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榮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地進行,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到了廣大人群的注意,許多人開始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許多小學很重視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但往往忽視了復習的階段,這就導致學生學得很多,記得也很多,但是能夠長時間掌握的知識卻很少。教學缺少了復習的階段,學生就會遺忘一些知識,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來簡單談一談復習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希望借此讓廣大教師重視起語文的復習階段,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
【關鍵詞】復習;小學語文;查漏補缺;梳理知識;拓展知識
眾所周知,“遺忘曲線”的走勢為開始緩慢,后面速度比較快。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也使學生形成了“記得快,忘得也快”的特點,許多教師往往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檢驗,發現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后,就不再重視這些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教師在完成一階段的教學后,應及時的開展復習,讓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重新拾起遺忘的知識。此外,復習可以梳理知識,讓學生更方便掌握,教師也可以在復習時拓展更多的知識,來開闊學生的眼界,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一、復習可以及時查漏補缺,鞏固知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貪玩的性格特點,在進行完課堂內容的學習后,學生不會進行重復學習。這就導致了學生會很快地忘記所學的知識,由于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生也不會進行自主地復習,在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就會或多或少地遺忘相關知識,甚至全部遺忘。所以教師應該在完成一階段的教學后,適當地安排學生進行復習。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復習時,也可以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更深一步地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保證學生能夠長時間地掌握學過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進行《遨游漢字王國》一課的講授時,學生們都被充滿魅力的漢字所吸引,經過三個課時的學習后,我安排學生對這三個課時所學知識進行復習。在復習開始時,我先讓學生閱讀了《有意思的諧音》和《“枇杷”和“琵琶”》諧音笑話,學生在閱讀后我帶領學生統一的復習學過的字詞。但是在復習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生無法區分“枇杷”和“琵琶”,有的學生認為“琵琶”是可以吃的,在課堂上引起了笑話。我及時糾正了這個錯誤,并教給學生區分這兩個事物的辦法。我通過復習來查漏補缺,發現了學生的薄弱之處,并及時進行了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水平。
二、復習能夠梳理知識,方便學生理解
小學階的的語文知識量比較大,而且知識點比較多。小學階段的學生會接觸到古詩、文言文、寫作、童話等,許多學生面對“多而雜”的語文知識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怎么學習。教師就可以在組織復習時,梳理相關的知識,將有聯系的知識總結到一起,構建出一個大的知識網絡,讓這些“多而雜”的語文知識更加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更加方便地進行復習,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高效地進行復習,還能培養學生總結知識、梳理知識的習慣,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
例如,在完成了《精衛填海》一課的講授后,我安排學生一起進行復習,并將學習過的中國古代傳說故事進行統一的復習。我將《精衛填海》、《盤古開天地》和《大禹治水》這三篇學生感興趣的文章放到一起進行復習,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得十分積極,這些故事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我讓學生對這三個文章進行總結,找出文章的相同點,學生在認真閱讀這三個神話故事后,得出了結論:這三個文章都是在歌頌先人們的勇敢,體現了先人想要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我通過總結這些文章,梳理出這些文章的相同之處,讓學生在想到其中一篇時能聯想到其余文章,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相關知識。
三、復習可以拓展相關知識,方便教師教學
許多人對復習有一定的誤解,認為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復習時,只是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或強化,不涉及相關的新知識,這種想法時錯誤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層層遞進的,是一步步走過來的,沒有基礎的知識做鋪墊,學生是無法進行后面內容的學習的。只有做到了“溫故”,才能讓學生“知新”。復習可以說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復習,來進一步強化學生學過的知識,這次才能順利地開始新內容的學習。
例如,在進行《景陽岡》一課的講授時,我在完成教材內容的教學后,在課堂結尾簡單地安排了一個簡單的復習。在完成“武松打虎”這一故事的回顧后,我向學生拓展了一些《四大名著》中其他的故事,學生在聽到有新的故事后,都表現得很熱情。然后我向學生講述了另一個打虎的故事:“黑旋風”李逵同樣也打“死”了老虎,但是不是一只,而是四只。學生都很吃驚,想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我在向學生介紹故事的經過:李逵的母親在李逵打水時被老虎吃掉了,李逵非常生氣,找到了四只老虎并給母親報了仇。學生在聽到這個故事后,都被李逵的勇敢和孝順所打動。我通過安排復習,來向學生拓展了一些課本中沒有出現的知識,豐富了學生的眼界,同時也讓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素材。
總的來說,想要讓學生高效地進行學習,復習是必不可少的,許多小學階段的學生都不會主動地進行復習,也沒有自主復習的能力。所以,教師在完成一階段的教學后要組織學生進行復習,并在復習時查漏補缺,然后對學生進行更深一層的教學。教師也可以在復習時對相關知識進行梳理并歸類,讓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復習。教師也可以在復習時,對知識進行總結,并向學生拓展新的知識,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做鋪墊。
參考文獻:
[1]岳小蘭.復習,風景這邊獨好——談小學語文低學段復習課[J].教育科學論壇,2016(22)
[2]劉艷.“溫故而知新”——談小學語文復習課的教學設想[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
[3]岳小蘭.復習,風景這邊獨好——談小學語文低學段復習課[J].教育科學論壇,2016(22):68-69.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嫩江市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