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源波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第二高級中學 211200)
首先,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課堂設計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發言的機會,只會在課余時間給學生布置大量的習題讓學生機械式地練習數學題目.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讓高中生的學習重點聚焦在大量習題上,沒有認識到數學概念的重要性,只能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數學概念,不能真正地在解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概念的使用.教師在數學課堂講解的時候忽視了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概念的體系,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停留在機械的練習上而不是理解和認知的基礎上,很容易影響高中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無法讓高中生真正地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其次,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講解數學概念的方式過于單一,教師僅僅在課堂講解的時候向學生講解概念的字面意思,沒有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認知程度.數學概念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在理解和學習的時候高中生往往會產生為難的情緒,教師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出發設計概念的講解方法,很容易加深高中生對數學概念的畏難情緒.
最后,高中生在數學概念學習的時候普遍存在畏難心理,對于抽象的數學概念學生習慣于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盲目展開,無法真正地理解,從而導致部分的高中生在面對靈活變化的數學概念考題的時候無從下手.缺乏正確的數學概念理解的方法和技巧讓高中生的概念掌握情況不理想.在實際數學復習的時候,高中生反而將大量的時間放在大量的習題、難度較高的習題上,對基礎的概念研究不深,進入了數學基礎學習的誤區.
1.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重視概念的講解
數學概念學習意識的建立要經歷一個抽象思維向具象思維轉化的過程,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讓學生逐步形成概念理解和應用的意識,從而讓高中生逐步認識到數學概念學習的重要性.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概念具有抽象性的特點,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不能過度解讀數學概念,而是要讓學生自主地思考,在思維層面引導高中生的思維,激發高中生的想象力,深入地理解數學概念.
對于具有一定抽象性和學習難度的數學知識,教師要認識到高中生可能存在的畏難情緒,注重高中生認知欲望的激發,從而鼓勵學生在自主研究的過程中多元地研究數學概念.例如:在學習異面直線概念的時候,教師可以引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將異面直線以立體化的形式真實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得學生基于特定的情境了解異面直線概念中涉及的結論,從而體會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建立深刻的印象和認知.
2.在概念教學的時候應用案例提升學習的趣味性
在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數學教學案例的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概念講解的過程中,應用案例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吸收和理解數學概念,建立抽象思維向具象思維的轉化,由此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數學概念.例如:在概念講解的時候應用歸納法的方式進行教學的設計,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方式多元地刺激學生的視覺以及聽覺,讓學生在具體的案例中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同時,教師在課堂中設定討論的環節,讓學生以討論的形式互相分享自我對于概念的認知,創建輕松且共享的學習方式之后,教師可以讓高中生思考概念的內涵,讓學生適當地討論,讓其認知歸納法的內涵和基本的應用原理.
3.在數學概念講解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在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克服對抽象思維較強的畏懼心理,在概念講解的時候清晰地為學生列示概念中蘊藏的數量關系以及圖形關系,讓學生在總結以及概括的過程中訓練思維能力,尤其是知識概念總結歸納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函數的奇偶性以及對稱性等性質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留出自主探究的時間,讓學生親自畫圖驗證函數圖象表現出來的特征以及對應的判斷方法,既讓數學概念以具體圖形的方式表達出來,又讓學生體驗了理論驗證的步驟,加深對奇偶性判斷方法的認知,將數學概念從抽象轉向具象,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實質認知.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強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認知以及重視,在教學安排的過程中,設計具體的數學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促使概念的學習以及認知,讓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提升.為此,教師在設計概念教學環節的時候,可以以貼近生活的案例巧妙設計數學問題,讓學生切身地感知數學概念其中蘊藏的規律,轉變數學學習的方式,可以真正地做到理解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實踐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從而讓高中生的數學學習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不能再引導學生采用題海戰術的方式解決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而是要學會理解數學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實踐應用,既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又能夠在數學課堂講解的時候優化教學模式,給予高中生一定的自我空間,在課堂學習的時候自主思考,建立抽象思維與具象思維之間的轉化,不斷深化對數學的學習,真正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