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新 馮唐貴 胡珍


[摘要] 目的 觀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發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的相關危險因素。 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呼吸科住院的60例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肺功能指標及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將患者分為單純COPD組(n=27)與COPD并發OSAHS組(n=33),比較患者的肺功能分級、BMI、頸圍、吸煙指數、6 min步行實驗測試、COPD評估測試(CAT)評分、Epworth嗜睡量表測試(ESS)、肺功能、多導睡眠監測(PSG),對COPD并發OSAHS的危險因素進行Logistic相關性分析。 結果 COPD并發OSAHS組患者BMI、吸煙指數、AHI、CAT、ESS均高于單純COPD組,FEV1、6 min步行試驗低于單純COP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多因素分析顯示,老年COPD患者并發OSAHS與患者BMI、吸煙指數及FEV1有關(P<0.05)。 結論 老年COPD患者并發OSAHS發生率高,且BMI、吸煙指數越高,肺功能越差,并發OSAHS風險越高,應予以高度關注。
[關鍵詞] COPD;OSAHS;危險因素;肺功能;BMI;吸煙指數
[中圖分類號] R766?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32-000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complicate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COPD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and apnea hypopnea index(AHI),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ingle COPD group(n=27) and the COPD complicated with OSAHS group(n=33). The pulmonary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BMI, neck circumference, smoking index, 6-minute walking test, COPD assessment test(CAT) score,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 test(ESS), pulmonary function and polysomnography(PSG) were compared. Meanwhile, the logistic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risk factors of COPD complicated with OSAHS. Results BMI, smoking index, AHI, CAT and ESS of patients in the COPD complicated with OSAHS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in the single COPD group, while FEV1 and 6-minute walking test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in the single COPD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OSAHS in elderly COPD patients was associated with BMI, smoking index and FEV1 of patients(P<0.05). Conclusi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 complicated with OSAHS have a high incidence, and the higher BMI and smoking index, the wors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the higher risk of OSAHS complication, which should b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Key words] COPD; OSAHS; Risk factors; Pulmonary function; BMI; Smoking index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臨床常見的慢性肺部疾病,主要臨床特征為氣道氣流不完全可逆受限及肺功能下降,患者表現為不同程度呼吸困難、咳痰、喘息等[1]。調查研究發現,我國60歲以上老年群體COPD發病率高達8%~10%,每年死于COPD人數達100萬人[2]。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則是睡眠狀態下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的病理現象,臨床表現為打鼾、睡眠憋醒等,部分患者日間精神不佳、注意力渙散等[3]。以往研究發現,與單純COPD相比,并發OSAHS患者更易發生高碳酸血癥或低氧血癥。近年來,COPD并發OSAHS發病率呈現出逐年增高的趨勢,其一方面會加重患者病情,增加住院次數;另一方面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損害患者全身多個重要臟器官[4],因此明確COPD并發OSAHS危險因素對于OSAHS的預防與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此次本研究收集我院呼吸科住院的60例COPD病例,均為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患者,旨在分析老年COPD患者并發OSAHS的相關危險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呼吸科60例COPD患者,根據肺功能指標及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pnea hypoventilation index,AHI)分為單純COPD組(n=27)與COPD并發OSAHS組(n=33)。單純COPD組:男14例,女13例,年齡最大72歲,最小43歲,平均(66.32±2.25)歲。COPD并發OSAHS組:男18例、女15例,年齡最大71歲,最小44歲,平均(56.34±2.21)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經診斷及檢查均確診為COPD,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描述[5];OSAHS診斷標準參照2002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睡眠呼吸學組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治指南[6]。具體如下:①夜間睡眠7 h內發生呼吸暫停及低通氣超過30次;②AHI≥5次/h;③患者表現為打鼾、嗜睡,呼吸暫停主要類型為阻塞性。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主訴存在咳痰、喘息等癥狀,伴隨睡眠呼吸暫停癥狀;(2)患者臨床資料及病史、檢查記錄等資料完善,檢查前均告知患者,患者對研究目的、注意事項表示了解,在知情同意書簽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對研究表示認可,且批準研究;(3)患者入院經過多導睡眠圖(Polysomnography,PSG)及肺功能檢測確診為COPD或OSAHS;(4)患者年齡≥18歲。排除標準:(1)合并肝腎疾病患者;(2)神志不清或精神障礙患者;(3)既往存在中樞性、混合型睡眠呼吸暫停患者;(4)合并心臟疾病、肝衰竭患者;(5)合并惡性腫瘤疾病患者;(6)存在語言交流溝通障礙、聽力障礙及無法配合研究者;(7)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7-9]。
1.4 方法
受試人群入院后,進行常規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常規治療,對患者病情予以評估,指導患者完成6 min步行試驗。記錄兩組患者病史資料、體重、身高等基本資料,計算患者的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患者入院后24 h對其血氣指標予以分析,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操作。患者肺功能采用AS-507肺功能檢測儀(上海伊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測定,告知受試者測定過程及相關注意事項,記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值。睡眠監測采用 Polypro YH-2000A系列多導睡眠監測儀(上海涵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檢測前24 h禁飲用咖啡、濃茶及酒精飲料等,暫停使用鎮靜藥物。對患者夜間睡眠給予持續7 h多導睡眠監測,睡眠質量評估參照AHI、血氧飽和度。研究 COPD 合并 OSAHS 的獨立危險因素及 OSAHS 合并 COPD 的獨立危險因素時采用多因素二元 Logistic 回歸分析。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數據不符合正態分布時采用多個獨立樣本秩和檢驗。將α=0.05作為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單純COPD組與COPD并發OSAHS組患者臨床特征比較
COPD并發OSAHS組患者BMI、吸煙指數、AHI、慢性阻塞性肺病評估測試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TM,CAT)、愛潑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ore,ESS)均高于單純COPD組,FEV1、6 min步行試驗低于單純COP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老年COPD患者并發OSAHS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經過多因素分析顯示,老年COPD患者并發OSAHS與患者BMI、吸煙指數以及FEV1有關(P<0.05)。見表2。
3 討論
COPD主要表現為氣道受限,其發病率高,在全球4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40%的人存在COPD,患者出現進行性不完全可逆的氣道受限,肺末端受到顆粒阻塞會出現慢性肺衰竭[10],最終會導致肺心病以及心臟疾病,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COPD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病因較為復雜,與環境、遺傳等因素密切相關。OSAHS則與氣道解剖性缺陷有關,患者表現為夜間睡眠上氣道塌陷,進而引起氣道阻塞,臨床癥狀包括反復憋醒、打鼾等。COPD并發OSAHS在成人中發病率高達1%~3%[11],研究發現COPD合并OSAHS患者與單純COPD相比更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與此同時會增加COPD急性發作頻率[12]。為預防OSAHS的發生、增強OSAHS患者預后,了解OSAHS危險因素及臨床特征尤為重要。
本研究對60例COPD患者進行分析,并比較單純COPD患者與COPD并發OSAHS患者的臨床特征,結果顯示COPD并發OSAHS患者BMI、吸煙指數、AHI、CAT、ESS均高于單純COPD組,FEV1、6 min步行試驗低于單純COP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多因素分析顯示,老年COPD患者并發OSAHS與患者BMI、吸煙指數以及FEV1有關(P<0.05)。以往有學者在研究中發現,COPD患者合并OSAHS會影響患者的肺功能,作為氣道阻塞程度敏感性指標,FEV1會隨著病程的延長及疾病的加重而降低[13]。COPD并發OSAHS患者FEV1低于單純COPD患者,提示其肺功能受損更為嚴重,考慮與COPD合并OSAHS患者多存在長期支氣管病史,氣道炎癥持續存在,長此以往會引起氣管腔狹窄,使氣體不容易排除,加重阻塞性肺氣腫。由于上氣道狹窄及張力下降,出現通氣障礙,患者分鐘通氣量下降,血中O2含量下降及CO2含量增加,刺激呼吸中樞發放呼吸沖動,興奮呼吸肌,胸腹部的呼吸運動逐漸加強,可發生短暫覺醒和過度通氣,繼而使上氣道開放,氣流隨之恢復[14]。但COPD并發OSAHS患者呼吸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受損,呼吸肌收縮力下降。作為COPD并發OSAHS的重要危險因素,吸煙會對患者呼吸道防御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加重呼吸道炎癥及水腫癥狀,增加杯狀細胞黏液的分泌,長此以往,黏液潴留附著于呼吸道,為病原體繁殖創造了有利的環境,進而引起呼吸道炎癥,損傷肺功能,形成惡性循環。以往研究發現BMI增加會導致患者出現睡眠紊亂,說明COPD肥胖患者發生OSAHS風險更高[15]。本研究結果顯示,BMI也是COPD患者并發OSAHS的危險因素,BMI越高OSAHS發生率越高,這是因為BMI的增加會引起患者缺氧,加重氧化應激,進而加重外周氣道炎癥反應,引起小氣道閉塞,形成OSAHS。然而由于本研究時間有限,樣本量較少,在影響因素收集及分析方面與其他研究尚有一定的出入,且未能從深層次探究OSAHS的發病機制,在今后研究中應加強檢查及隨訪,為OSAHS的防治積累經驗。
綜上所述,COPD并發OSAHS病情較單純COPD嚴重,患者肺功能受損明顯,BMI、吸煙以及FEV1是并發OSAHS的危險因素,應積極進行高危因素控制,降低OSAHS發生率,增強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李亞軍,李秀梅,趙藝璞, 等.國內COPD-OSAHS重疊綜合征的計量學分析[J].重慶醫學,2020,49(8):1340-1344,1349.
[2] 張特,王斌,馬國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哮喘重疊綜合征患者臨床特征及其區別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2018, 56(6):31-34.
[3] 于雅潔,張新安.太極拳運動對COPD-OSAHS重疊綜合征患者認知電位P300及肺通氣功能的影響[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9,38(5):91-97.
[4] 徐棟輝,周鋒,杜春玲,等.日間氧分壓在阻塞性OSAH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重疊綜合征的變化[J].浙江臨床醫學,2020,22(3):377-380.
[5] 沙娟娟,謝軍安,王利.呼出氣一氧化氮檢測在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貴州醫藥,2020, 44(1):122-124.
[6] 許萍,劉曉靜,徐春燕,等.重疊綜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與肺功能的關系[J].實用醫學雜志,2019,35(21):3308-3311.
[7] 杜井波,沈宏華,許軼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重疊綜合征特點分析及康復療效[J].內科理論與實踐,2020,15(1):31-37.
[8] 和建武,向麗,郭春麗,等.呼出氣一氧化氮檢測在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國際呼吸雜志,2019,39(22):1702-1706.
[9] 李洪曉,吳細英.老年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疊綜合征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 39(21):5264-5266.
[10] 傅中明,王華英,俞萬鈞.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咽喉反流的關系[J]. 中國現代醫生,2019,57(2):11,13,17.
[11] 姜成利,代國仲,郭濤弦,等.血清總IgE、TGF-β1及IL-6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疊綜合征患者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轉化醫學雜志,2020,9(1):17-20.
[12] 陳鋒,李群,吳迪,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疊綜合征患者呼出氣冷凝集液中TNF-α、IL-8、IL-10的檢測水平及意義[J].國際呼吸雜志,2020,40(8):566-571.
[13] 李莉,李軍.FeNO與肺通氣功能指標對哮喘-COPD重疊綜合征患者的診斷價值研究[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9,36(1):94-97.
[14] 李海峰,周磊,李略, 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疊綜合征40例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9,26(17):2065-2069.
[15] 鄒春芳,谷偉,王麗,等.老年重疊綜合征患者早期腎損傷臨床研究[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9,18(2):112-116.
(收稿日期: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