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良
(福建省泉州市城東中學 362000)
高三化學復習課程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記憶、掌握之前所學的化學知識,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以及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那么在高三化學復習課程教學當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相應的化學復習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在這種情景之下更好地去回味化學知識,還應該在課堂的教學中,通過問題式教學法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復習化學知識,以書本教學的內容為問題的中心,提前為學生制定一些針對性的、典型的化學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問題的探究,并有效地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更好地應對高考的來臨,但是在復習問題的設計方面,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識記學習情況制定問題,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適應,并能夠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之下逐漸的回憶知識、加深理解知識并深入知識,抓住化學問題的本質所在.就像布魯納說過:“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有效地利用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才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
在進行高三化學復習課程教學時,使用問題式教學法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學生對于問題的好奇,有效地引導學生融入到復習課程教學當中,而教師則需要根據對復習課程知識的分析與探究、教學的目標以及學生學習的基礎來進行問題的設計,并且所設計的問題也應該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進行知識的復習,達到更高的效率.
就例如在進行蘇教版高中化學“離子反應”這一節知識的復習教學時,就能夠先引進一個電解質溶液的實驗讓學生進行相關的化學概念、反應等知識的回憶,并在實驗的過程中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問題,來直擊復習知識點的核心,讓學生在知識的復習中能夠更加準確的掌握核心問題,提高復習的準確性與高效性.例如:
(1)如果物質的量是相同的,但是電解質溶液不同,那么它的導電能力還會相同嗎?
(2)為什我們日常見到的燈泡會有不一樣的亮度?
(3)電解質溶液的怎樣進行導電的?
(4)在化學的實驗中,影響溶液的導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而通過以上的問題,進行循序漸漸的提問,由第一個問題來有效地引導學生回憶到當初所學的知識,引導學生有效地進入到化學學習之中,并有著更高的注意力,使得學生能夠更快地進入到知識復習的狀態.
在高三化學知識復習的過程中,學生總會遇到一些難理解與掌握的知識點,如果學生不能夠及時的解決問題,那么將會為學生的復習造成阻礙,不僅如此,還會影響學生的后續知識復習,因此對于學生而言在復習過程中對知識、問題的及時解決是非常重要的,那么針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在復習課程中就能夠通過對一些問題的設計來解決,并且問題的設計要讓學生能夠簡單易懂,能夠很好地讓學生接受與理解,并逐漸的進行問題的解決,就能夠達到非常好的復習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突破復習時的重難知識點.
例如教師在進行蘇教版高中化學“氮肥的生產與使用”的復習中,根據課文知識可知,氮氣的性質一直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點,但是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在后期學生化學知識復習過程中,如果學生不能夠及時的解決其中的問題,那么就會對學生的知識復習與復習計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那么教師在復習課程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先進行氨的噴泉實驗,并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教師就能夠對實驗進行問題的提問:
(1)在實驗的過程中,為什么要將裝氨的燒瓶反過來放置,也就是為什么燒瓶的平地要向上?
(2)為什們會有噴泉現象的發生?
(3)為什么在實驗的過程中,要先擠壓膠頭滴管,再進行止水夾的打開?
(4)溶液為什么逐漸的變成了紅色?
而在這些問題的分析與探究之下,學生就能夠在復習中對氨的性質有更好地掌握.
在高三化學的復習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對化學概念知識學習的“斷層”,這對于學生后面的復習都會造成巨大的阻礙,將概念知識混淆、對概念知識的以往等等,不利于化學知識的積累與運用,但是,在復習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如果將概念圖教學方法引入到其中,就可以讓學生在復習中所遺忘的知識進行一個有效地回憶,使得知識能夠重新回到學生的頭腦中,有效地避免學生的對知識學習的“斷層”,幫助學生將知識概念相互地結合聯系,便于學生的記憶,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與復習質量.
例如教師在復習蘇教版高中化學“離子反應”這一節的化學知識時,教師如何能夠通過引入思維性的問題,來復習離子的相關概念以及離子方程式等等,才能夠讓學生在復習中對于概念與概念之間的有更清楚地聯系,對知識的記憶就不會模糊不清,能夠根據知識概念的聯系來進行有效地記憶、鞏固知識,對于學生的復習更加的高效,提升學生在復習時的思維完整性、知識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