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青

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印發的《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根據《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于組織實施2020年“國培計劃”示范項目的通知》(教師司函〔2020〕29號)文件要求,2020年10月24日,國培計劃(2020)體育美育骨干教師教研員培訓在北京教育學院博士園開班。北京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盧暉,體育與藝術教育學院院長陳雁飛、黨總支書記周志勇、培訓班相關負責人,及來自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49名小學體育教師、46名小學體育教研員參與了本次培訓活動。開班儀式由周志勇主持。
盧暉在開班儀式上作講話,她指出,本次小學體育教師、小學體育教研員培訓將聚焦當前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緊扣小學體育教師、教研員專業成長核心問題。課程內容既高端又接地氣,又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北京教育學院黨委非常重視本次培訓,為辦好本次培訓班,整合了最強的團隊和最優質的資源充實本次培訓。最后她希望學員們珍惜本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全身心投入每一項培訓活動,遵守培訓紀律,向專家學習、向同行學習,學有所獲,并建立長久的聯系和友誼,為學校體育工作的推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小學體育教師培訓以“‘學練賽一體化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為主題,堅持“課堂創新,研究引領”理念,針對當前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新問題與新需求,共同研討體育學科育人、運動項目特性、學生深度學習等核心要點,促使參訓學員結合自己的運動專項與教學特長,從大單元教學、可檢測目標、結構化內容、表現性評價入手,提升小學體育教師學科教學創新能力,構建高質量的小學體育教學,促進小學生體育學習的深度和實際獲得,并在區域小學體育教學改革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本次培訓以加深知識儲備、提高教學技能、強化創新意識、提升研訓能力等為具體目標,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訓。培訓包括專家講座、教學設計實操與案例分析及現場觀摩課例等內容。培訓班班主任張慶新表示,通過對往期國培學員的調研發現體育教師關注的關鍵詞是學生、教學、目標、重難點、設計等,為解決體育教師的實際問題,也將以上關鍵詞作為本次培訓的關鍵詞對學員進行針對性培訓。
本次小學體育教研員培訓以“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體育教研員專業研修”為主題,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以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為出發點,以小學體育教研員素養為抓手,以小學體育教研員的基本條件為落腳點,以小學體育教研功能發揮為目的,將“聽—看—做”互融互通,注重差異、突出針對性,突出實踐、強化研修,增進互動、深度交流。培訓內容包括師德修煉與理念更新、素養與職責、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綜合思想表達能力及專業成長能力等模塊。2019年11月,《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教基〔2019〕14號)(以下簡稱《意見》)指出,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對推進課程改革、指導教學實踐、促進教師發展、服務教育決策等,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次小學教研員培訓的主題、理念、出發點、內容等正是落實《意見》精神中對教研工作要求的具體舉措。
在開班儀式上陳雁飛作了題為《新時代小學體育教育10個問題的思與變》的講座,她圍繞“國家的政策文件我們該關注響應什么?”“新時代的小學體育教育我們應改變什么?”“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我們應重新思考什么?”3個真思考,“小學體育教學怎樣實現核心素養?”“小學體育課如何凸顯人化和化人?”“小學體育課與教練賽應怎樣結合?”“小學生敏感期與天窗我們缺什么?”4個真問題,“如何從理念與內容上了解體能訓練”“上好小學體育課要關注哪些方面”“體育教研員怎樣抓體育教師成長”3個真困惑,以國內外圖片、視頻等具體案例的形式呈現了既有深度、引學員思考,又有廣度、激學員奮進的內容,不僅解決了學員的困惑,還為學員指明了未來教研、教學的方向。
據悉,本次參訓學員是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國培培訓班中學歷最高、職稱最高、年齡最大、從業時間最長的一期。本次培訓活動持續10天,60個學時,共計40門培訓課程,含北京市名師在內的56位專家進行授課。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則指出教師教育是培養教師的關鍵環節,是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源頭活水,是先導性、關鍵性、基礎性工作。體育教師肩負著教授知識與傳授技能的重任,體育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通過本次培訓,不僅能擴充學員的知識儲備,還能促進學員教研能力的提升,為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他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