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校不是一般學校,黨校教育培訓對象不是一般學生。身處新時代,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眼“一流特色省級黨校”建設目標,立足“不一般”要求,打造“不一般”高地。
今年6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強干部教育培訓,使廣大干部政治素養、理論水平、專業能力、實踐本領跟上時代發展步伐。這給黨校教師及其教學科研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火熱的現實生活、多元的學員需求使黨校教師面臨的需要回答的難題越來越多,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將按照省委領導的要求,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努力做到“三個結合”:堅持培養與引進相結合,大力推進“名師”工程建設,加強拔尖人才、學術領軍人才和中青年教師培養,同時,從高等學校和有關單位引進一批名校博士、名教授、名專家;堅持專職與兼職相結合,深入推進教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引進高校教師進黨校課堂,選聘黨政領導干部、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師;堅持激勵與約束相結合,著力建立既區別于公務員又不同于普通事業單位,符合黨校(行政學院)發展特點的教師管理體系,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激勵機制,通過崗位激勵、待遇激勵、榮譽激勵等方式,增強黨校教師的成就感、獲得感,打造核心競爭力,激勵教師樹立“課比天大”意識,保持“本領恐慌”危機,避免“學不配位”“才不配位”現象,努力做到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全力打造新時代踐行“兩個維護”的“紅色高地”,始終堅定政治方向,始終站穩政治立場,始終嚴守政治紀律,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努力在政治建設上爭創一流,用言行表率影響和帶動學員。下一步,我們還將豐富培養方式,促進教師成長。同時加大培訓力度,大幅提升教師素質能力。
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教學的中心內容,把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綜合運用研討式、案例體驗式、情景模擬式等手段,注重用好遵義會議會址、息烽集中營、茍壩會議會址等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學,增強教學實效,努力讓學員銘記一輩子。
夯實理論教育的核心地位,按照“總—分—特”的基本思路,建立和完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體系,一體推進教師導學、學員自學、交流促學、考核督學“四學”模式,提升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全面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扎實推進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
著力構建科學的黨性教育課程體系,一體推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行教育、黨章黨規黨紀教育、黨內政治文化教育、警示教育,不斷優化黨性教育課程體系框架;就如何進行黨性分析、如何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如何做合格黨支部書記、如何開好組織生活會等深化系列黨務課程開發;統籌教學設計、動員部署、方案制定、組織實施、評估鑒定“五個流程”,前期輔導教育、中期分析交流、后期報告撰寫“三個環節”,起草黨性分析材料、開展小組分析交流、組織全班交流講評“三個步驟”實施黨性分析“五三三”法。通過理論學習、實踐調研、異地培訓、黨性分析等豐富和細化黨性教育教學課程。
聚焦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和鄉村振興等,加強省情省策課程建設;堅持缺什么、補什么,針對學員的知識空白、經驗盲區、能力弱項,對學員實施精準的素質能力教育。下一步,我們還將豐富拓展自主選學課程體系,開設自主選學課程,開辟新專題,向學員推薦優秀網絡特色課程,探索在校學員實行網絡實名學習制度,通過開展學員需求調研、教研部門調研、教學效果調研“三級調研”,實施教學管理部門內部論證、教研部門專業論證、教學委員會審定“三級論證”來加強教學設計和課程建設的科學論證;通過三級備課和三級審核,著力加強教學設計和課程建設的科學論證。
著力加強教學組織與管理,堅持深化改革,通過建立教學質量評估機制、教學激勵約束機制、團隊建設機制、教學紀律管理機制、教研咨一體化機制等建立健全“用學術講政治”政策保障機制;堅持多措并舉,通過筑牢教師理論功底、政策功底、實踐功底、教學功底,全面培養教師核心教學能力;通過堅持理論學習考核、自學效果考核、實踐素養考核、黨性鍛煉效果考核、日常表現考核等量化考核手段,科學考察學員現實表現。我們要求各教研部門精心打造一批“用學術講政治”的高質量、高水準樣板課,幫助教師深入理解“用學術講政治”的理念,引導教師學習掌握“用學術講政治”的方法,示范帶動、以點帶面、循序漸進地推進改革。去年我們積極配合省委組織部在全省范圍開展好課程評選,今年春季學期又開展了三輪集體評課,未通過集體備課的課程一律不上主體班課表。我們明確,各教研部門是打造樣板課的主體,由教研部主任負責,設計教學講題、對課程的政治性學術性進行把關。講課人在本部門近三年教學評估排名前3位的教師中精選產生。我們明確,各教研部門樣板課要經過集體備課、集體聽課、集體評課等環節,與加強教研部門工作職責相對接,與培育團隊精神、推進學術梯隊建設、打造高水平教學團隊相對接,其成果作為教學優秀團隊評比和獎勵的重要指標。我們要求教研部完善例會制度,固定每周二下午作為教研部門例會時間,根據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政治業務學習、集體備課和學術研討等活動。教研部主任、副主任每周二無特殊情況未經批準不得請假外出參加其他活動,教研部全體人員不得無故缺席周二下午的部門例會。要求教研部建立例會工作臺賬,豐富例會內容,切實發揮例會作用,例會制度執行情況將作為部門和教研人員年度考核評優的重要依據。
著力加強選用管理,推進優質教材進課堂。突出辦學特色,編寫貴州特色應用教材,認真組織編寫開發教學案例,建立案例庫。為重點專題培訓班次編寫內部教材。
黨校有別于一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僅擁有一批專家學者,還有來自全省各地的積累了一定豐富經驗的學員資源。這為我們緊緊圍繞建言資政推進科研創新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們著力完善和搭建教師、專家、學員參與研究的機制和平臺,發揮好黨校教師既是研究者,又是宣傳者,還是參謀者的優勢,要求教師既寫好學術論文,又寫好宣傳文章,還要寫好內參報告,努力打造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新型高端智庫。
今年,我們在深入開展黨的創新理論研究的同時,立足貴州火熱現實生活,圍繞貴州這些年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定不移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實現了連續9年多的快速發展,正在對走出一條不同于東部、有別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開展經驗總結,圍繞貴州從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成為減貧人口最多的省份,為已撕下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簽做好歷程回顧,圍繞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嚴重沖擊,當前如何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如何評估分析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影響等進行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