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嵇宏慶
摘要:當前經濟時代發展下,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個性和思想特點,音樂教育在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質的教育上有著獨特的優勢,音樂教育中音樂作品能夠將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促使高職院校的學生了解歷史,提升審美感,凈化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關鍵詞:音樂教育;高職院校;文化素質
引言
為順應當今社會的發展變化,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實現當代高中音樂教育的目的,培養高中學生音樂教育技能,為高中學生培養全面的音樂知識。
1高中音樂教育培養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高中音樂是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音樂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教育中注入音樂教育,為喜愛音樂的人提供交流的平臺。在高中音樂教育中培養高中學生的人文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音樂教育在人的培養上有一定作用。高中音樂能夠感化人,引導歌唱者在潛移默化中激發情感。在音樂教育過程中,發展高中學生動手能力,提升人的悟性。在高中音樂教育方面,培養人的音樂素養,培養人的素質。在高中教育發展過程中,加強高中人文素養,遵守社會中的道德與法律,掌握相應的人文知識,在推進全面教育發展過程中培養人文素養。在教育發展背景下,積極提倡素質教育,追求素質全面發展,在高中教育中,注重對學生政治文化素質、身心素質培養。掌握科學的人文知識,發展科學的人文精神,增強高中學生的人文素質。推動教育更進一步發展。
2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作用
2.1有利于拓寬學生眼界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高中音樂教學能夠促使學生通過不同形態的音樂來感受到其中所表達的思想與情懷。而目前,我國音樂類型發展為多元化與多樣化,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當中,學生可以通過與不同類型中音樂的了解和接觸,不斷深入了解各個地域的音樂文化,對于學生眼界的拓寬有著較為明顯的效果。
2.2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文化素養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音樂教學實則是一種精神與文化層面的教學,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之下,高中音樂教學的開展更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文化素養與精神追求的提高。通過音樂教學,學生能夠有效地感受到來自各大藝術家的精神情懷,久而久之對學生產生一種精神熏陶,從而實現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
2.3有利于緩解學生壓力
現在社會中一部分大學生都面臨較大的生活壓力與學習壓力,壓力往往來源于我們的就業發展問題及學習問題之上。素質教育背景下所開展的高中音樂教學,能夠通過感受不同的音樂來感受對生活的熱情,激發學生對音樂魅力的體驗,能達到促進高中音樂教育的效果,同時對于學生身心壓力的釋放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3現階段高中音樂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3.1高中音樂教學目標,定位模糊
在高中音樂教學與素質教育的融合當中,其教學目標的制定與教育的定位都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同樣也是高中音樂教學創新改革的重要環節之一,集中體現著高中音樂教學的價值與基本方向。但是在目前,大部分音樂教師都片面地認為教學就是進行音樂類學識的灌輸,對于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定位不夠準確,缺少音樂實踐教學。音樂教育應該是在文化的基礎之下進行的,應該讓學生根據自我發展需要進行理解,不是簡單地了解一些音樂或者是幾首作品,而是要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在音樂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促使高中培養的音樂人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教育需求。
3.2對于高中音樂教育認識不夠到位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部分高中及教師針對高中音樂教育的認識沒有做到客觀全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進行簡單的講解,沒有讓學生深層次地理解,在引導學生鑒賞與學習的過程中缺少思辨性。一些學生沒有認識到音樂課程的意義,認為只是簡單的學習音樂知識,沒有提高自己的音樂審美,沒有感受到音樂中體現的人性,認為這些內容都是枯燥乏味的。由此課堂上就呈現出機械式的問答情況,音樂鑒賞也失去了教學的意義。
4素質教育視域下音樂教育的提升途徑
4.1恰當擇選教學內容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事業的繁榮,音樂內容日趨豐富多元,音樂形式不斷推陳出新,如何選擇音樂曲目進行教學就成為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一般而言,音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能力、培養需要來合理選定教學內容,著重保持和增加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提升他們學習音樂知識的動力和熱情,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實施和教育質量的穩步提升。
4.2積極改革教學手段
音樂教育極其關注學生的主觀感受和情感體驗,要在音樂創造和傳導的過程中感染學生,實現音樂和學生的心靈碰觸,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素質。音樂教師要充分把握音樂教育的重點和特點,洞察學生心理,認同學生需求,尊重個體差異,順勢而為,因材施教,創新教學方式,革新教育方法。例如,教師可以把音樂理論講授融入曲目欣賞實踐之中,促使學生直觀感知音樂和體驗美感,交流心得感悟,在互動互鑒中塑造良好的審美品質。
4.3提高高中音樂教育教學質量
運用不同音樂類型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發散學生思維創新能力,提高高中音樂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在新的音樂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音樂,幫助學生欣賞音樂,為高中音樂教學起到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真正理解音樂。提高高中學生人文素養。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將高中音樂人文素養與舞蹈詩歌結合,引導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引導學生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習更多知識,提高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將音樂與舞蹈詩歌結合,減輕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環境中,高中音樂教育的創新與改革勢在必行。在具體的改革過程中,各大高中應針對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課程的優化與師資力量的強化,改革過程中始終遵循“一切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積極推動高中音樂教學的素質化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唐敏.大學生音樂素質調查———論改進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的對策[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162-163.
[2]劉嵬嵬.普通高中音樂教育與大學生的素質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8).
[3]于學友.高中音樂教育專業學科課程的反思與構建[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