動。同時,學生們可以及時掌握所學的知識,進而達到創新的要求。學生們在和老師的交流中,對疑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了重點掌握,提高了課堂效率,讓學生產生了積極的心態,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來。在課前,應用“導學互動”模式,可以讓學生們自主預習,節省了老師們的時間;在課堂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們集中精力解決難點,讓學生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二、“導學互動”在數學教學中的特點
在新課改的引領下,對老師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導學互動”模式是對傳統模式的一種改變,包含著一種新的教育思想,把學生的深入學習放在了重點位置,在學習中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深入。在這種教育模式下,老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根據初中數學的教學情況給學生們設置課堂時間,從基礎性的知識出發,并在實踐中不斷讓學生們鞏固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老師在教學中要建立起教學模式,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把握好教學的主線,保證教學方向不能偏移,并在教學實踐中引導示范學生,讓學生們根據老師的引導來展開學習活動。同時,老師要幫助學生們進行思維拓展,給學生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在討論問題中思維得到發展。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模式的措施
(一)建立導學提綱。老師在給學生們講授新的知識時,要做好導學的準備工作。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們的思維發展,對他們的思維進行引導,這樣對教學中的難點便能突破。學生們對新的知識點接受起來比較困難,花費的時間也比較長。因此,老師要應用“導學互動”的方式,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們在探究階段便能根據老師的提綱學習,為以后的教學打好基礎。若老師在導學階段就出現偏差,則會導致課程脫離主題,會浪費學生們大量時間。
比如,老師利用生活實際或故事進行導入,結合課程讓學生們進行學習。在學生建立新知識的興趣后,老師可以把導學提綱發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在老師總結提綱的基礎上學習,建立自己的學習思路,可以大概瀏覽課本內容,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
(二)加強師生交流。數學的知識是比較復雜的,初中學生面臨的課程又多,學生學習起來難免會出現抵觸心理,學習壓力大。而“導學互動”模式要求老師和學生之間有效互動,更加重視學生們的體驗。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樹立和學生交流的思想,在課堂中加深和學生的互動。
(三)注重評價總結。在學生學習結束后,老師要對其進行總結,結合學生的學習結果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們整理學習思路,讓學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識結構。這個環節對學生來說是比較重要的,可以讓學生們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避免出現一些認識方面的偏差。
比如,在學習“軸對稱”相關知識時,學生在探索階段已經對軸對稱圖形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可以畫出一些軸對稱圖形,但是對軸對稱圖形的性質還不了解;接下來,老師要幫助學生們總結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讓學生們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本質,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們利用此知識點解其他類型的數學題,做好知識的延伸。
結語:
作為教學的組織者,老師要轉變觀念,合理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給學生適當的時間,讓學生們自主學習,讓學生在交流中探索新的知識。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做好參與者即可,注意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