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博
【摘 要】 門靜脈血栓是指由于各類炎癥疾病、腫瘤性病癥而產生凝血功能障礙,進而產生血栓凝阻的功能疾病;多年的臨床實踐發現,肝硬化是成年性群體發生門靜脈血栓的重要原因,且該因素造成血栓的比例也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近年來已高達三分之一;而肚臍處靜脈毒血障礙以及闌尾處炎癥則是導致幼兒群體產生門靜脈血栓障礙的主要因素;下面,本文通過針對性的分析導致門靜脈血栓產生的主要因素,對提高影像治療的準確性和介入治療的針對性作具體闡述。
【關鍵詞】 門靜脈血栓,影像診斷,介入治療
【中圖分類號】R65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209-01
引言:近年來,血栓類疾病在不同群體中的發病率呈現略有遞增的趨勢,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做好該類疾病的預見性診斷和檢查就變得尤為重要;其中影像檢查是門靜脈血栓診斷中的主要手段,可以改變過去無法準確定位病患部位的弊端,為后續的介入治療提供針對性引導,這又是根治患者病癥、提高治療有效率的基礎。
1 門靜脈血栓的形成原因闡述
臨床實踐發現,臨床上有多種原因會導致血液凝固,當患者由于手術、感染、腫瘤病變以及骨髓病變等多種原因導致身體外部創傷時,很容易導致門靜脈血栓的產生;其次,門靜脈血栓患者與正常人最大的區別在于發病的門靜脈部位出現血管狹窄,阻礙血流流動,當血管狹窄到一定程度后,甚至會發生閉塞的現象,嚴重影響供血,且患者門靜脈的發病部位還會產生許多支狀的側靜脈,會在造影檢查中發現一種特殊的海綿現象;首先,肝硬化以及成為成年性群體高發門靜脈血栓的主要原因,幾乎所有的肝硬化患者都存在凝血因子合成受阻、出血傾向明顯的現狀,且病癥到一定程度后,還潛在血管擴張、血流減慢的現象;其次,患者病變部位在長期的血栓狀態下,血管內的毒素還會進一步積累,導致PH值不斷下降,這都是導致內皮細胞受損的主要原因;最后,幼兒群體由于身體虛弱,對各類病毒的抵抗力不足,肚臍處靜脈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后,會使得分支官腔受阻甚至鎖閉的現象,會對幼兒群體的正常生長發育產生嚴重的威脅。
2 門靜脈血栓的影像學診斷闡述
影像學檢查在門靜脈血栓診斷中有著較好的效果,可以從病變部位微觀化的角度,從病因的發現與鑒定、病變病程的確定、后續的治療干預等不同階段入手,提供相對完備的治療手段。當前,應用于門靜脈血栓影像學診斷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2.1 超聲檢查
在諸多的影像學檢查手段中,超聲檢查是最容易操作的一種,該技術在無創性檢查中應用率較高;首先超聲影像檢查可以有效解決肝外部靜脈檢測不清的弊端,可以通過血栓回聲來收集靜脈腔內部的信號;還可以準確判斷出門靜脈拓張超過15毫米的部位。再者,彩色多普勒技術在門靜脈通暢性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價值,然而如果門靜脈系統的發病部位位于組織深部,則會在成像的全面性方面受到一定阻礙,最后,患者在檢查中的穩定性與否、操作者技能水平、設備靈活度等都是影響診斷準確度的因素。
2.2 CT技術
螺旋CT掃描在腹部檢查中可以充分起到縮短檢查時間、提高檢查效率的作用。CT掃描成像下,得到的橫斷圖的圖像清晰度更高。最后,CT掃描中通過三維重建功能的綜合應用,可以得出更加直觀的CT血管造影,近年來在肝硬化的排除診斷中有著較為深遠的意義。
2.3 MR成像
MR血管成像在門靜脈系統評價中的應用正趨于成熟化,且以其較高的組織對比度,可以將門靜脈血栓情況以及側枝循環狀況相對清晰的呈現出來,在血管造影中的應用日趨普遍。其次,MR血管成像中不需要造影劑,這又是重要的簡捷點,但是在無造影劑的條件下,還容易產生呼吸運動偽影、信號采集不準確等弊端。
2.4 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在門靜脈系統的診斷中會產生一定的創傷,且血管造影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其中后者主要是為患者的腸系膜動脈注入造影劑,可以直觀展示門靜脈的充盈或者缺失;而前者主要包括經皮經肝和經臍兩類門靜脈,可以將患者體內血流力學進行準確測算。
3 門靜脈血栓的介入治療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各類微創技術在門靜脈血栓的診斷治療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許多介入性的微創技術手段具有較高的應用效率,且在疾病診斷具有安全可靠的優點。
3.1? 經頸靜脈門靜脈溶栓
該技術主要針對性的治療由于肝硬化引發的門靜脈血栓疾病,通過一定的溶栓特性,可以顯著降低門靜脈處的血栓壓力,還可以為肝硬化門脈高壓的診斷提供技術支持。例如穿刺性的局部溶栓手段可以有效緩解腹部腫脹、腹水積累等癥狀,同時還不會產生出血的風險;但是其最大的弊端就是需要投入一定的費用,且較高的技術水平對操作要求也較高。
3.2 經皮經肝穿刺門靜脈介入法
該技術手段顯著降低了經頸靜脈門靜脈溶栓介入治療中的難度,且對于提升下一步操作的迎合度具有顯著效果。提高對經皮經肝行穿刺造影,來顯示器門靜脈主干上的血栓狀況;而當發現局部效果不夠明顯時,還可以通過植入支架、擴張球囊以及吸收血栓等來改善成像。
3.3 經術中留置溶栓泵治療
在闌尾炎的治療中,在手術切除發病闌尾部位后,在門靜脈處植入多側孔導管,并給與溶栓干預,發現在30小時左右后,患者的門靜脈血栓會得到顯著的溶解,從而恢復正常的血流。但是該技術的創傷較大、且溶栓時間較長,難免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結語:做好門靜脈血栓的治療干預,對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具有顯著意義。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各類影像學方法在門靜脈血栓的治療中具有更加全面的優勢,且可以準確定位血栓部位,而治療成功率的提升與步驟的優化則是后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黃晨,馮惠崗,莊煒釗等. 經皮經肝門靜脈血栓介入抽栓及溶栓治療研究[J].? 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雜志. 2015(02)
[2] 高煒. 應用雙能譜CT成像區分腫瘤性與非腫瘤性肉眼可見的門靜脈血栓的初步研究[J]. 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