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瀟晉
(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黃石中心小學,福建莆田,351100)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互聯網技術逐漸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其中,教育行業通過引入“互聯網+”逐漸形成一種新型教育模式,教育憑借互聯網當中豐富龐大的教學資源和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在教學效率、質量等方面均獲得了長足的提升。“互聯網+教育”模式是一種傳統教育和互聯網技術融合的產物,能夠有效促進教育行業的整體發展和變革,從而達到提升教育模式創新力、效率、生產力和質量的目的,以培養出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屬于全局性質的一種整體性教育變革。
在“互聯網+教育”模式中,“互聯網+閱讀”將閱讀和各種互聯網技術進行了有機結合,不僅讓教師能夠利用互聯網中豐富、龐大的閱讀資源進行教學,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散發性思維的培養。尤其是對農村小學高學段來說,這個時期是小學生綜合閱讀能力鞏固提升的階段,在該階段的學生大都接受了一定程度的語文閱讀訓練,掌握了一定的文本解讀方法,但是卻不知道如何靈活地將這些閱讀方法應用到綜合性閱讀中。而整本書閱讀活動恰好為學生提供了完整的文化感知視域和自由的閱讀思考空間。
在農村小學高年級閱讀課堂組織過程中貫徹整本書閱讀,是滿足學生階段性閱讀能力發展要求的有效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整本書閱讀活動并不是對原始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機械還原,而是與互聯網教育聯系緊密的現代化教學模式下的整本書閱讀。那么,在小學高學段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到底該如何利用互聯網教學優勢呢?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從以下三個方面論述。
任何形式的語文教學活動都是以學生為認知主體的主動性知識感知活動,整本書閱讀也不例外。要想順利推進整本書閱讀活動,教師需要吸引小學生對整本書內容的自主閱讀興趣。而小學生對以語言文字為載體的整本書閱讀卻是需要引領的,教師需要利用網絡教學優勢,篩選新奇、有趣的整本書作為導入素材,以優化讀前導入,吸引學生認知興趣。
例如,為了保證學習的有效性,筆者將學生帶到機房,讓他們用自己的學習通賬號,登錄頁面,輸入“classics”,關注劉教授對《毛毛》的經典導讀。這是為后續的導讀、交流和推進課做好準備。在該整本書閱讀活動導讀課過程中,筆者先提出幾個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并給學生介紹有效閱讀的方法。然后,筆者讓學生帶著疑問閱讀文本,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產生了強烈的整本書閱讀欲望,這也促進了學生自主閱讀行為的強化和學生個性化閱讀體驗的獲得。
此外,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便利性,在學生閱讀之前,將與該書的閱讀重點、要點以及生動形象的視頻影像等上傳到相關的網絡平臺,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閱讀或借助視頻影像初步了解書本內容。這可以為學生的閱讀做好鋪墊和導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比如,在學生閱讀和父愛、母愛相關的書籍時,教師可以結合書本內容在網絡共享平臺上傳一些和父愛、母愛相關的文字、視頻等資料,并提出明確的閱讀要求——理清思路。學生先對整本書進行通讀,大致了解和熟悉書本當中的核心內容,并用自己的話語進行簡略的概括。然后可以發現和詳細品讀書本內容中的美點,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想要表達的情感、優秀的寫作方法和手段等。因此,教師利用互聯網平臺,為學生明確整體的閱讀要求,能夠起到很好的導入作用,提升閱讀的效率和質量。
整本書閱讀活動是一個時間跨度較長的活動,基本安排在課余時間或假期,而小學生的自制力不高,常常無法堅持完成整本書閱讀。在整本書閱讀活動組織過程中,學生很可能因為自我約束能力不足而半途而廢,整本書閱讀活動常常以失敗告終。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必須在整本書閱讀活動推進過程中強化對學生的閱讀監督,利用網絡優勢,強化對學生在假期或課余時間進行整本書閱讀的監管。在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監督和評價不斷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及時了解和評測。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閱讀情況,對閱讀的進程和效果進行良好的監管,讓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不足和優勢,并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便于更好地進行后面的閱讀。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采用量表評價、成長評價表等方式,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合理的監督和評價。比如,通過與當前的熱點話題結合,與所閱讀的讀物結合,教師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與自覺性,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充分思考和了解閱讀內容,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教師更新評價的方式,與學生一同閱讀和評價,自然也能完成對學生閱讀情況的監管。
例如,在《毛毛》的整本書閱讀活動的指導過程中,筆者利用了網絡優勢,監督學生的整本書自讀行為。因為該書閱讀時間較長,所以筆者將該閱讀活動時間定在寒假。為了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完成《毛毛》的閱讀,筆者除了和學生一起制訂階段性閱讀計劃外,還充分利用平臺檢測學生的閱讀成果,這起到提升閱讀質量的作用。此外,筆者還充分利用超星平臺,鼓勵學生交流閱讀心得體會。這樣一來,不僅有效地增進了學生的閱讀經驗交流,減少了學生在文本自讀過程中的孤獨感,而且有效監督了學生在假期的書籍閱讀行為,提升了整本書閱讀任務的完成質量。而在《毛毛》閱讀推進課中,筆者選取了毛毛和灰先生的正面交鋒的精彩片段以及灰先生被懲罰被剝奪時間而化為烏有的內容,給學生留下懸念,讓學生有興趣繼續閱讀,建立他們的人物檔案,并布置畫出毛毛和灰先生的思維導圖,理清閱讀思路的任務。
思辨性是閱讀活動的主要特征,要想有效提升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整本書閱讀的價值,教師就要自覺激發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的主動思辨行為,積極引導學生進入對文本內容的深度思考。而積極利用現代教學優勢優化整本書閱讀驗收活動,就是實現該教學目標的有效方法之一。
《毛毛》的交流課主要讓學生以匯報的形式完成,教師利用超星智慧平臺,實時傳送學生的手抄報及思維導圖。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獲得的內容、人物、情節,繪制出自己想象中的毛毛以及灰先生。教師再利用智慧平臺,將部分學生的優秀作品上傳到白板上,由學生講述所畫的內容以及構思。對于其他學生,教師可以再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完善自己的作品。學生上臺講析不僅加深了對本書內容的印象,理清了文章的脈絡,也提升了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課堂氛圍熱烈,學生躍躍欲試,都想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另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由于教學環境封閉,整體的學習效率往往較低,學生從閱讀中僅學習知識,對提升自身的閱讀、表達、創作等能力沒有任何幫助。因此,很多教學都出現了“高耗低效”的現象。另外,這一現象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學生自身的語感較差,在閱讀后,并不能真正理解文章主要表達的思想,對書本的理解僅停留在表層。因此,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書本的實際難易程度,不斷增加學生交流討論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更深層次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培養語感、表達能力和創作能力。但是,由于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無法在實際教學中有效組織學生對書本內容進行詳細的探討和交流。
因此,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利用互聯網手段,教師可以將閱讀交流與互聯網進行有機結合。比如,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專門的平臺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與探討,加深學生對文章深層次的理解。學校可以在圖書館的網頁以及提示板中建立專門的閱讀感受分享平臺,讓學生能夠發帖和評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同時,學生還能夠對其他學生的發言、評論進行評價和留言。學校可以根據書本內容的不同,建立各種不同的討論群組房間,采用匿名的形式,讓學生能夠放心大膽地在房間中進行自由探討。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直白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還能夠讓學生從中學習到如何對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等進行更加準確的把握。此外,教師也要參與其中,對學生發表的比較好的觀點進行置頂或者給予星標獎勵,讓更多的學生看到更加準確的觀點,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通過上述“互聯網+閱讀”的模式,教師能夠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意識和閱讀能力,引導學生對書本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通過探討和交流,教師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表達能力和創作能力。
這種“互聯網+閱讀”的教學模式可以在農村小學高學段整本書閱讀中得到充分運用,不僅如此,該模式還可以穿插余文森教授的“讀、思、達”的閱讀思想。“互聯網+閱讀”的模式對農村小學的閱讀起到了促進作用,也可以縮小城鄉之間高年級學生閱讀水平的差距。
綜上所述,構建以互聯網教學優勢為依托的整本書閱讀活動,是對優秀教育傳統的創造性繼承,也是對“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深度推廣。故積極尋找互聯網與整本書閱讀之間的聯系,構建融合“互聯網+”理念的整本書閱讀活動,是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必須認真對待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