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俠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對于每一位英語教師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就目前的教學情況而言,很多學生的讀寫能力并不盡如人意,學生只是一味追隨著教師的腳步,很少獨立自主地學習。為此,教師應在初中英語讀寫教學中進行支架式教學,一方面激發學生的讀寫興趣,降低讀寫的難度;另一方面使他們明確讀寫的目標,搭建清晰的讀寫結構框架。待學生擁有成熟的讀寫技能后再撤掉支架,這樣他們便能夠獨立完成任務。
將支架式教學應用于初中英語讀寫教學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支架式英語讀寫教學模式體現了以學生為課堂中心的理念。充分利用對話、情境、問題等要素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其努力學習的積極性,讓其能夠在讀寫活動中做到自主收集信息,提取內容,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等。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讀寫進行積極引導,促進他們主動學習。在讀寫課上,教師可以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為學生搭建寫作支架,幫助其運用已有語言知識并結合所學內容進行正確的表達。在讀寫過程中,學生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將閱讀學習與寫作學習有效結合起來。
文章主要探討的是支架式讀寫教學模式,因此重點介紹支架式英語讀寫教學模式要注意的幾個點:
首先,將支架式教學模式引入初中英語讀寫課堂,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認知水平及實際教材內容確定學生需要幫助和引導的部分,再根據其需求制訂合理的支架搭建方案(唐宗2018)。從教材的重難點入手,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結合有關教學經驗,在最初搭建支架時,從對學生的讀寫能力影響頗大,學生可能會碰到的生難單詞、短語、句型等入手,豐富其知識積累,從而提升其讀寫水平。
其次,在明確了哪些方面提供教學支架后,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由于支架式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不同的讀寫教學目標,比如閱讀教學中文章的體裁,作者表達的中心思想,情節發展的脈絡,以及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英語思維模式等,制訂教學目標,為學生接下來的寫作打下基礎。又如,對于寫作教學而言,最主要的是讓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必要的英語表達方式,所以教師應從語法入手,讓他們能夠準確無誤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結合具體的文體和語義達到合理運用的目的。
最后,教師在教學前應設計出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訂出相應的學習目標及學習計劃,通過有針對性地搭建支架幫助其掌握正確的讀寫方法,獨立完成讀寫任務。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為他們提供學習資料和活動方案,激活他們的學習自主性,使其能夠扎實地掌握讀寫技巧,環環相扣地學習。
上文提到了什么是支架式教學,以及應用支架式讀寫模式需要注意的事項。那么在實際讀寫教學中該如何有效運用支架式教學模式呢?
進行讀寫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提前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提前熟悉要學習的內容,搭建自學支架,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王方 2013)。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其更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
比如,在教學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8 A green world前,由于本單元內容是關于綠色環保的,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其搜集與環保有關的英語單詞、短語及經典俗語。可以來源于課本,也可以超越課本,鍛煉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在正式學習之前便明確了與學習內容相關的信息,可以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
學生完成教師所布置的預習任務后,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便能夠依據自己在課下所查找的資料理解相應內容,然后在課堂上與同伴一起討論,通過自學搭建閱讀支架,進而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這樣,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能夠根據教師的提示自主、獨立地完成任務。
在閱讀教學之前,教師應為學生搭建導學支架。所謂導學支架,是設計具有梯度的問題。為了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教師應從簡單的問題入手,再逐漸過渡到復雜的問題。如果一開始就提出對于學生而言難度較大的問題,那么學生便會產生恐懼心理,失去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首先要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入手,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其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以促進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
在正式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檢測學生的預習成果:“Who can share the information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lected by yourself?”學生紛紛展示搜集成果。接著,教師提出問題:“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由于這個問題比較寬泛,完全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展開論述。比如:“First of all,I thin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Because it concerns the future of the earth.Secondl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eds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by everyone,and we should make contributions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Finally,we need to develop renewable resources to suppor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然后過渡到文本內容,實現教學環節的順利銜接。
通過搭建導學支架,不僅能夠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背景知識。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能夠為接下來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將閱讀與寫作巧妙地結合起來,最重要的是在閱讀過程中搭建寫作支架。教師要根據寫作教學目標分析閱讀文章中的重點單詞、短語和句型,引導學生在了解文章結構、內容的同時掌握寫作過程中可能要用到的語言知識,從而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而非脫離文本講解一些零碎的寫作知識。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寫關于環保主題的作文可能會用到哪些詞匯,采用什么樣的結構模式。具體可以參考范文。于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便會關注 plastic,separate,recycling,allow,cut down,punish,depend on,make a difference 等語言信息,并思考在正式寫作時該如何運用這些單詞和短語。比如plastic可以與allow搭配,組成“Plastic bags can only be allowed under special circumstances.”,recycling 可以與 make a difference搭配,組成“Recycling makes a difference to build a more beautiful earth home.”。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分配閱讀與寫作的時間,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兼顧寫作。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果,而且能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覺地積累好詞好句,并將其應用于寫作。長此以往,學生自然而然會不斷豐富自己的寫作經驗,提升寫作水平。
任何學習都不是一個單獨建構的過程,尤其對于中學生而言,他們更需要的是合作學習。學生一起完成一項具有難度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所收獲的快樂與知識技能是單獨學習無法替代的。所以在閱讀后,教師要為學生搭建合作支架,根據具體任務將他們分成3—5人的合作小組,使其在學習過程中仍然能夠體會到合作的樂趣。
在完成閱讀教學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與環保主題相關的寫作。與同伴一起交流在寫作過程中用到的好詞好句,遇到不會表達的單詞、短語和句型等,也可以與同伴交流解決。比如,有些學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語表達“干濕垃圾分類”,便可以與同伴一起探討,得出“Dry and wet waste classification”或“Dry and wet rubbishes classification”的答案。然后結合熱點——“垃圾分類”的話題引出寫作主題,并分析其原因、做法、影響等,真正做到將學習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搭建合作支架的過程有助于讓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帶動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一起學習,這是一個共同進步的過程。當學生為共同目標而努力時,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強。對共同活動的效果,教師和學生要進行評估,并積極尋找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進一步強化合作效果。
總而言之,將支架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英語讀寫教學中,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解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讓他們跟隨教師的引導,在自己已有的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力爭達到可能的發展水平,從而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