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花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是指人的思維特征,反映的是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英語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就是教師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觀察語言與文化現象,分析和比較其中的異同,歸納語言及語篇特點,辨識語言形式和語篇結構的功能,分析和評價語篇所承載的觀點、態度、情感和意圖等,幫助他們學會觀察、比較、分析、推斷、歸納、建構、辨識、評價、創新等思維方式,增強其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造性,提高其思維品質(夏谷鳴2017)。
但是,受到應試等因素的影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并不樂觀,存在“思辨缺席”的現象。主要表現為:教師過分注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課堂活動機械,跟讀、記憶居多,忽略語用;過分強調語言的交際功能,弱化信息功能和思維功能,教學活動與思維培養關聯不多,導致學生的思考大多處于不自覺的狀態,對英語閱讀不感興趣,甚至放棄英語學習。
下面將結合一堂送教示范課說明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本課例教學文本選自冀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Unit 9 Lesson 49 Get Along with Others。本單元以Communication為話題,談論“溝通的重要性”及“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Get Along with Others以4人對話形式呈現,先以劉老師詢問學生跟他人相處怎么樣的問題引出3名學生的交友情況,以及朋友之間相處會出現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等。同時,探討了良好的溝通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性。該文本雖然是對話形式,但沒有體現明顯的交際功能,主要是表達對“溝通”及“與人相處”的看法,所以把本課定位為閱讀教學。
本次是借班上課,學生的英語基礎一般,但學習態度較認真,學習熱情高,基本具備在文本中獲取細節信息的能力,部分學生能用英語自信地表達觀點,加之他們在第七單元學習了人際交往相關話題。因為本課主題“與他人相處”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學生樂于探討,但他們有關話題communication的重要性的詞匯較匱乏。此外,部分學生在理解和整合知識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1.能掌握和運用 misunderstanding,require,communication,hardly,solution,anger等單詞和 get along with,be satisfied with,in the open,come to a solution,move on等短語。
2.獲取梳理本課中3名學生和1位教師對communication的觀點、看法。
3.能用本課所學的詞匯及I think...,I guess...等句式表達溝通的重要性及與人相處的觀點。
4.通過互動學習,懂得溝通的重要性,形成與家人、朋友和睦相處的價值觀。
通過閱讀獲取、梳理本課中提到的觀點;通過觀察、分析、歸納副詞的用法;通過深入分析句子推斷be likely to的意思和用法;正確運用本課所學的單詞和短語自由表達“溝通的重要性”及“與他人相處”的看法,并用論據支撐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教師創設一名學生因交際問題發微信求助的真實情景,引入本課話題。上課伊始,教師與學生相互問候,手機微信信息提示響起。教師拿出手機,顯示自己的學生給自己發送了一條語音信息。
T:Oh,my student sent a message to me,what’s wrong with him?
教師點擊語音信息,播放語音:“Hello,Mrs.Ge.I felt very bad today.Because I had a fight with my best friend Jack.Last week,we planned to go to a concert.We had prepared for it a long time.Then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I arrived at the concert on time,but he didn’t show up the whole morning.Jack misunderstood me.He thought the concert was on that afternoon.So he missed the concert.He was very angry with me.I’m very upset.What should I do?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教師當場詢問學生,讓他們給求助學生提建議,并錄制語音,發送信息,幫助該生解決問題。學生提的建議有“write a letter to him;sent an email to him;talk with him face to face”等,這些都是溝通的方式。教師趁機引入話題:“Communi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Can you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Let’s learn Lesson 49 Get Along with Others.”
這樣,通過真實的情景創設,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給求助的男孩兒提建議,訓練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
1.瀏覽全文并找出問題“What will Ms.Liu and her class talk about this week?”的答案。通過略讀,學生獲取課文大意,對文本進行初步感知。
2.深入文本,梳理觀點,教學新知。因為是借班上課,加之考慮到學生的基礎,所以設計的任務以表格的形式呈現,讓他們細讀全文,填寫關鍵短語,梳理李梅、李明、楊浩和劉老師的看法(見下圖)。

學生細讀文章之后,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填空。這樣的任務設計實際上訓練了學生的信息轉換能力,使他們真正理解文本內容,讀有所獲。在學生匯報答案時,教師板書misunderstanding,require,communication,hardly,solution,anger 等關鍵單詞和 get along with,be satisfied with,in the open,come to a solution,move on等短語,為他們后續的課文復述搭好支架。
3.聚焦重點詞句,深入分析,訓練學生推斷詞義和句意的能力。在學生讀完全文之后,聚焦重點詞句,讓他們推理、判斷likely的意思。
What does“likely”mean in the sentence“They are more likely to to succeed in their jobs.”?
A.喜歡
B.很可能
C.像
學生在具體語境中猜測詞義,歸納語用。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深入分析、思考、推斷,訓練邏輯思維。
1.根據思維導圖復述文章內容,梳理、歸納整篇文本內容,使學生對文本內容有整體把握。學生借助思維導圖梳理、分析該文本的邏輯框架,有助于發展邏輯思維能力,讓表達更具邏輯性和條理性。與此同時,學生再次談論溝通的重要性,內化所學語言。
2.小組活動:以Communication為題,寫一份演講稿,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運用思維導圖記錄關鍵信息,且每個小組選一名成員進行匯報展示。具體任務如下:
你們班要舉行一次以“溝通”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請你以Communication為題,寫一份演講稿。
內容必須包括以下要點(可添加自己的其他觀點):
(1)友誼需要良好的溝通,有時朋友之間會有誤解,如果不能很好地溝通,幾乎不能友好相處;
(2)知道與他人良好溝通的人更快樂;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會更滿意;更有可能在工作上取得成功;
(3)把事情公開總是更好——談論問題、得出解決方案或者繼續前進。
首先,讀后開展演講賽,鼓勵學生整合運用所學內容和語言,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既實現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又給學生留有自主發揮的余地,從而促進他們思維積極、有效的遷移。
其次,用微信視頻再次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上課前發微信求助的學生再次發來視頻,告訴自己已經和朋友通過溝通消除了誤解,重歸于好,前后呼應,且再次點明課文主題:“Good communi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keep friendship.It’s necessary for good friends to have a heart-to-heart talk.It can help us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 and get along better with each other.”
整體而言,本堂課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教師的主導作用,重點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并通過多樣的任務引導他們進行深入思考和深層閱讀,把閱讀教學的重點從語言知識轉移到了文本理解和思維品質培養上,培養了他們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與創新性。然而,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的速度不同,處理信息的能力不同,導致部分學生的思維訓練處于淺表層次。鑒于此,教師在今后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系統訓練和培養,不斷提高其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