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制已成為發達國家培養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以德國、英國、瑞士為首的歐洲國家在現代學徒制建設上積累了大量先進經驗,分別構建了“雙元制”“分層制”“三元制”的現代學徒制。借鑒歐洲發達國家的經驗,為貫徹落實我國現代學徒制發展,近幾年,現代學徒制作為一種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已在我國職業教育領域進行試點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新形勢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必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具有跨境電商國際貿易綜合素養的新型外貿人才,從而迫使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尋求校企合作的體制創新,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對于現代學徒制的研究越來越多,國內職業院校包括廣州華夏職業學院也開始對現代學徒制進行研究、實踐和探索。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我院的重點專業,學院在專業發展、實訓室建設、校企合作建設等方面都給予了政策上的扶持。目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最大的優勢和特點是人才市場需求大,就業形勢好,發展前景廣闊。但是,在現代學徒制教學方面還存在以下五方面問題。
為貫徹落實我國現代學徒制發展,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文),教育部分別于2014年8月和2015年1月下發《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和《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兩個文件,為現代學徒制在我國的推廣和發展提供指導。廣東省為加快現代學徒制的有效運行機制,也下發了《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的意見》(粵府〔2015〕12號)。雖然廣東省政府給予了現代學徒制財政、政策、法規的支持,促使院校與企業合作,但現代學徒制的推廣需要院校花費較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擁有自主經營權,企業和學校在理念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企業教育培訓支出缺乏依據和經費不足也給現代學徒制帶來了一定因難。
在師資方面,高職院校的很多教師缺乏在企業的工作經驗,傳授知識多以理論為主,實踐操作環節較為薄弱,導致學生畢業后不能很好地匹配崗位需求,從而增加企業的現代學徒制實施成本。學校從企業聘請的兼職“雙師型”教師,一方面要完成企業內的本職工作,另一方面還要完成學校里的兼職教學工作,由于這兩種工作的性質、要求和管理機制等都有很大不同,兩種工作會經常產生沖突和矛盾,而且往往難以協調。
在管理制度方面,現代學徒制的推廣和試點,需要院校花費較多,需要企業進行管理制度改革以適應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然而院校和企業由于擔心現代學徒制帶來的壓力,校企雙方制度改革的動力不足。
在現代學徒制建設過程中,要堅持校企雙主體育人格局,以堅持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為確保現代學徒制的順利推進,探索建立適應現代學徒制發展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重要舉措。目前我院僅在實訓條件上有基礎保障,但沒有成文的組織保障、制度保障、師資保障、經費保障,從而也未從根本上調動企業與教師參與的積極性。
目前,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的課程設置、培養方式、課程建設等方面的設置基本以學校為主,由學校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體系,而在現代學徒制中,課程體系則需要根據企業需求進行設置,與企業需求不符,傳統的教學模式還影響著校企合作的培養方式,追求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缺乏針對性和目的性,職業特色不濃,培養的多是“簡單操作型”人才,在合作形式上大多限于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理實一體的應用型極強的專業,需要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系統掌握國際市場銷售、國際貿易跟單、國際貨物運輸、報關報檢、跨境電商平臺操作、信息化辦公技術等技能,具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與外貿就業創業能力,能夠在各類外向型生產企業、外貿公司、貨代公司、跨境電商企業、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事業單位等組織機構從事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運營與推廣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了培養、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增強學生完成學業后的工作適應性,開展并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必不可少。通過“學徒制”的培養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而且通過學徒制企業真實項目教學,可進一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現代學徒制改革是提高人才競爭力、提升就業能力以及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舉措。
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對具有跨境電商國際貿易綜合素養的新型外貿人才的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教學方法和手段不夠靈活,教學設計缺乏科學性和實踐操作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建設改革勢在必行,探索適應現代化人才需求的教學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是當務之急。現代學徒制有利于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
外貿企業在招聘國貿人才時一般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外貿操作工作經驗,而我院學生在校期間主要是接受理論知識的學習,雖然有開設50%左右的B類實踐課,但學生也主要是依靠軟件實訓,真正接觸企業真實項目的實踐機會較少,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企業一般都希望招聘的員工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能很快投入工作,這使得應屆大學畢業生往往不容易得到企業的青睞。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完整的實踐操作訓練,并能掌握企業的實際工作流程從而彌補單純理論知識傳授的不足,提高學生職業能力,讓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能較快地進入崗位工作狀態,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地處于廣州,廣東省珠三角地區是當今全球最大的出口加工區,是世界制造業基地和跨國采購中心,也是中國最大的加工出口及三資企業基地,所在地區外向型企業眾多。當地政府、行業協會、本校、媒體應更新教育觀念,并通過樹典型、設獎勵等措施,使企業充分認識到參加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對企業和學校所帶來的種種益處。激發行業協會參與到校企現代學徒制建設中來,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會更加緊密,行業協會在企業和學校之間做好橋梁,使企業在學徒制人才培養中更加積極主動。
引入“校企雙元,分段輪崗”人才培養機制。“校企雙元,分段輪崗”人才培養機制按照“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總體思路,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企業用人需求與崗位職責標準為導向,以學生(學徒)崗位技能培養為核心,以課程為紐帶,校企雙方根據人才培養要求,合理分配學徒需要掌握的若干崗位資源,并按時間順序進行崗位輪訓,以企業師傅帶學徒的方式進行教學和實踐,使學徒熟練掌握輪訓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以教師和師傅雙重傳授為支撐,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提升專業人才的核心競爭力。具體可在和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深度合作的企業先試用,如:廣州新思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廣州誠屹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廣州西晟報關有限公司、廣州易得瑞塑膠制品有限公司等。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綜合性極高,因此建立現代學徒制優質師資團隊十分重要。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現代學徒制實施的基礎,在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過程中,由兩個主體來承擔對學生的培養:職業院校的專任教師和企業師傅。由校內專任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即雙導師制。由于我校教師大部分都是從學校畢業直接走上教師崗位的,沒有足夠的企業工作經驗,因此我校在選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師傅時,既要充分考慮到國際經濟與貿易崗位的具體特征,還要考慮到不同企業以及不同業務部崗位的需求,企業師傅和學校老師之間“雙師融通”,校企教學團隊應實行雙向掛職鍛煉、互聘共用,共同開發課程資源及橫向課題攻關,共同承擔主要專業課程的教學和學徒在企業的學習、生活管理。經過校企師資的探索實踐,校企共同研究出臺的現代學徒制優質師資團隊制度,要形成以“懂外貿、會教學、能咨詢”的“雙師”素質校內導師為主體,以“懂實踐、能教學”的企業師傅和“知外貿、懂心理、會教育”的輔導員、專業學習和職業發展導師為輔助的教育教學團隊,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長效師資機制,共同培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
學校出臺關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政策保障措施,建立組織保障制度。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現代學徒制辦公室。國貿教研室也相應成立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教學副院長直接擔任組長,教研室主任、專業教師和合作企業負責人、企業師傅為成員,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探索,健全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制度,把“現代學徒制”教學試點工作納入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工作目標管理,作為實績考核重要內容。
完善并制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現代學徒制項目建設實施管理辦法》,加強學校與企業的溝通協調工作,對“雙師型”教師在學校的教學工作與在企業的工作時間安排好。指導合作企業制定專門的學徒管理辦法,保證學徒基本權益,同時根據教學需要,合理安排學徒崗位,分配工作任務。建立健全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及檢查、考核、評價等相關制度,主要包括:教師教學效果考核制度、教學過程檢查制度、學生實習實訓制度、學生跟崗實踐制度等,強化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徒制專業課程體系需要從校企雙主體育人需求和學徒成長認知的規律出發,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密切校企合作,共同研制開發課程和教材、編制課程標準、設計實施教學、組織考核評價、開展教學研究等。從崗位所需知識和技能上構建“課崗對接,課證融合,課賽融通”的國貿課程體系。課程在原有的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技能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的基礎上,針對學徒制還需增加國際經濟與貿易現代學徒制崗位能力課程。國貿學徒制崗位能力課程是針對不同崗位培養學徒崗位工作能力的相關課程,并針對外貿不同崗位學習不同崗位工作能力的課程。以跨境電商平臺操作崗為例,可開設如:合作企業文化與崗位認知、崗位職責教育、跨境電商業務流程管理、跨境電商平臺操作、跨境電商運營技巧、跟崗實習、輪崗(創新創業)實習、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等,以企業師傅為主、校內導師協助的形式在企業進行授課或指導。按照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要求,優化課程建設標準,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組織教師編寫適合我校學生學情的學徒制為導向的教材,加強課程資源庫建設,實現優質課程資源共享,使課程設置具有針對性、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