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勝榮
【摘要】? 留守兒童家長的確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群體,每位家長都有著不同的學習經歷、不同的職業背景、不同的生活閱歷、不同的性格習慣。因此,他們對教育的認識、對孩子的教養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異,與老師的溝通方式也都各有特點,尤其是農村中的留守兒童家長,但是只要班主任的工作得法,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家長還是很好相處的。
【關鍵詞】? 農村 小學班主任 留守兒童
【中圖分類號】? G625.1?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192-01
古語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每個人的性格一但形成后就很難改變、不同性格的人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式也都各異。面對不同性格的留守兒童家長,班主任除了要學會調整好心態、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考慮他們的一些特殊言行背后所隱藏的情感和情緒因素之外,作為農村小學班主任該如何與不同類型的留守兒童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呢?本論文就針對此問題和大家談談。
1.面對急躁易沖動的留守兒童家長,我們要保持克制和冷靜。此外,還要有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客觀地理解當事人的內心感受,并把這種理解傳達給當事人。換位思考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條件,也是兩者之間建立良好溝通的首要條件,班主任在與留守兒童家長溝通時,首先要站在家長的立場去理解對方,其次要了解導致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最后要讓家長感受到你真誠的態度,這點很重要!如在與急躁的家長溝通時,我們可以這樣說:“我非常理解你現在的心情,理解一位為人父母的心。”然后委婉地告訴家長,為了孩子更好地發展,讓我們先靜下來,想一想該如何處理才好。
2.面對隔代撫養型留守兒童家長,班主任還是要盡量與孩子的父母直接取得聯系。雖然隔代撫養的家庭,平時大多是祖輩與教師直接聯系,但需要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時,班主任要注意引導年輕的家長再忙也不能忽略孩子。不要忘記關心孩子的成長。祖輩幫忙帶孩子,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已經減輕了家長的很多負擔,而教育孩子的職責是父母之外的其他人無法代替的。同時,班主任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比如,利用QQ、微信、郵件等交流,加強與留守兒童家長的溝通,這些都是年輕父母喜歡的溝通方式。可以適時以圖文的形式向他們“匯報”孩子的學習、生活等情況,發布班級動態,推薦一些優秀家長好的做法等,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讓他們從中得到一些教育啟示,這些都不失為好的溝通方式。相信沒有哪位家長在時刻感受到教師對自己孩子的關注時,還會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樣子。
3.面對不關心孩子學習的留守兒童家長,班主任首先要端正心態,抱著一顆平和的心來看待這種家長。其次,班主任要學會依靠自己的力量,采取鼓勵、談心等不拘一格的方式,讓孩于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興趣,進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慢慢在學習上取得進步,不斷點燃家長的希望,讓家長看到前途的美好,重新燃起對孩子的信心。這樣,家校聯動,孩子才能步上快速成長的軌道!
4.面對不理解班主任的留守兒童家長,班主任要有寬廣的胸懷,切忌因此而看不起他的孩子,孩子該得什么榮譽,依然要給孩子什么榮譽,家長若有做得好的地方, 依然對他進行鼓勵,只當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過。漸漸地,這種類型的家長會感到愧疚,從而贏得家長對你的尊敬。我曾經遇到一位留守兒童的家長,因為孩子生病了,從遠地方就跑到學校向我興師問罪,把責任都往學校、老師這邊推,還告到了上級相關部門那邊,同處一個辦公室的老師聽完之后,義憤填膺地對我說,“這個家長怎么這么無理!你不要管她女兒了,理都不要理這孩子。”我當時也很生氣。孩子生病本是件很正常的事,他不問青紅皂白就把責任都怪在班主任學校的頭上,確實沒有什么道理。但后來我轉念一想,這位家長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一些過激言行也能理解,但我不能虧待孩子呀。就這樣,我依然關心著這個孩子的學習,精心輔導她的作業。孩子的進步越來越大,后來這位家長也為自己之前的過激言行表示道歉,慢慢地和我的關系也有了緩和,而且越來越處得好了。
5.面對單親家庭的留守兒童家長,作為班主任要通過微信、郵件等形式傳遞信息,讓父母明確各自的教育責任。指導離異留守兒童家長對孩子表達愛與關心,端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同時,委婉地提醒家長注重培養孩子陽光樂觀開朗的性格。因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比同齡人多一些“心事”,家庭破裂讓他們感到自卑、孤單,很多孩子性格變得內向、不愛說話。因此,班主任需要提醒這些家長重視對孩子的心理疏導和良好性格的培養,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用適當的方式坦誠地與孩子交流家庭問題,讓孩子坦然接受父母分開的事實,注重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
當然,我們除了要掌握如何與不同類型留守兒童家長進行有效溝通之道的藝術外,溝通時還應注意些什么問題呢?
首先要克服互相埋怨的情緒。我們在與留守兒童家長溝通交流時,要具體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防止只“揭短”和“告狀”的現象發生。
其次要我們要盡量避免傷害留守兒童家長的感情。班主任往往對比較喜歡的學生表揚過多,而對一些不稱心如意的違紀比較多的學生指責有加,在家長面前擴大批評,好事沒做過,壞事樣樣有。這樣做容易導致留守兒童家長感情受到傷害,而遷怒于孩子,結果造成家長和學生都非常怕見到班主任,于是影響了家校的有效聯系溝通。因此,在與留守兒童家長交往中,要客觀公正平等地對待學生出現的錯誤,以溫和協商的口吻與他們共商教育方法。
最后是班主任要正確的評價學生。我們與學生家長接觸,往往離不開對學生的評價,向家長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這時要先請留守兒童家長談談學生在家的表現,隨后我們才談學生在校的表現,這樣就避免留守兒童家長由于孩子在校出現問題而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搞僵關系,不利于進一步的溝通。
班主任是連結、協調家校關系的紐帶,由于留守兒童往往比較難教,出現的問題也比較多。因此,同留守兒童家長的溝通交往是班主任工作中不能輕視的問題。無論我們采取何種方式、何種技巧與留守兒童家長溝通,最為關鍵的是要以誠待人,以心換心。
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創造家校教育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奮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