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煒 魏紅梅 趙榮榮
【摘要】在對本科教育高度重視的今天,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平臺,探索運用新的、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成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因此,將《機械制圖》課程努力建成內容更加完善、資源更加多樣化、功能趨于合理化、學習更加方便的在線開放課程,可以使優質課程的教學資源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達到共享,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機械制圖》;混合式教學;在線開放課程
現代通訊及網絡技術的發展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以及學習方式,也推動了教育教學的變革和創新,手機、電腦不僅成為生活必需品,也使得“人人能學習、時時處處能學習”更加容易實現。因此,《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可依托網絡教學平臺,將《機械制圖》課程建設成在線開放課程,努力打造課內課外有機結合、線上線下充分結合、教師講與學生學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機械制圖》課程簡介
《機械制圖》課程作為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基礎課,是大學生初次接觸機械知識的一門必修課。《機械制圖》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還要求學生能夠遵循行業規范標準,為機械零部件確定最佳表達方案,規范地繪制零件圖或裝配圖,并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嚴謹負責的職業素養。
二、《機械制圖》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
(一)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即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生的學習循序漸進地引向深度學習。與傳統教學相比,混合式教學+過程性考核模式旨在促使學生由學習知識向培養能力成功過渡。
(二)豐富線上課程資源
為了達到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共同培養的目標,本課題組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刪減、補充和重組,使該課程既保留了制圖學最基本的理論知識, 又能夠反映專業領域較新的發展動態。線上課程資源涵蓋了課程視頻、教學模型、線上活動三部分,并將每章節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視頻發布到在線課程,供學生選擇性學習。其中,教學模型,特別針對立體截交、立體相貫、組合體的表面連接關系等教學難點,可運用三維造型軟件建模形象直觀的三維模型。
(三)規劃在線教學平臺
各種資源制作完善后,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各章節教學模塊設有“教學課件”“教學視頻”“隨堂練習”“發帖討論”等。利用在線教學平臺,老師可以向學生提供隨堂練習、課后作業、發帖討論等教學活動,老師要定期回復學生的問題并進行指導,使各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有序地進行,促進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信息互通。
三、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實踐
(一)用心設計教學流程
本課程組精心設計了線上和線下教學過程,完整的教學過程包括課前、課上和課后三部分。首先,老師課前下發學習任務及學習目標,向學生端發送相關學習資料。進行線上實時統計,掌握學生相關知識點的接受程度,從而有側重地進行課上講授。課后,學生利用在線課加以鞏固,師生之間有了線上線下的充分交流,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進一步完善資源。
(二)過程考核貫穿始終
基于混合式教學的特點,本課程組建立了過程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過程考核貫穿始終,體現在出勤統計、在線視頻觀看、隨堂練習正確率、發帖討論活躍度等各個環節。
四、實踐成效及啟示
(一)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學生是個體的集合,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習慣不同,傳統教學45分鐘難以因材施教,應用混合式教學,學生可以利用線上資源自由學習,在線上及線下與老師和同學進行隨時隨地的溝通,真正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
(二)教師需要把課堂還給學生
“教學”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學”。教師要轉變觀念,把課堂交還給學生,同時要巧妙地引導,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自發學習。
總之,通過《機械制圖》課程混合式教學實踐,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參考文獻:
[1]鮑蘭平,張步城.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教學刊,2018(02):90-92.
[2]王靜,肖露,楊蔚華.基于慕課的《機械制圖》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J].高教學刊,2017(07):88-89.
【本文系山東華宇工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以學生為中心的《機械制圖》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2019JG0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山東華宇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