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楠
摘要: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留學生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對留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和文化交際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受文化背景、思維觀念差異的影響,留學生在華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一些心理衛生問題,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引發心理危機。高校輔導員是和留華學生接觸最多、最為密切的人,為了引導留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高校輔導員需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為此,在闡述心理危機干預理論內涵的基礎上,結合當前留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就如何更好地發揮高校輔導員在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進行策略分析。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留學生 心理危機 干預措施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1-0173-02
留學生輔導員的工作和高校一般輔導員的工作不盡相同,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更為重要。在心理學領域中,危機干預指對處在心理危機狀態下的個人采取明確有效措施,使之最終戰勝危機,重新適應生活。因而為了能夠使來華讀書的留學生盡快適應中國生活,高校輔導員需要應用專業的學科知識對來華留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
一、心理危機干預概述
危機干預,屬廣義的心理治療范疇。危機干預借用簡單心理治療的手段,幫助當事人處理迫在眉睫的問題,恢復心理平衡,安全度過危機。在心理危機干預中常用的措施是面對面談話,具體涵蓋調整認知、改善應對技巧、松弛訓練、充實生活內容、擴大交往、建立支持系統。
二、高校輔導員的由來及其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一)國外高校為留學生配備了專業的學習生活顧問
國外高校根據學生事務的基本門類,對學生顧問的工作職責作出了明確的劃分,比如有專業的學術顧問、心理咨詢顧問、課業顧問、社交顧問等。通過多種類型的顧問機構對學生的學習、文化、心理和情感分別開展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國外留學生活。
(二)來華留學事業漸成熱門的現實需要
在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政策的推動下來華留學成為一個熱門現象,面對留華學生數量和類型的增多,高校也加強了對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為留學生心理輔導安排了更多專業的教師。
三、高校來華留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基本分析
來華留學生需要在文化理念和學習方式上進行改變,以適應新環境。在這個過程中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矛盾沖突,易引發其各類心理疾病。
(一)強烈的思鄉情感
留學生從自己所熟悉的家鄉到另外一個國家學習、生活,初來乍到,心理上必然會產生孤獨的感覺,加上語言交流上的障礙,使其很難快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會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
(二)焦慮和抑郁的情緒
留學生孤身一人來到不熟悉的環境中,在融入新環境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人際交往困惑,在和他人相處不愉快的情況下,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
(三)人際關系過度敏感
應用專業的心理健康測試量表,對留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測試。經過測試分析發現,留學生中的人際敏感因子評分顯著高于中國青年水平。可見,和中國青年相比,留學生的心理狀態更為敏感、人際交往更加困難,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存在語言障礙、文化沖突障礙。
(四)恐懼、畏懼的心理情緒
來到全新的環境,留學生如果不能很快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就會在和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出現敏感脆弱的心理狀態,一旦他們發現自己和別人的心理狀態不一樣,就會覺得自己不正常,在這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下會產生抑郁、焦慮的心理。
(五)文化沖突差異
一些留學生不了解中國文化,無法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另外,在校園文化方面,我國要求學生遵紀守法,嚴格遵守學校的校規校紀,一些留學生對此有一定的不適應。
四、高校輔導員對留華國際生心理危機的干預措施
(一)預防措施
1.引導來華留學生盡快攻克語言關
語言障礙在某種程度上是留學生出現一系列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為此,高校需要重視留學生的語言能力。首先,學校在招收留學生的時候不能為了提升學生入學率就降低學生申請的標準。其次,對于新入學的留學生需要對其開展普通話測試和培訓,使留學生來盡快增強其對中國語言環境的適應。
2.引導來華留學生盡快適應新文化
文化適應也是來華留學生順利過渡的關鍵。為此,高校需要引導留學生盡快適應新文化。首先,組織有經驗的教師針對學生開展專門的文化適應專題講座。其次,高校社團針對留學生開展文化適應體驗活動。最后,本土學生需要積極輔導和帶動留學生適應新的環境。
3.引導留學生融入本土學生群體
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通過一系列交往活動來拉近留學生和本土學生的距離,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來幫助留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網絡,引導其積極主動地融入校園生活。
(二)干預措施
1.對留學生開展入學教育和心理篩查
采取多個渠道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來華留學生開展入學教育,盡可能幫助留學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最大限度上緩解學生的緊張、焦慮、思念家鄉情緒。對留學生開展的入學教育需要圍繞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與此同時,根據不同留學生的特點需要開展多樣化的入學教育,提升入學教育實效性。心理篩查機制則能夠及時發現留學生潛在的心理問題,進而消除隱患。心理健康篩查工作的開展以科學的心理量化表格為基礎,通過科學分析,掌握留學生的身心健康情況。
2.輔導員充分發揮自身作用
輔導員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在留學生心理健康干預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輔導員通過心理干預不僅能夠全面了解留學生的身心狀態、性格愛好,而且還能夠拉近自身和留學生的距離,消除留學生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和距離感。
3.打造完善的高校心理危機干預系統
高校心理干預機制系統包含心理危機預防機制、心理預警機制、應對機制、后援機制等,這些機制環環相扣,營造出一個完善的留學生心理干預環境。在留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中,輔導員起主導作用。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輔導員要密切關注留學生的心理變化,對留學生開展必要的個體心理咨詢和心理狀態跟蹤回訪。如果有留學生因為心理問題出現了過激行為,則需要相關人員及時將留學生的異常行為上報給相關部門,以便及時對留學生開展必要的治療。
五、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全球化的深度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中國學校學習深造。但是,受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留學生在進入到新環境之后往往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嚴重制約了留學生的健康成長。留學生的心理問題需要相關人員,特別是高校輔導員予以足夠的重視,在全面分析高校來華留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的基礎上,著重從預防和干預兩個方面對留學生開展必要的心理輔導,旨在確保留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其在華學習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高炳亮.高校來華留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與危機干預機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287(5):133-136.
[2]王慧琳.高校輔導員參與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131-133.
[3]沈文青,劉啟輝.高校輔導員在心理危機干預中的角色定位[J].中國青年研究,2007(11):82-84.
[4]王堅.淺析高校輔導員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29(11):42-43.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