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坤

【摘 要】目的:觀察對心臟介入治療中的患者采用循證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于我院接受心臟介入治療的24例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將其分為使用循證護理的觀察組和使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每組隨機分配12例患者,對比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測試評分、SAS、SDS評分。結果:采用循證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測試評分、SAS、SD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心臟介入治療的患者采取循證護理,能夠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重視程度,緩解其心理狀態,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循證護理;常規護理;心臟介入治療;應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interventional therapy. Methods: Twenty-four patients receiving cardiac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experimen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d control group using routine nursing. Twelv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ach group. The health knowledge test scores,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health knowledge test, SAS and S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an improve their attention to health knowledge, alleviate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help them recover.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 routine nursing; cardiac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pplication effect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前言: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患有心血管疾的患者越來越多,如冠心病,在此類疾病的影響下,患者會出現較為嚴重的胸痛、呼吸短促等癥狀,且護理難度相對較大,而在常規護理方式的基礎上增加循證護理,可以幫助護理人員有針對性的制定護理方案,有計劃的對患者進行護理。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共24例,均為血管疾病患者,且需要采用介入手術治療,收治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所有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齡在61歲~74歲,平均年齡(69.28±1.43)歲,(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方式,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詳細記錄,且在日常護理過程中,要針對患者的用藥、飲食進行指導。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增加循證護理[1]。首先,在護理開展前,要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建立循證護理小組,并制定護理方案,且還需要對該組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并培養其風險防范意識。其次,在護理過程中,患者必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護理人員應保持耐心,一一解答患者的問題,并根據其具體問題進行循證,采取最具有安全性、科學性的護理方式。最后,護理人員要詳細分析組內每一例患者的病歷、病史等,針對每一例患者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如在患者中,存在著低血壓患者,應囑咐患者定時休息,而對于高血壓患者,則要嚴格控制其飲食,多飲水,增加對易消化食物、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等食物的攝入[2]。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評分、SAS、SDS評分作為本次實驗的觀察指標。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分析處理使用SPSS20.0,(n)為計數資料,健康知識評分、SAS、SDS評分使用(分),(P<0.05)有可比性。
2 結果
3 討論
隨著時代的發展,護理愈加重要,且在思想觀念不斷進步的情況下,傳統常規護理模式已不足以適應當前形勢,主要是因為該護理方式的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過于模式化,而循證護理則是在常規護理方式的基礎上創新而來,可以在對患者生理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心理護理等,緩解其心理狀態,促進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病魔,從而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3]。
從本次實驗來看,采用循證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其健康知識評分、SAS、SD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適宜推廣。
參考文獻
蘇波. 老年心臟介入治療誘發迷走神經反射和嚴重心律失常的危險因素[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08):2053-2055.
王旖磊,胡雁. 循證護理能力的概念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1):971-974.
劉潔. 臨床護士循證護理實踐水平及影響因素研究[D].河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