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燕
(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云南 麗江674199)
“呵呵”一般被認為是表示笑聲的擬聲詞。但實際上,“呵呵”在現代漢語的用例中至少有擬聲詞、嘆詞、動詞三種用法,偶爾還有形容詞的用法。
比較權威的工具書一般都將“呵呵”歸為擬聲詞。辭海(1999年版)中對“呵”的釋義是笑聲?,F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中對“呵呵”的釋義是擬聲詞,形容笑聲。辭源(修訂本)對“呵呵”的注釋是“笑聲”。由此可見,“呵呵”做擬聲詞用,表示笑聲,是比較典型的用法。例如:“含笑樂呵呵,啼哭受殃抉。”(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其五十六》)
擬聲詞與嘆詞的關系比較密切,有的學者因此主張將兩者合二為一,如邢福義(2004)認為嘆詞和象聲詞可統稱為擬音詞:模擬物體聲響和動物叫聲的是象聲詞,模擬人感嘆的聲音的是嘆詞[][1]。有的學者雖然認為擬聲詞與嘆詞是兩個不同的詞類,但在具體歸類的時候又常?;煜?,因此有必要先厘清擬聲詞與嘆詞的關系。嘆詞是表達人的情感、態度、意志的呼聲的詞,其功能是多用在第一人稱語言中,或直接引語中,具有現場性。擬聲詞是模擬人或事物及自然界一切聲音的詞,它的語義重點是表聲,而并不強調這種聲音所表示的意義,主要起修飾作用,給人一種生動形象之感。兩者除了表達的意義不一樣,句法功能也不同。嘆詞在句法功能上的突出特點是不入句,即不與句中其他成分發生關系,只做獨立語或獨立成句。擬聲詞則可以充當狀語、定語、補語、謂語、獨立語等多種成分,可入句也可不入句?!昂呛恰痹诰W絡語言中的嘆詞用法很多,因為網絡聊天一般都是直接引語,“呵呵”很少用在表述性話語中,這種情況下的“呵呵”都是嘆詞。例如:“呵呵,為文之苦,竟至于此,怎能不讓人萬箭穿心呢?”(作家文摘.1994)
“呵呵”用作動詞是近些年來的新興用法。伍敬芳(2009)指出,充當謂語,表示過程義是擬聲詞固有的功能,不能看作是已經動詞化了。例如“豆腐湯已經咕嘟了好一會兒了?!倍袨橐饬x才是動詞獨有的,即動作是可控的,有發出主體。例如:“牛肉要先焯一下,把血水咕嘟出去。
“呵呵”在表示嘲諷、不屑等意義時是可控的,因此可以做動詞。例如:
(1)何炅辟謠:一個億跳槽?我就呵呵了。(長江日報2014年08月07日)
(2)樂視賈躍亭回應小米王川質疑:完全可以呵呵了。(光明網2016.04.20)
嘆詞“呵呵”有時也活用為形容詞,作定語。
(3)對方一聽說她是學中醫的,就會露出很微妙的“呵呵的表情”,有人甚至會直接問:“中醫真的能治病嗎?(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2019年01月11日06 版)
擬聲詞本來就有作定語的功能,例如“呵呵的笑聲”,這里之所以說是嘆詞活用為形容詞,是因為這里“呵呵”后面修飾的是“表情”,不是一種聲音,擬聲詞是不能表示音響以外的意義的,所以這里的“呵呵”應看做是嘆詞臨時活用為形容詞,表示懷疑、輕蔑等意思。
“呵呵”以前主要用作擬聲詞,表示的語義也比較單一,只是表示笑聲。當“呵呵”的嘆詞、動詞功能得到凸顯以后,其語義也隨之變得復雜了。
擬聲詞“呵呵”的語義最單純,只能表示笑聲。因此它只是對聲音進行模擬,強調音響本身,沒有概括意義?!昂呛恰彼硎镜男撌禽p聲微笑,與表示大笑的“哈哈”不同,這一點從兩個詞發音的開口度就可以看出來?!肮钡脑羰荹ɑ],開口度大,“呵呵”的元音是[?],開口度小。
現代漢語尤其是網絡用語中“呵呵”的嘆詞用法得到凸顯,其語義也頗為豐富。在現代漢語中嘆詞“呵呵”語義具有模糊性、多義性、含蓄性、靈活性和語境依賴性。其語義的復雜性跟“笑聲”這一意義有關。笑聲本來具有多義性??梢允情_心的笑、無奈的笑、諷刺的笑等等。尤其是“呵呵”所表示的笑聲并不是爽朗的開懷大笑,而是有所保留的含蓄的笑,更容易表達出復雜的感情。唐末詞人韋莊有一首菩薩蠻,其中一句是“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這里的“呵呵”就帶有一種強顏歡笑的復雜感情。
由于“呵呵”所表示的語義比較含蓄、模糊,姑且將其語義歸為三個大類。
1.表示積極的情感態度
笑聲表示心情愉悅,這是笑聲所能表示的最基本的含義,因此“呵呵”有開心、友好、認可等意思。
(4)女孩子聽到我的回答很高興地說:“呵呵,不了,那多不好意思啊,你都排了那么久了?!保ㄚw奕然《懶人瘦身法》)
例句(4)中的“呵呵”表示的是心情愉悅時發出的感嘆,表示友好和謝意。
2.表示中性的情感態度
“呵呵”表示中性情感時可以是默許、默認,也可以是不置可否的敷衍、轉移話題、結束交談或無話可說。低度的支持或輕微的反對。例如:
(5)孫先生:不舒服還吃這么多的糯米雞?
周慕云:呵呵。(電影《花樣年華》)
(6)李大嘴:咱倆差不多……我是個自律的廚子!
慕容嫣:呵呵,你跟呂大俠交情怎么樣?(電視劇《武林外傳》)
例句(5)聽話人用“呵呵”回應說話人的話,對其所講內容不置可否,用于緩解尷尬。例句(6)表示不置可否并轉移話題。“呵呵”表示中性情感的用法主要來源于網絡?!昂呛恰北緛硎蔷W絡上一個表示親切友好的高頻嘆詞,但由于出現頻率太高,且意義比較空靈,逐漸變成一個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在無話可說的時候用于敷衍的一個詞,勉強起到一個應答的作用,表示“我在聽”,感情色彩非常淡。人民日報2014年6月6日刊發一篇名為《“2013年度最傷人聊天詞匯”“呵呵”為何如此傷人》的文章,文中指出“呵呵”被一個網絡調查評為“2013年度最傷人聊天詞匯”。因為它不能算作是一個真正的回應。另外《光明日報》2014年01月25日刊載一篇文章叫《網聊要持久,“呵呵”不能有》,文中指出“呵呵”常作為網絡聊天中無話可說的最佳表達而出現。當聊天雙方感到無話可說的時候,為了避免冷場和尷尬,只能以“呵呵”來敷衍,而這對對方來說無疑是一種傷害。
3.表示消極的情感態度
表示消極情感主要有兩方面意思,一是表諷刺、嘲笑、無奈等義,二是表不屑評說、無語、不言而喻等義,但態度非常冷淡。前一種意思是從“笑聲”中衍生出來的。前文已提到笑聲具有多義性,當這種笑是冷笑的時候,表示的就是諷刺嘲笑義。例如:
(7)“山中無猛虎,猴兒稱大王,似你這等乳臭未干的小子,居然也說什么‘北喬峰、南慕容’,呵呵!好笑啊好笑,無恥啊無恥!”(金庸小說《天龍八部》)
當笑聲是苦笑的時候,表示的是自嘲或無奈。
(8)“錢沒了,我們現在一分錢都沒了。呵呵?!丙慁N推開亞平的手,說完,回房間關上門。(六六小說《雙面膠》)
表示不屑評說、無語等義主要也是產生于網絡。“呵呵”在網絡上頻繁使用,使得本來表示“友好”、“開心”等積極意義的詞變為純粹表示應答的詞語,甚至淪落成為表示敷衍的詞。敷衍之所以最傷人,不在于它表示了強烈的負面語義,而在于它的冷漠。語言使用者看到了“呵呵”所表示出來的冷漠并對他嗤之以鼻,繼而放大這種效果,使“呵呵”最終成為了一種表示負面情感的嘆詞。 現在更有一些報刊文章的標題中就出現“呵呵”,來體現作者的態度。例如:
(9)向中國貨幣宣戰,呵呵(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1.26)
(10)用嬰兒護膚品就能讓你的皮膚變回嬰兒?“呵呵”(鳳凰網.2017.3.3)
動詞、形容詞“呵呵”都是表示消極情感態度的嘆詞“呵呵”的臨時活用,因此兩者的語義比較接近,都是貶義的,表示輕蔑、嘲諷、不屑等意思。例如:
(11)對于校服不強制的回應,我們只能報以“呵呵”。(人民網.2020.1.9.)
“呵呵”語義由褒義變為中性乃至貶義的原因主要有:
語用學認為人們在交際過程中需要遵循禮貌原則。對話過程中對別人的話語不加回應顯得不禮貌,但總會遇到無話可說或話不投機等情況,人們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敷衍過去、轉移話題或結束對話。作為嘆詞的“呵呵”意義較虛,沒有確切的概念意義,只表示一種友好的,或是贊同的態度,因此很自然地被選做緩和尷尬局面的潤滑劑。這種場合用得多了就會造成語言的“貶值”,就如現在人們對年輕女孩子常常以“美女”呼之,而不論其樣貌的好壞,就導致了“美女”這個詞的“貶值”,人們聽到這個詞不會覺得對方是贊美自己長得漂亮,而只是一個平常的稱呼語而已。貶值了的“呵呵”也同樣不再具有愉悅、贊同等褒義色彩,變成了一個中性的,純粹表示應答的詞了。
沈家煊認為表示極小量的語詞跟否定有一種自然的關聯。例如,英語中的little 可以表示“小的”、“少的”,也可以表示“少到幾乎沒有”。例如“On their way back they spoke very little.”表示的是“在回來的路上他們沒怎么說話?!币粋€表示極小量的詞語,其肯定和否定的對立顯得不那么明顯,常常既可以表示肯定,也可以表示否定??隙ǚ穸ㄐ问骄头路鹗菍α愣刃问降南蜃笙蛴业奈⑿〉钠?,不論肯定還是否定,都只是徘徊在零的附近。漢語中的“一會兒”就是表示時間的極小量短語,那么“不一會兒”雖然看起來是對“一會兒”的否定,表示“連一會兒都不到”,其實意思并沒有多大改變,也是表示時間的極小量。前文已經提到“呵呵”在現代漢語中產生了表示輕微支持的意思。如:
(12)芮小丹:“經理,這個問題不在匯報工作范圍之內吧?”
值班經理:“呵呵,閑聊幾句,無礙?!保娨晞 短斓馈罚?/p>
支持和反對是一對反義詞,而輕微支持和輕微反對在認知上的差別是比較小的,因此當“呵呵”產生了輕微支持義以后,就很容易產生出不置可否和輕微反對的意義。例如:
(13)“?。客顿Y人里?我沒想搞個集團啊!我就想開個以我名義命名的教室,先從小的做起。”
“呵呵,現在的生意,都要求集團化,規模化。如果能做大,還是盡量大些。……”(電視劇《蝸居》)
一個詞語一旦產生了負面的意義,其原有的正面的意義將受到驅逐。這與使用者的心理有關。使用者往往不愿意使用一個既有正面意義、又有負面意義的詞來表示正面意義,以免引起聽話人不好的聯想。例如“小姐”這個詞本來是對年輕女性的敬稱,但自從它用來表示妓女的委婉義之后,人們則很少用這個詞來表達對女性的敬稱了。
“呵呵”也是一樣,當它產生了敷衍、嘲諷等負面意義,尤其是當它被一個網絡調查評為“2013年度最傷人聊天詞匯”后,人們在表示愉悅、贊同等正面意思時會慎重使用這個詞,其褒義用法就逐漸受到“驅逐”。
語言是動態發展的,詞匯是與社會發展關系最密切的語言要素,對社會的反應最靈敏,變化最快?!昂呛恰痹谑褂眠^程中也在不斷地適應使用者的需要,發生著改變。其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詞性,“呵呵”以前主要做擬聲詞用,現在至少有擬聲詞、嘆詞、動詞三種用法,偶爾可見形容詞用法,其中嘆詞用法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是詞義的變化?!昂呛恰弊鲾M聲詞表示笑聲,這一詞義基本沒變?!昂呛恰弊鲊@詞,以前主要表示喜悅,現在則呈現出肯定——低度支持、輕微肯定——輕微否定——否定等一系列含義,其感情色彩正在從褒義逐漸轉向中性甚至貶義。在語義演變過程中,語用、認知、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