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凌子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意義。然后以強化創業意識、提升實踐活動、匯聚多方力量為立足點,探究具體的應用措施。目的是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同時能夠順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為實現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目標提供保障。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 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指導性項目,項目編號:19G154。
一、“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意義
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中,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具有深遠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為大學生提供市場信息
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便于學生加深對市場的了解,使其能夠比較價格、分析消費者需求,同時能夠借鑒其他企業的發展模式。正因如此,可以幫助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避免出現盲目性的問題,確保方向不會出現偏差。
(二)提高大學生成功創業的概率
在當前的互聯網平臺中,包含諸多模擬企業發展的軟件,所以大學生能夠將其作為基礎進行演練。通過模擬,掌握創業中存在的諸多細節,如資金運作、實體建設、市場定位、生產流程、產品服務等,從而使其在日后的實踐操作中可以得心應手。
(三)幫助大學生優化服務與商品質量
由于互聯網技術不會受到地點、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所以能夠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便利,為其提供多樣化的銷售方式,甚至可以利用互聯網實現團隊的組建,為創業發展提供保障。
二、“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應用
(一)強化創業意識,營造環境氛圍
首先要構建宣傳平臺,如社團QQ、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等,為實現宣傳工作的目的提供保障,實現對優秀創業經驗的共享。長此以往,可以在校園內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或者舉辦不同形式的交流分享會,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環境。其次,院校內部的大學創業指導中心需要切實發揮作用,使其可以密切校園、學生、社會之間關系,并結合大學生的能力、需求等,為其爭取更多參與創新創業的機會,為社會輸送更多專業性人才。最后,院校需要對具備創業條件的大學生予以扶植。例如:院校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數據,使其加深對市場認識,同時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
(二)組織實踐活動,提升綜合能力
為了提高大學生的綜合技能,院校需要在“互聯網+”時代下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首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依托校內實習基地、校企聯盟等,組織學生參與到企業活動中,幫助其積累與創新創業的經驗。其次,以分層教學為前提,設計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體系,實現對實踐課程的改革、創新,順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并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最后,提高師資隊伍的綜合能力,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同時提高知識講解的系統性、專業性,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價值。
(三)匯聚多方力量,優化創業保障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扶持政策,構建與之相適應的軟環境,為大學生實現創新創業提供重要保障。其次,利用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原則與理念,最大程度上順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使學生創業可以得到社會、家庭的支持與認同。最后,高職院校可以將創業教育作為主要契機,通過此種方式實現對學生思維的拓展,使其可以不斷增強能力,積極參與到創新創業工作中。這一前提下,可以彰顯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優勢,為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保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以“互聯網+”時代為背景,分析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重要意義。發現需要結合實際需求將其應用在具體工作中,只有如此才可以發揮該模式的價值。其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在校內構建良好的環境氛圍,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全面增強其綜合能力。除此之外,還應該匯聚政府、社會、學校等多方面的力量,為彰顯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作用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戴維.“互聯網+”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影響——以《基于HTML的商業網站開發》課程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2):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