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增春
摘要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為世界各國帶來了信息技術這一利器,讓社會進入到了信息化時代,民商法也受此影響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信息化網絡交易平臺的大量涌現以及交易方式的不斷信息化,要求民商法也需要進一步的變化與發展,以保障可以適用于當前的交易狀態。為此,本文首先對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方式對民商法產生的影響入手,進一步分析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民商法所產生的變化,最后探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民商法將進行怎樣的發展,希望為廣大民商法研究人員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 社會經濟 信息化 民商法 變化 發展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008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社會經濟發展態勢迅猛,尤其是信息時代的到來,更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支持,也使得民商法有了更加廣泛的應用。目前,大數據應用技術以及云端技術應用于經濟發展之中,國家更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民商法對其進行約束、管理。為此,國家以社會經濟發展為依據,進行了大量的民商法修訂工作,以確保民商法內容可以覆蓋到當前經濟發展新業態所拓展出的各個新領域。民商法調整對象所涵蓋的范圍已經更為廣、雜,與百姓生活更加息息相關。網絡新時代到來之后,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觀念都有了極大的改變,民商法若想真正地適應社會生活并滿足時代要求,必須將自身融入到信息時代中,并隨之進行更新發展,才能保證民商法得到更好的利用,并使之運用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及我國自主研發能力的不斷增強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民商法已經無法完全適應當代社會的實際需求。為了適應當代信息化交易模式的實際需求,必須在民商法內增加有關于安全性的內容,以應對當代社會不斷出現的新型支付手段。各國之間經濟活動的更加頻繁,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興起,為經濟生活帶來了更多的可能,也帶來了更多的研究課題。這一切都要求我國民商法必須相適應,以應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實際問題。現階段,大家已經習慣了互聯網購物,淘寶、京東等購物平臺可以讓我們足不出戶購買所需要的商品;美團、餓了么等外賣軟件可以為我們提供上門送餐服務;嘀嘀打車、滴答出行等軟件可以為我們提供優質的叫車服務,這些由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社會福利,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人們的經濟活動不再是僅僅使用現實中的貨幣進行以錢換物,而是可以通過網絡銀行以及第三方支付平臺(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等)軟件進行操作,這些都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條件。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會出現許多風險和安全隱患,人們可能在網絡上因為各種原因造成財產損失。這時候就體現出了民商法的重要性,可以說社會經濟發展對于民商法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這就要求民商法給予各個新興領域的法律支持,實時跟進,確保可以適用于當代各類經濟活動,切實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安全。
(一)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變革中民商法的變化——保護原則發生變化
傳統的民商法保護原則,簡單來說可以概括為安全性、平等性和效益性。隨著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的不斷發展,民商法保護原則也一定有相應的變化和增加。
首先,隨著電商經濟的不斷發展,催生了網絡交易的飛速發展,但在電商經濟發展伊始,我國民商法安全性原則并沒有將網絡交易納入到民商法管理范圍內,使消費者在網絡購物時極容易產生財產損失,為此根據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發展的實際需求,民商法安全性原則進行了一定的擴充,增加了對網絡交易等新型交易內容的管理,讓消費者可以有法律依據,保護自身財產不受侵害。
其次,民商法的平等性原則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在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不斷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商品交易信息不平等、買賣雙方地位不平等或是跨國交易所產生的信息不平等諸多現象發生,對市場經濟的平穩運行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民商法平等性原則應當加入更多保證交易雙方地位平等的內容,最大限度保證交易過程的平等性,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最后,民商法在進行變化的過程中應當更加倡導交易的效率原則,將線上交易這樣極具效率性的交易手段,作為未來法定交易方式的一種重要模式,探索與之相適應的細節并以立法的方式加以固定,以更加彰顯民商法的效益性原則。
(二)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變革中民商法的變化——內涵發生變化
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的變革,為民商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民商法內涵已經無法完全涵蓋現實交易的全部領域,民商法在其影響下,必然發生其內涵的變化。傳統的民商活動局限于線下,基本上就是錢物互換的原則,民商法的內涵也主要體現在規范線下交易,而互聯網以及第三方支付方式興起后,各大銀行也順應時代潮流推出了各大網上銀行,支付變得更為簡單,也更加地便捷、自由。網絡銀行的興起減少了人們到銀行營業點排隊辦理業務的麻煩,最大限度地節約了人們的時間,公民對網絡支付已經廣泛接受。但是,網絡環境較為復雜,如果交易及支付軟件出現問題,人們的財產可能受到損失,這就要求相關法律法規增加相應的保護內容,將以往民商法主要規范線下交易,解決線下交易糾紛的情況進行變革,擴展法律調整的覆蓋范圍。同時,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的不斷發展,人們的交易活動也更為自由,更加頻繁,交易過程在獲得了更大的自主權的同時,也增加了交易的隨意性和惡意交易的風險,如何維護交易的安全、穩定、如何固定和取得交易的證據,快速、公正、合法的解決交易糾紛,如何界定交易平臺的壟斷地位,甄別交易平臺交易規則的合法性、合理性,如何對交易平臺交易規則進行法律干預,以及干預的方式應當是主動式還是被動式,等等,都是民商法內涵應當擴充的范疇,只有隨著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發展的不斷豐富和發展,不斷豐富現有民商法的內容,才能實現及時全面保障經濟活動安全、合法、公平的作用,為社會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法律保障。
社會經濟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必須由民商法給予法律支持,民商法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民商法法律地位未來必將得到更大的提升,內涵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擴充,民商法應用范圍也必將進一步拓展。
(一)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發展過程中民商法未來發展前景——拓展民商法覆蓋范圍
經濟全球化以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民商法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尤其在大數據背景下,未來民商法的覆蓋范圍也將有更大的拓展。信息時代,可以說信息就是金錢,在民商交易過程中得到更多的有價值信息,就是擁有了更多的交易主動權,并在民商貿易過程中處于優勢地位。為此,在未來民商法發展過程中,應當強化對民商信息收集的知識產權成果及相關權利主體的保護,給予權利主體相應的民商事權利,讓民商事信息收集權利主體可以享有合法的經濟利益,激發其工作積極性,為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另外,我國未來網絡經濟將得到更大的發展后,網絡交易活動將更加頻繁,為了保障網絡環境的健康,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安全的網絡交易環境,民商法應當加強網絡域名進行管理,對域名專用權進行更加明確的定義和規范,確保整個網絡交易環境更加安全、健康,即使出現了網絡經濟犯罪,也可以進行及時的追蹤,讓用戶在網絡的使用過程中既可以更加方便地進行個人賬戶信息查詢,也可以對個人經濟活動進行一定的保護,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的網絡運行環境。
(二)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發展過程中民商法未來發展前景——拓展民商法管理對象
互聯網經濟的廣泛發展,民商法的管理對象也不再僅限于有形資產的保護,在互聯網范圍內,電商經濟的興起以及海淘活動的火熱,都使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環境更加活躍,經營內容以及經營對象也更加復雜。為此,民商法未來管理對象將有一定的拓展,將無形資產,虛擬資產,網絡個人信息價值、民商貿易信息價值納入到民商法管理對象內,保障整個交易過程更加安全可靠的同時,也應當肯定網絡信息、虛擬資產所具有的真實價值。民商法管理對象的拓展,將使民商法得到更加系統化的發展。
(三)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發展過程中民商法未來發展前景——拓展民商法發展方向
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的變革使得跨國交易變得更為便捷,這一現象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有利于我國經濟進行結構性改革,保證整體經濟可以長期持續性發展。由于世界各地經濟環境、文化傳統、社會制度的巨大差異,使得各國固有的民商法內容差異較大,且無法統一。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的產生,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從產生的第一刻起就具有跨界域特征,較有可能在全球范圍內確立起統一的交易規則并上升為一種跨界域法律規范,如果各國之間借助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的國際間合作與升級,將有可能產生一條未來民商法將走向世界的新模式,為我國社會經濟全球化發展提供可能,也為民商法全球化發展拓展出一個嶄新的發展方向。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信息化產業及交易模式變革中民商法所產生的變化,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民商法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時代前進和社會發展催生著社會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完善,促進了經濟的進一步繁榮,也倒逼未來社會經濟出現轉型和升級,而且這一變化還將不斷加速。在這一過程之中,一定會不斷產生更多的問題與沖突,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和沖突,民商法也必將隨之變化和發展,使之可以調整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產生的新問題、新矛盾。未來,社會對于民商法的重視將進一步的提升,對民商法的改革進程也應當更加迅捷,以確保民商法可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為經濟發展提供不竭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