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慧玲
【摘 要】目的:探究康復護理應用于骨關節疾病中的臨床性應用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選取了大約84名骨關節疾病患者,依據數字表隨機的將其平均的分為兩個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同時還實行康復護理。觀察對比兩組之間的患肢功能恢復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總有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同時病發率也低于后者。結論:根據骨關節患者患病情況,要對其進行系統化的康復護理干預,進而有效的提升它的護理效果,防治并發癥。
【關鍵詞】康復護理;骨關節疾病;臨床應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bone and joint diseases. Methods: About 84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 recovery of affected limb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nursing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was also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Conclusion: As far as patients with bone and joint are concerned,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and prevent complications.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1--01
引言
骨關節疾病大多數需要通過手術來進行治療,不僅如此,還需要長期的臥床休息,由于受到各種活動的影響,進而產生比較嚴重的差異性退化,甚至是骨折延遲愈合、便秘以及壓瘡等癥狀。除此之外,在進行康復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的焦慮、抑郁以及急躁等消極的情緒,進而影響康復訓練的開展工作。本次研究對骨關節疾病患者使用的是相對系統化的康復護理,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本文主要選用了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的84名骨關節疾病患者,并且與骨關節患者的相關疾病診斷的標準是契合的。將選取患者按照隨機的方式平均的分配到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中有男性24人,女性18人,并且年齡區間保持在41-82歲之間,有5名患者患有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有7名患者患有風濕性髖關節炎,有12名患者患有新鮮股骨頸骨折;固定的類型還有16名骨水泥型,23名生物型,3名混合型。在觀察組中,有男性23名,女性19名,年齡的具體區間大體保持在40到81歲,其中有6名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還有8名類風濕性髖關節炎,11名新鮮股骨頭頸骨折,17名陳舊性股骨頸骨折,固定的類型有:14名骨水泥型,24名生物型,4名混合型。這兩組患者在進行對比之后可以發展,不存在顯著的差別(P>0.05).
(二)方法
在對照組要進行常規護理工作,而觀察組則是要在這一基礎上實行優質性的護理:首先,進行基礎護理。在治療開始之前,進行藥敏試驗、常規化驗以及交叉配血等,手術前一天禁食,手術前六小時禁水。在手術結束之后,護理人員要在協助麻醉師對患者進行術后移動,每兩個小時對患者的血壓、脈搏以及體溫等進行測量,并且持續記錄二十四小時。在記錄期間,如果發現任何問題,都要及時的向醫師說明。其次,心理方面的護理,在患者剛剛入院的時候,要貼心對待患者,對患者的焦慮心理進行開導。最后,是體位方面的指導,幫助患者掌握正確的體位,在手術結束之后,要保持平臥,對患部髖屈曲,促使其小于45度,不能保持側臥,外展患肢30度,保持中立狀態,厚枕在兩個腿中間。另外,要根據實際情況預備相對舒適的防旋鞋,安排備有拉手的病床。
(三)療效評定標準
利用專業的評分標準對患肢功能恢復狀況進行評定,如果≥90分,就是優;如果在80-90,就是良;60-79,就是中;如果<60分就是差。
(四)統計學方法
Spss22.0處理數據,x平方檢驗技術資料,如果存在差異,就用P<0.05來表示。
二、結果
(一)兩組患肢功能恢復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肢功能恢復狀況好于對照組。
(二)兩組并發癥情況對比
在治療期限中,觀察組中有一名患者患有壓瘡,其中病發率超過2.37%;對照組中有兩名患者患有肺栓塞,四名患有肺部感染,四名患有壓瘡,并且病發率也高達23.82%,兩組之間的對比差異十分的顯著。
三、討論
骨關節患者多數都有心理方面的問題,出現憂慮以及恐懼等消極心理。因此,在進行治療之前,醫護人員要加強對病人的心理工作的開導;除此之外,還要擺放正確的體位,減少畸形并發癥。在手術之后,要積極的引導患者,加強體位的護理,還要進行功能訓練結合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加速康復性進程。經過本次研究可以發現,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要遠遠的大于后者,并且病發率也相對比較的低,這也說明骨關節疾病患者可以使用系統化康復干預的方式提高護理效果,減少并發癥發生的概率。
結語
綜上所述,將針對性護理應用于骨關節疾病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關節功能, 并且可以實行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連勇,劉欣,崔京京,胡月,宋文杰,王云麗,展倩麗,張學艷,趙玉倩,唐群勝,郭亞平.骨關節疾病相關自身抗體概述[J].西南國防醫藥,2018,28(10):991-993.
以“生命在于運動”為臨床愿景——美國哈特福特醫院骨關節疾病研究所[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8,19(07):46-49.
梁軍蓮,蒙煥利,關敏霞.康復護理在骨關節疾病患者中的臨床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0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