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娜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語不僅僅是一門語言和一種交流工具,更是一項必備技能。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貫穿于整個高中英語學科教學。聽和讀是學生輸入英語的途徑,說和寫是學生表達的手段,沒有輸入,則沒有輸出。其中,聽是交流的基礎和前提,在整個交際活動中占60%至70%。然而,大部分教師不重視聽力教學,甚至完全忽視課標要求的聽力教學內容,而直接讓學生對模擬題進行反復操練。通過觀察發現,優秀觀摩課以閱讀課或讀寫課居多,而聽力課比較少見。如何有效地開展聽力教學,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是高中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將結合語篇分析理論,以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題為切入點,探索高中英語聽力教學。
現代語言學研究表明:語言不是存在于零散的詞與句子中,而是存在于連接的語篇中。外語教學不能停留在句子水平的語言能力的訓練上,而必須重視從語篇水平上組織教學,進而培養學生在語篇水平上進行交際的能力(段美榮 2011)。語篇通常指一系列語段或句子所構成的語言整體,一個語義連貫的語篇必須具有語篇特征(黃國文 1988)。語篇中的語段或句子應具有語義上的一致性、邏輯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連貫性。語篇分析通常指的是對比句子或話段更大的語言單位所作的語言分析,目的在于解釋人們如何構造和理解各種連貫的語篇(劉青2002)。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題中的文本立足于語篇,要求學生理解主旨和要義,獲取具體的事實性信息,對所聽內容作簡單判斷,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等。語篇所表達的是整體意義,各個成分是連貫的,如果了解并掌握了語篇分析內涵,對于聽懂聽力語篇內容大有裨益。
語境指的是言語活動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所處的情況,即語篇分析所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等情況(吳玲娟、許婺 2007)。高中英語聽力考試中常見語境有問候、邀請、看病、約會、購物、通知、問路、打電話、談論天氣、詢問時間、新聞等內容。語篇的一切分析活動都是在語境的基礎上展開的,語篇的含義依賴于語境。
銜接體現在語篇的表層結構,即把語篇中各個句子通過語義關系聯系起來,從而使單獨的句子群組成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高中英語聽力文本中常見的銜接手段有照應、省略、連接等。
例如:2018年6月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真題Text 8 中 “M:You don’t often come here.W:I usually have fast food delivered to my office.Just came here for a change today.”就體現了銜接的作用,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
連貫指語篇中語義的關聯,存在于語篇的底層,通過邏輯推理達到語義的鏈接。連貫往往是無形的網絡,是篇章基本特征的總和,是一個有結構的意義整體,是使句子成為篇章的保證(劉曼 2002)。
例如:2018年6月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真題Text 4中的對話:
M:I am so tired of driving all those hours to work.
W:Yeah.I know what you mean.I used to drive two hours to work each way.But now,I live within walking distance of my office.I don’t even need a bike.
根據對話,學生可以理解為“該女士之前的單位離家2小時車程,而現在在步行范圍內都不需要一輛自行車,即她現在走路上班”。篇章是否有意義,不僅要注意語篇的銜接,還要注意其連貫性(王瑩2014)。
盡管篇章內容千變萬化,但其結構總是按一定的思維模式組織起來的(李驥云 2011)。語篇的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層次、平衡等進行排列,從而形成條理清晰、前后一致的有機的語言整體。語篇中對話的內容不可以隨意更改次序,每個句子之間都具有邏輯性,否則語篇就不連貫了,也無法讓人正確理解。
語篇包括口頭語篇和書面語篇,學生只有在理解書面語篇的基礎上,才能提高口頭語篇的理解能力。學生從高考英語聽力文本中獲得的信息也是通過語篇的形式展現的。因此,教師應將語篇分析理論與聽力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遇到的生詞,分析整個語篇結構,理解文章主旨等,以提高聽力水平。
2008年9月,浙江省高考英語恢復了聽力,滿分30分,一年提供2次考試機會,單獨安排,要求學生能聽懂有關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話題的長、短對話和簡短獨白,題型為選擇題。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后,雖然聽力和英語其余筆試內容一起測試,但聽力考試的要求和次數未發生更改。
學生在考試中很難得高分甚至滿分,大致可以歸因于以下幾個方面:英語基礎薄弱,知識經驗狹隘,分析能力不足等。因此,學生應加強英語基礎能力,如語音學習、單詞識記、數字聽辨、句意理解等,這也是英語聽力理解的基礎與前提;應拓寬生活經驗和知識面,如文本預測、觀點歸納等;應關注語篇分析理解,如文本的連貫性、結構等,從而全面、透徹地理解全文,對題目進行準確把握。
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題型包括理解主旨題、獲取事實題、判斷內容題、理解態度題等。根據從文本中是否可以直接得到答案將考試題型進行新的分類。表1是針對近十年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題型的統計,主要有直接獲取信息題、單句內容判斷題和語篇分析理解題,而語篇分析理解題的比重越來越大,說明語篇分析理解十分重要。

表1: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題型統計
題型說明:
第一,直接獲取信息題,指根據單個詞、句即可獲取信息,且選項答案與聽力文字內容一致。
例如:2019年6月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真題第6題:How long did James run his business?
A.10 years.
B.13 years.
C.15 years.
聽力原文中答案出處為:M:That’s too bad.He had owned that business for fifteen years.What happened?
根據題意可知,此題考查學生是否可以獲得準確的數字信息,即詹姆斯(James)經營他的生意多少年。聽力文本中直接給出了信息,所以學生可以根據相同文本內容選出正確答案C。
第二,單句內容判斷題,指根據單個詞、句可獲取信息,但選項答案與聽力文字內容不一致,如同義詞轉換等,需要判斷后獲取答案。
例如:2019年6月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真題第11題:What is the man doing?
A.Chairing a meeting.
B.Hosting a radio program.
C.Conducting a job interview.
聽力原文中答案出處為:M:Dear listeners,for today’s show I have with me my colleague,Mary Laney.She has been a radio TV reporter for many years.Mary,welcome to our show.
根據題意可知,此題考查學生是否能聽懂男士正在做什么。聽力文本中沒有直接出現host等字眼,需要學生根據關鍵詞show,colleague,a radio TV reporter等理解整個句子的含義,并根據句子內容進行判斷轉化,才能選出正確答案B。
第三,語篇分析理解題,包括主旨、內容、態度的理解,不可直接根據單句內容獲取信息,需要對幾句話甚至全文進行理解后方可選出正確答案。
例如:2020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真題第2題: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
A.Change some money.
B.Take the food home.
C.Sit and eat his meal.
聽力原文中答案出處為:M:I’d like a chicken roll,an order of fries,and a chocolate shake.W:For here or to go?M:I’ll eat here.And here’s twenty dollars.
根據題意可知,此題考查學生是否可以理解該男士正在購買雞肉卷等快餐,要求堂食并付了錢,接下來就是坐下來吃食物。學生需要完全理解文本,只有在理解了整個對話內容后,方可選出正確答案C。
由表1可知,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題型直接給出信息的題比較少,絕大部分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判斷和理解解題,甚至需要在理解全文后對題目進行準確剖析。實踐證明,將語篇分析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聽力教學是必要且可行的,其直接決定學生在考試中的理解能力和答題正確率。
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從理解到輸出,在語言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只有進行綜合訓練,才能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中明確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目標進行了說明:新高一、高一、高二和高三四個階段分別要求學生達到六級、七級、八級和九級。表2呈現了《課程標準》中語言技能“聽”的教學目標。

表2:語言技能“聽”的教學目標
聽力教學目標基本與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目標一致,涵蓋了考試所測試的范圍。每一個目標都離不開語篇的理解。學生除了簡單地聽辨單詞信息外,還需要理解句子在上下文中的意義,根據局部語境所提供的知識和背景理解語篇內容,推理出語篇中暗含的人際、空間、時間、因果關系等,并識記較長語篇的大意或概要。由此可見,在學習者掌握了一定詞匯量的情況下,聽力理解對學習者語篇層次的分析能力也提出了要求(李瓊 2013)。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是學生獲得系統知識、發展智力、提高思想覺悟的重要工具;符合認識過程的普遍規律,有助于學生系統掌握知識。通過對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聽力練習的不同題型進行統計(見下頁表3),發現教材中聽力練習的設置緊密圍繞《課程標準》進行。積極落實這些聽力教學內容,可以提高學生的語篇分析理解能力。

表3: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聽力練習題型統計
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聽力練習基本與閱讀、寫作、口語練習配套,往往是閱讀文本的延伸或補充,為口語提供話題,要求學生通過練習提高聽力水平。從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一第一單元至必修五第五單元,雖然習題難度逐漸加大,但每一單元的聽力練習設置第一題不是相關話題熱身就是聽力內容預測,設計了看圖、看題、交流等環節,有助于減輕學生的聽力障礙,讓他們能感知文本、獲取文本知識;同時,設置了形式多樣的練習,其中語篇主旨大意歸納題出現了11次,直接檢測學生對于語篇整體內容的理解。另外,聽力結束后,有討論環節,或者直接與speaking環節合并,讓學生對聽力內容進行進一步討論,使其深刻理解語篇情境。聽后活動是檢測學生聽前、聽中的效果和升華所聽文本內涵的關鍵階段,有助于鞏固他們的聽力訓練,提高他們的語篇分析能力。
根據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內容、《課程標準》中的聽力教學目標及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聽力練習,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篇意識和語篇技能,引導他們懷著輕松、積極的心態,真正理解聽力語篇,并自信地選出正確答案,從而真正提高其聽力理解水平。聽力的整個理解過程是一個復雜的信息加工過程。另外,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聽力練習,合理整合教材內容,制訂適合學生的聽力教學計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適當選擇符合學生聽力認知水平和發展規律的課外拓展文本,如新聞、故事、小說等,幫助學生擴充知識、拓寬眼界。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聽力訓練,進行全真、模擬題的演練,設計聽前、聽中、聽后三個聽力環節,提高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
根據對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試題的分析,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不能僅僅滿足于句子層面的理解,而要以語篇為中心,運用語篇分析理論,培養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促進其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一旦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提高了,不管高考英語聽力以何種形式進行,學生都可以以不變應萬變,提高聽力試題答題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