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繼春

【摘 要】 目的:利用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及干預模式,通過傳統方法與體外沖擊波治療法在足底筋膜炎患者中的應用,進行最后的治療效果對比,分析臨床效果差異。方法:在本院門診所收治的足底筋膜炎60例患者中,隨機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人數相等,沒有任何差異。對照組采取常規普通治療,指導患者穿軟底鞋,減少負重治療,觀察組則采用體外沖擊波治療,對所有患者治療前后的視覺模擬評分(VAS)情況差異進行對比,進而評價臨床的治療效果情況差異。結果:在進行治療前,所有患者之間的VAS評分并不存在明顯的不同之處(P>0.05),采取治療之后,觀察組評分明顯得到了降低,不同之處相對較大(P<0.05),而對照組卻沒有較好緩解,沒有較治療前發生明顯改善(P>0.05)。結論:在此類患者中采取體外沖擊波治療,臨床效果相對較為明顯,對于患者的影響也相對更為積極,有助于進一步改善患者現有疼痛等情況,遠期效果也相對較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減少疼痛對于患者所帶來的較為不利負性影響。
【關鍵詞】 足底筋膜炎;體外沖擊波;治療效果;視覺模擬評分
【中圖分類號】R563.9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127-01
引言:
足底筋膜炎作為一種常見自限性疾病,是目前臨床上成人足跟疼痛主要病因之一,好發于中老年群體,尤其伴隨人口老齡化結構改變,中老年群體增多之后,此類疾病發病率也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1]。一般來說,此類疾病致病機制目前還不完全清楚,但可以完全肯定的是,與骨刺、扁平足、負重站立、過度跑步和肥胖有著密切聯系,這些也是此類疾病產生的主要影響因素和誘發因素,主要表現為患者在負重時會出現足跟部疼痛與不適感,一般發生在足底近足跟位置,存在壓痛。此類疾病臨床治療中,采取體外沖擊波治療,可以顯著提升治療效果[2]。本次研究就此類疾病應用體外沖擊波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研究群體都選自于本院門診所收治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共計60例,并隨機分為觀察組(n=30)與對照組(n=30)。在觀察組中,年齡最小21歲,最大74歲,平均(48.9±7.8)歲,病程最短7個月,最長21個月,平均(12.5±4.2)個月。在對照組中,年齡最小22歲,最大74歲,平均(49.4±7.9)歲,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20個月,平均(11.7±4.8)個月。所有受試者都已經明確診斷,在此之前采取過其他治療方法,但治療都沒有明顯的效果,沒有凝血功能障礙、局部組織感染或血栓形成的情況出現,社交功能情況正常,都能配合與合作。在進行所有資料對比時可以看得出,所有受試者之間的一般資料不同之處相對較少,不同之處并不明顯和突出(P>0.05),可以采取兩組不同方法效果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干預,首先減少局部受力,盡量穿軟底鞋,并采取減少負重治療,注意休息和修養,消除誘因。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利用體外沖擊波治療,進行沖擊波干預,患者取坐位在不麻醉情況下根據足部x線和疼痛點定位確定治療部位。首先在局部涂抹耦合劑,將沖擊波探頭置于疼痛位置,每次沖擊2000次,每四天四次,八次為一療程,進行一療程干預[3]。
1.3 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者在治療前、治療后、一個月后、三個月后和六個月后的視覺模擬評分(VAS)情況進行對比,最低分為0分,最高分為10分,分數越低表示治療效果越好,疼痛越不明顯。
1.4 統計方法
對本次調查研究的所有數據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進行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t和x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較為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評分沒有明顯差異,治療后開始有了較為明顯不同之處,觀察組評分相對更低(P<0.05),且在進行治療六個月后,與治療后相比明顯有較大改善(P<0.05)。對照組進行治療后,評分有所降低,但沒有明顯不同之處(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情況對比詳見表1.
3 結論
足底筋膜炎作為臨床常見一類肌腱末端疾病,占所有足部疾病就診中的十分之一以上,一般大多數都是由慢性勞損、創傷、跖筋膜退行性改變等因素所引起生物力學改變,進而導致平衡異常出現外力刺激,導致超出最終生理限度,產生撕裂、退變等炎癥性反應[4]。一般此類疾病發好發于跟骨前內側粗隆附著處,當出現腳尖站立或被動向上牽拉時,則會出現劇烈疼痛。其中一部分患者病理改變過程中,機體為了加強跟骨止點的強度,一般都會出現鈣鹽沉積,從而出現鈣化的現象,導致出現骨刺。沖擊波療法具有組織損傷修復重建、擴張血管和血管再生、鎮痛及神經末梢封閉、炎癥及感染控制作用。臨床治療過程中,利用沖擊波治療,可以進一步改善局部微循環情況,從而起到一個改善局部炎癥的治療效果。以往治療過程中缺乏針對性,主要原因在于對局部能采取的治療十分有限,而此類措施則彌補了這樣的不足之處,提升了治療效果。在治療時,可以利用此類手段,對周圍痛覺神經感受器進行刺激,釋放抑制疼痛物質,緩解疼痛。
如上所述,在此類患者中采取體外沖擊波治療,可以較好地改善患者現有的疾病情況,促使患者走向康復,并顯著減輕患者現有的疼痛情況,減少患者疼痛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進而提升治療效果,可以明顯提升治療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章蕊,李衛,張守相,等.體外沖擊波結合中藥熏蒸治療足底筋膜炎的臨床分析[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8,32(1):8-10.
[2] 霍修林,楊靜,張璇,等.超聲介入和體外沖擊波治療足底筋膜炎的療效觀察[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8,39(1):51-53.
[3] 馬雷,劉述梅,周益凡.體外沖擊波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足底筋膜炎療效觀察[J].飲食保健,2017,4(2):66-67.
[4] 李炯華.體外沖擊波配合中藥外敷治療足底筋膜炎療效觀察[J].雙足與保健,2018,27(1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