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娟
【摘 要】英語閱讀教學對于廣大初中生來說是提高綜合閱讀能力的必然措施,也是夯實學生語言掌握與運用基礎的必經之路。初中英語教師在教育改革背景之下承擔的壓力和重任逐步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要想在順利完成教學進度的前提條件之下,確保教學質量和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效果,就必須選取合理化和創新性的教學方法,保證教學策略符合學生的閱讀規律,又符合教學要求。主題閱讀就是一種滿足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要求,又可以轉變學生過去英語學習局面的方法,需要教師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優化對主題閱讀教學的設計和應用,使其在英語教育實踐當中顯現出巨大的價值。
【關鍵詞】初中;英語;主題閱讀;現實路徑
在時代發展進步與社會變遷的推動之下,我國的國際地位逐步提高,國際話語權也進一步得到了提升。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在國際交往互動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那么在中國與其他各國與各地區交往頻繁的情況之下,必須要有更多的英語人才來滿足要求。就需要加強對我國英語教育的重視程度,并對英語教學策略進行全面變革。閱讀作為英語教學當中的重點和難點,自然要得到教師的重視,需要教師選擇恰當化的閱讀指導方法來豐富學生的閱讀技巧,增強學生閱讀能力。主題閱讀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閱讀方案,需要教師在實踐應用當中加強反思和歸納,有效突出主題閱讀的優勢。
一、初中英語主題閱讀概述
閱讀是所有思想情感以及語言的源泉,利用閱讀這一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不單單可以推動學科素質的進步,也能夠督促學生順利完成知識遷移,讓學生在語言理解和掌握方面獲得更好的拓展。對于英語閱讀來說,學生可以透過閱讀或者豐富的詞匯,了解各種各樣的背景知識,突破過去學英語就是掌握英語詞匯的固有印象。主題閱讀是英語閱讀實踐當中的一種創新模式,指的是把主題作為中心,將學生認知能力與閱讀層次作為半徑,將文本特質作為基礎,利用一系列的閱讀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和對文化內容的理解,最終助推學生跨文化溝通交際能力的提高。通過主題閱讀教學的順利實施,能夠有效轉變學生過去的閱讀學習面貌,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知識面,開闊學生的眼界,還可以讓學生在科學方法的引導與支持之下,獲取完善而又豐富的閱讀策略,保證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質量,讓學生從量的積累過渡到質的飛躍,讓學生始終對閱讀擁有熱愛情感。為確保主題閱讀的順利實施體現,其在引導學生閱讀和語言能力發展方面的優勢,教師需要在主題閱讀指導當中遵循一定的原則:一是整合性原則。該原則要求結合教材當中的某一主題,把教材之中不同單元擁有相同主題的文本資料整合起來,又或者是結合某個主題,把教材當中和課外的有關文本資料整合起來進行應用,指導學生完成精讀與泛讀,增進學生對閱讀主題的把握,并基于主題延伸出來的多種閱讀材料來擴大閱讀積累,豐富閱讀知識和閱讀方法。二是比較性原則。該原則指引導學生閱讀某一主題的英語文本,過程當中還要有意識的指導學生進行文本內涵的分析和比較,尤其是要在閱讀理解過程當中找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點以及共性,讓學生在對比分析過程中加深印象,提高閱讀素質。三是體驗性原則。該原則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主題閱讀的過程中,主動給學生創設有助于學生實踐體驗的良好情境,使得學生可以在特定情境當中感受和理解多方面的信息,為學生跨文化溝通交際素質的發展的好基礎。
二、初中英語主題閱讀的實現路徑
(一)根據教材內容明確英語閱讀主題
過去的英語閱讀教學在整體設置方面通常是比較單一和分散的,常常不會根據閱讀要求設置明確的主題,在給學生選擇閱讀素材時只是在數量上提出了較高要求,忽視了閱讀的質量。這樣即使是學生閱讀了大量教師指定的文本之后,并沒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反而是增加了學生的閱讀負擔,導致學生出現了思維混亂和閱讀恐懼等不良問題。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并未對閱讀內容實施主題劃分,導致學生在閱讀時過于盲目和雜亂,缺少目的和目標的指導更降低了閱讀的針對性。這樣學生即使能夠從中獲得一定的知識,也是毫無邏輯和規律的分散知識點,不僅無法促進學生閱讀綜合能力的發展,反而會讓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力大幅度下降。為了有效改變這一情況,教師要注意根據教材內容明確閱讀主題,科學設置教學目標,使得學生在閱讀當中有明確方向,做直言,始終擁有清晰的思路,在知識獲取方面也更加具有邏輯和規律。英語教材具備基礎性特征,是學生在閱讀當中的重要參照物,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規律和能力層次。例如,在學習《This is me》時,這篇閱讀文本的主題內容是自我介紹,要求學生在閱讀和理解的過程中掌握自我介紹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累積自我介紹的英語語言表達方式。在設置了明確主題之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供幾篇與自我介紹有關的閱讀文本,讓學生對這些文本內容進行深入閱讀和分析,并在閱讀完成之后總結自我介紹的多種表達方式。為了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明確的方向,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析教材當中所展示的自我介紹慣用語,比如,My name is ...I come from...This is...He comes from...讓學生發現并且積累慣用語,接下來在閱讀相關文本的過程當中進行總結歸納,找到其他的表達方式,拓展學生的閱讀內容。
(二)主題閱讀做到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雖然閱讀教學是從小學階段開始的,學生到了初中階段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但是部分初中生的英語學習基礎還是比較薄弱的,還有極個別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方面根本沒有入門。嗯,對這樣的情況,假如教師忽略了學生的能力層次和接受水平,在教學的開端部分就給學生提供大量的閱讀材料,而且不對閱讀材料的難易度進行合理區分與優化設置的話,極容易打擊學生的熱情和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給今后的閱讀教學帶來更大的難度。根據這樣的情況,教師必須在主題閱讀實踐當中始終堅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育規律,保證教學材料的引入,契合學生的能力層次與規律,補充恰當的英語素材,保證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在擬定閱讀主題時,教師也要對英語內容難度進行科學劃分,保障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輕松愉悅和積極狀態之下得到知識熏陶。所以教師在擬定閱讀主題時必須有計劃,認識到在哪個閱讀主題中補充哪些必要的英語知識內容,以及培養學生哪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當中可以一步一步腳印腳踏實地的完成閱讀活動。比如,在教學定語從句的語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把that 與which所引導的定語從句當做是閱讀主題,并在正式閱讀前給學生擴充語法知識,引入簡單定語從句。在這之后,教師可以引入大量英語閱讀內容,要求學生聯系上下文語境剖析文章當中具有代表性的定語從句內容,讓學生掌握這一類的語言知識點。在閱讀完成之后,教師還需要有意識指導學生完成一定的練習活動,進一步鞏固知識要點。比如教師給學生提供例句We will do all that we can to protect the plants and animals. 要求學生分析這個語句當中是否可以用which替代that,并且說明原因。在今后的主題閱讀實踐當中,教師還需要不斷創新整體閱讀形式,有效引入一系列的閱讀競賽活動,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可以順利抓住主題閱讀的精髓與重點,讓主題閱讀真正服務于英語教學。
主題閱讀是一種創新性的閱讀教學模式,要求在閱讀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當中圍繞特定的主題開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順思路,完善學生閱讀思維,促進學生綜合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為保證主題閱讀的有效性,教師應該對主題閱讀的要求進行認真分析,使其能夠和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目標與教學大綱相一致,拓展學生閱讀理解的路徑與手段,讓學生在主題閱讀當中獲得更好的成長。教師需要根據英語教學日益提高的要求,來增強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為主題閱讀的順利落實提供必要指導和保障。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初中,江蘇? 泰州?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