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企業市場化程度越來越深入,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下給企業的管理水平帶來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的管理工作需要更加細致化、全面化、精細化,才能夠在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當中給企業的發展指明方向。本文主要基于精細化管理的含義,研究了其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企業當中提升精細化管理,希望能給我國的企業在開展精細化管理工作當中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企業管理;精細化;作用
一、精細化管理的含義
精細化管理能夠有效地幫助企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從企業的部門劃分來說,可以將精細化管理劃分為九個領域,通過精細化管理可以實現企業的人力資源溝通,財務風險,采購管理等等各個方面工作的統一和協調。在精細化管理理念剛出現的時候,主要是利用專業性的知識和標準來規范員工的工作。伴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和企業規模的擴大,很多企業對國家經濟有著重大的貢獻作用,而在復雜的企業管理當中,如何將員工的工作和他們的崗位技能有效的結合起來,是新時期企業面臨的重大難題。顯而易見,傳統型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市場提出的更高要求,而科學化管理和精細化管理逐步受到了管理者的重視,并且在企業管理模式當中逐步引用,從而使得企業的員工有了規范化的工作流程,保障企業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企業管理中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經濟化全球發展以來,各個國家的企業有著更加密切的聯系,而在這個環境之下,我國的經濟市場也發生了轉型。在這個環境之下,企業如何快速的發展自身的優勢,把握市場提供的機遇,是管理者需要重視的主要問題。在企業管理過程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就是企業決策,他是管理者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和市場發展趨勢而制定出的,企業運行策略主要依賴于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而且很多企業在技術不斷發展,您的情況之下紛紛面臨著產業管理模式的轉型,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企業的管理模式對企業的影響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不管是企業的發展還是技術的發展,都需要有精細化的管理模式來給企業打造一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企業管理活動運行當中,精細化管理模式是保障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1]。
三、企業管理中精細化管理的作用
(一)能夠幫助企業有效的控制成本
企業的主要發展目標之一就是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而幫助利潤提高的有效途徑就是控制企業的生產成本,企業的成本主要包含了管理成本,運營成本以及內部控制成本等等,由于企業的成本過多,并且在物資采購和供應鏈當中過于復雜。而且企業對市場管理和內部控制管理并沒有提高足夠的重視,所以很多企業在內部管理方面不夠精細,過于放任員工,使得很多員工的工作潛力和工作積極性都沒有被有效地發揮出來,導致企業的工作效率減少,提高了企業的各種成本,也不利于企業產品的拓展。而且采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就可以幫助企業各個環節人力物力都能夠充分的發揮他們的價值和作用,不僅僅能夠幫助企業有效地減少在商品運輸以及采購過程當中的浪費情況,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減少企業的總成本,使企業的產品價值能夠實現最大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能夠有效的提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西安的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基于人才的管理,在經歷市場不斷改革的過程當中,很多企業的競爭已經逐步從產品服務轉移到人才競爭當中。而采用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讓員工的工作在一個標準化的范圍之內進行有效地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充分的發揮員工的才能,同時利用精細化的管理還可以幫助企業吸引外界更加優秀的員工,使內部員工能夠時刻保持激情去工作,提高他們對企業的歸屬感和信任程度。同時利用精細化的管理還能夠幫助企業內部建立起一個和諧穩定的工作氛圍,使每個員工都能在優秀的企業文化當中發揮自己的潛能,提高自身的工作績效。不僅如此,還能夠給企業員工建立起長遠的發展規劃,幫助員工有更加明確的發展目標,激勵他們給企業的發展做出自身的貢獻。
(三)有利于推動企業創新
企業要想進行精細化管理不能急于求成,因為他是一個十分長遠的任務,并且十分復雜,而精細化管理在企業的生產過程當中,需要將每一個環節都落實到位。精細化管理相對于傳統型的企業管理方式來說,有效地突破了企業的束縛,能夠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在這個管理模式之下,員工的工作任務和工作激情都能夠被充分地激發出來,幫助企業合理的配置內部資源,擴大企業在市場當中的占有額。同時企業內部進行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減少各個部門之間重復工作的現象,讓每個部門都有自身的發展任務,將工作落實到每個員工身上,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各個部門之間相互推脫的現象,提升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其次,利用精細化的管理還可以幫助企業提高安全生產的質量,在組織結構調整的過程當中加強員工對企業的凝聚力,同時也可以完善企業的管理體系時,企業的生產質量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之下進行,保障每個部門工作的細致化,推動企業創新能力的發展[2]。
(三)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安全質量
企業實行精細化管理是在企業傳統型的管理基礎之上進行創新和改革,其主要的實現手段就是要明確企業的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且給企業創造一個精細化的文化環境,這樣才能夠保障企業的每一個工作都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提高企業內部的執行以及工作效率。企業實行精細化管理的基礎是科學化的管理手段以及精細化的管理方法,這樣可以有效地促進企業內部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企業發揮最大價值。在經濟方面的精細化管理可以使企業有效地預測近期市場當中產生的變化,及時的做出經濟方面的管理策略,以便最大化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其次推行精細化管理還可以使得企業的工作目標更加細致化,工作流程更加科學化和合理化,以及企業的工作責任更加具體化和明確化,保障每個員工和部門都能有一個具體的責任,提高企業效率,加強企業利益的提升。
(四)有利于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一只優秀的工作團隊,是保障企業發展目標實現的基礎。這一精細化的管理會幫助企業的工作標準和程序更加細致吧,同時在人才激勵機制方面也能夠加強創新管理充分的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內部員工擁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和工作理念。同時精細化之下的人才激勵機制還能夠充分發揮員工的內在潛力,拾起有一個較高的創造力和創新力。精細化管理下的目標建立可以使企業長期的發展目標細化為短期發展目標,部門發展目標以及個人發展目標,將績效考核標準量化,促進績效考核朝著全面化,綜合性發展。其次,精細化管理之下的精神激勵還能夠給員工足夠的重視,加強員工與領導之間的交流,促進員工責任感以及管理者領導力的提升,加強支持和鼓勵的作用,幫助管理者和員工的共同進步。
四、提升企業精細化管理的措施
(一)強化企業的管理團隊建設
企業要想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就是要有一支專業技術強的管理團隊,他們不僅要有專業的管理知識,同時還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給企業的管理提供科學化的信息。所以企業的管理者在加強團隊建設的過程當中,要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落實到位,制定出符合企業發展的管理制度,充分體現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特點。同時為了更好地打造出管理團隊的素質,企業不僅要從人才市場當中吸引人才,最重要的是在人才的在校教育當中要提高他們的個人素質。所以企業可以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學校注重學生的知識培訓,企業可以給學校的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這樣可以實現雙方互贏,同時也能夠保障高素質管理人才的產生。不僅如此,還要強化管理人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夠在企業規定的標準之內進行,保障團隊之間的默契和溝通,打造一個具有凝聚力的管理團隊。
(二)制定嚴格的績效激勵制度
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另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企業內部制定一個嚴格的績效激勵制度,這也是提高企業員工內部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因為薪酬是決定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主要因素,也是員工日常工作的重要基礎,所以只有企業認識到薪酬的重要性,才能夠利用薪酬制度來調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而利用精細化管理就可以幫助企業有效地調節內部的績效激勵制度,讓企業內部的績效激勵制度最大程度的促進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首先就是要制定統一的原則,比如以工作績效為原則,對一些績效成果比較突出的員工給予獎勵,尤其是一些核心員工,可以利用升職加薪的福利來幫助員工提高工作積極性。其次是一些工作出現失誤或者是工作不積極的員工,可以進行適當的降職或者是薪資的減少,這樣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員工的競爭力,保障他們能夠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工作潛能。
(三)制定制度化,科學化,程序化的管理體系
企業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有力主體,企業的發展也關系到了我國經濟市場的發展,所以要想幫助企業更好的進行精細化管理,就需要實現企業在市場當中的交流與合作。因此企業需要在經濟市場的環境當中明確自身的發展地位和發展趨勢,制定明確的發展計劃和系統性準確性的管理方案,幫助企業在自身發展以及長遠發展的過程當中,有一個完善的市場管理機制。企業要想實行精細化管理工作,就必須要加強企業內部的培訓,首先就是要制定一個制度化,科學化,程序化的管理體系。制度化的管理體系指的就是不受領導者個人意愿的控制和干預,依賴一個強有力的制度來束縛企業的管理工作實行。所以企業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培訓流程來實現企業管理的制度化,定期對以往的管理方式進行總結和歸納,以便在下一個管理流程當中能夠避免出現類似的錯誤。其次利用數據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系統,將企業內部信息進行統一的管理,這樣就可以實現量化管理的目的。
在科學化管理方面主要針對精細化管理中的培訓工作首先就是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查,以及員工個人水平和能力的調研,以便能夠將員工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之上,并且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和評估,確定員工日后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在管理的過程當中就能夠進行細致化的管理,避免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在充分的了解員工基礎之上就要制定一個精細化的管理計劃,是員工的知識和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在管理員工計劃上也可以聘用外部的專家和學者,使員工真正的了解自身的發展能力和特點。在管理工作當中要加強監督和控制的作用,以便管理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
程序化管理主要指的是利用實踐幫助員工的基礎知識和能力得到有效的深化和提升,使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得到更明顯的效果,促進企業管理工作的提升[3]。
(四)明確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
要想實行企業內部的精細化管理工作,最基礎的就是要明確每個員工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做好工作的細致化和精準化管理。企業的發展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還關系到了企業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比如合作企業以及員工的利益。對于企業來說,內部存在不同的組織和部門,每個部門之間都有許多員工,每個員工都有著不同的利益目標工作內容,而且在工作職責之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別。所以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機構一定要充分的了解企業目前的發展狀況,以及人才培養體制,在招聘和選拔人才機制方面給企業拿出合適的優秀的人才,并以員工的個人能力為基礎,將能力和崗位相匹配。制定詳細的崗位說明書,使企業內部每個員工的工作職責和能力都得到詳細的解釋,這樣不僅可以細化每個員工的工作,還能夠讓每個員工從理念之上認識到企業戰略發展的目標,和工作的具體環節。加強了企業承擔工作職責的責任心,避免責任之間的互相推卸。而且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有著不同的發展目標,所以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該根據企業戰略的變化來及時調整員工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流程,確保員工的工作具有較強的可執行度。
(五)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員工是企業發展的最基礎的資源,也是企業實現信息化管理的保障和出發點,通過精細化管理方式,不僅可以使企業充分的發揮其價值,還能夠讓員工發揮工作潛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所以要想實現精細化管理就必須要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最基礎的就是薪資激勵制度的建立,因為薪酬跟員工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薪酬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高低。企業可以給員工制定有針對性或者差異化的薪酬制度,比如基礎薪資,獎金,年終福利,社會保障等,都會促進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其次是企業文化的建設,員工只有在一個和諧有效的企業氛圍之內進行工作,才能夠保障他們能夠有創新性的思維,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不僅如此,精細化的管理并不僅僅意味著員工也要提高工作積極性和對于企業的歸屬感,更重要的是員工專業能力和知識水平,只有讓員工充分的認識到企業對自身的尊重和認同,才能夠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五、結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得益于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也是保障企業在經濟市場當中獲得市場份額的有效基礎。要想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進行精細化的管理是必要手段。企業在新時期的發展背景之下,精細化的管理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所以管理者應該提高精細化管理的重視程度,在企業內部廣泛地推行精細化管理工作,建立起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在市場發展的背景之下,不斷地提升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湯鑫.試論精細化管理在中小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4(14):58-59.
[2]張弛.現代企業實行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78-79.
[3]張亞莉.淺議企業推行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J].才智,2016(1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