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穎
摘 要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建設項目征占用耕地或林地的情況十分普遍,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基于此,重點關注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問題,概述當前的占地現狀,闡述了調查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的方法,并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前的發展困境提出了改進措施。
關鍵詞 征占用林地;建設項目;調查方法;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3.043
森林是生態系統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極具價值的資源寶庫。但在現階段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林業資源不斷縮減,大量林地被征占,對林地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干擾。為了有效規劃建設項目,避免征用林地,相關工作人員應對現有的建設項目占用林地現狀進行調查,以便引起林業工作者和社會大眾的關注。
1 林業用地發展情況概述
森林資源以林地為載體,林地是森林資源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未成林造林地、郁閉度超過0.2的喬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竹林地、火燒或采伐跡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都屬于林地范疇。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國土綠化行動,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也提倡生態環境保護。2019年,天然林的商業采伐全面停止,并且完成了80.3萬公頃的退耕還林還草任務,還加快了城鄉綠化一體化的進程。目前,我國擁有國家森林城市194個,城市建成區的綠化覆蓋率可達41.11%,還認定了7 586個國家森林鄉村。
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國家保護林業資源和林地工程的決心,但在項目建設環節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林地征占用問題,對林業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發展造成了干擾。目前,在建設大型工程項目時,征占用林地的情況十分普遍,但由于缺乏管理,常常會出現非法占用或疏于保護的情況。在此情況下,被征占用的林地生態系統往往會受到極為嚴重的破壞,使得該區域的整體生態環境和林地資源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都受到影響[1]。同時,由于管理制度、法規等元素的缺失,林地征占用不合理問題往往缺乏有力依據,為林地資源監督管理和保護增添了難度。
2 林地被征占用現狀調查的方法
為了進一步提高林業資源管理質量,有效開展林地保護和監督,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掌握項目建設征占用林地的真實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可以讓有關部門準確判斷林地被占用的情況和未來發展的潛力,還可以為提高城鄉規劃建設科學性和推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實踐工作中必須明確調查林地被項目建設征占用現狀的意義和價值,并基于統計林地應用現狀,推進林地恢復,兼顧經濟與環境效益,合理開展項目建設征占用林地現狀調查工作。
2.1 基于林地面積的調查
在調查林地因項目建設被征占用現狀時,最為簡單的方法是從林地面積出發,通過調查和分析林地面積變化來獲得有效數據,進而了解項目建設征占用林地的實際情況。在此環節,需要著眼于區域內的林地面積總量以及階段性變化量,觀察林地面積的增減趨勢,并結合工程建設申請和政府公告,為做出有效判斷和獲取準確信息奠定基礎。例如,當某區域突然出現林地面積大幅縮減的情況時,相關工作人員應圍繞林地面積縮小區域開展詳細調查,了解是否存在項目建設征占用林地的情況。
在實踐工作中,許多地區都一邊開展植樹造林和退耕還林,一邊因建設大型工程項目而征占用林地,因此不能只依靠林地面積減少這一種現象和數據來分析林地被項目建設征占用的現狀。在基于林地面積開展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現狀調查時,相關工作人員還應時刻關注區域內的林地面積變化情況,并且通過實地考察、查找信息、組織政府部門協同合作等形式,切實掌握有效數據,為全面調查和分析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現狀提供保障。
2.2 基于項目建設位置的調查
在工程項目開展環節,選址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將會對項目方案設計、施工和后期管理產生深刻影響。在實踐中,許多建設項目因選址不當而征占用林地,甚至許多項目因不合理選址而存在非法征占用的情況。因此,在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現狀調查工作中,基于項目建設位置開展調查極具可行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在實踐中,調查人員必須充分了解區域內的在建和待建項目,明確項目建設位置和范圍,而后通過調查與核實,對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的現狀進行總結。雖然這種方法的有效性極高,但使用難度相對較高,只有保障信息采集全面性、信息處理有效性和信息整合科學性才能保障工作質效。在此環節,不僅要時刻觀察林地資源信息,更要關注工程項目申報和審批信息,通過全面整合這些信息得到準確數據,從而做好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現狀調查工作[2]。
2.3 基于調查問卷的調查
在調查工作中,發動群眾力量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而發動群眾力量開展調查的首要方式就是發放和回收調查問卷。對于林地是否被建設項目征占用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定向投放調查問卷來獲得準確答案。在這一環節,相關工作人員應以了解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現狀為目標,合理設計調查問卷,并且鎖定問卷投放人群,如林地附近居民、在建項目參與者等,這樣才能獲得有價值的參考信息。為了確定是否存在征占用林地現象、是否出現了林地變化異常,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基于林地面積、在建項目規模、項目選址和范圍等內容設計調查問卷,從而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和可用性。在實際作業環節,調查人員需要與當地居民建立良好的互助關系,在獲取有效信息的同時,宣傳恢復和保護林地的理念,進而讓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現狀調查工作更具現實意義。
3 林地征占用調查改進措施
現階段,開展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現狀調查的方法眾多,在實際應用環節也發揮了其應用價值,但仍然存在較大的進步空間。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調查工作質量和效率,充分發揮調查結果的參考價值和實用價值,相關工作人員應積極改進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調查方法。
3.1 完善機構建設
森林資源的合理應用不僅有助于提高經濟效益,更能發揮巨大的生態效益,對于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十分有利。強化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現狀調查,將會為保護和優化森林資源配置奠定基礎。在實際作業環節,提高調查工作的有序性和規范性,可讓調查結果更加準確,也能促進調查工作社會價值的有效發揮。在此環節,加強組織機構建設,能夠為林地被征占用現狀調查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因此,為了改進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調查成效,相關工作人員應積極推進組織機構完善,讓該項工作能夠擁有更為明確、規范的作業方法。
在此環節,有關部門必須充分重視林地被征占用現狀的調查工作,并真正認識到這一工作的價值,為構建切實可行的運行機制和調查組織體系奠定基礎。此外,需要通過完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系,確保調查工作內容完善、流程完整,并增強對調查工作的約束力[3]。例如,基于政府領導建立完善的調查體系,借助于政府機構的數據供給和森林管理文件分析開展合理調查;合理構建組織結構,明確各部門和崗位工作職責,并與審計部門開展合作,實現對非法占用林地風險的有效規避等。
3.2 加大調查力度
調查力度越強,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的情況就越透明。因此,應加大工作力度,提高調查強度和廣度,對現有森林資源進行更為全面的調查,保證所有林地使用情況切實可控。例如,整合林區名單,明確林區類型與功能;搭建林地信息技術播報平臺,實時掌握林地變化情況,加強林地調查;嚴格監控林地面積,定期開展實地調研或問卷調查等。在這一環節,相關工作人員還應及時調查新的建設項目和采伐活動,確保其合規合法,避免出現非法征占用林地的情況。
3.3 鼓勵群眾配合
在調查林地被征占用現狀時,獲得群眾配合將會事半功倍。因此,在改進現有的調查方法和模式時,相關工作人員應積極推進調查工作與群眾的互動,鼓勵和引導群眾配合調查工作,為提高調查質量和效率奠定基礎。在此環節,應積極向群眾傳達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并將配合調查工作定性為輔助林地保護,從而提升群眾的配合度和積極性,更快速且準確地獲取有效信息。例如,在林地附近張貼標語,實現多渠道宣傳,培養林地保護志愿者等。在實際作業環節,調查人員要與當地居民實現良性互動,發動群眾的力量完成調查和監督,提高林地面積變動信息的傳播速度,與群眾一同承擔林業資源保護重任。
4 結語
為了切實掌握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情況,相關工作人員應選用科學方法開展調查。在實踐中,基于林地面積、建設項目位置的調查方法十分常見,為了全面掌握林地被征用的情況,還可以選擇采用問卷調查法。同時,為了提高調查工作有效性,掌握最為真實可靠的數據,相關工作人員還應從完善機構建設、加大調查力度和鼓勵人員配合等方面著手優化。
參考文獻:
[1] 李艷林,廖俊.淺談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現狀調查的方法及改進措施[J].新農業,2019(11):101-102.
[2] 陳強,黃光體,沈麗莉,等.基于面向對象的多尺度分割技術在森林督查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林業科技,2018,47(6):58-60,66.
[3] 張瑩.基于Android平臺的征占用林地調查平板電腦設計[J].山東林業科技,2017,47(6):63-6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