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然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的深入發展,O2O教學模式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應用空間,O2O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的在線教學模式來說在組織形式、學習過程、授課模式等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對于高職生來說,由于招生范圍廣,學生們往往基礎相差較大、學習能力較差、部分學生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傳統的教育模式對于高職生來說缺少師生互動和課后的引導,導致高職人才的輸出水平受到限制。而O2O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高職生們更好地學習知識,提高高職生的學習效率,促進高等教育的均衡發展,更好地去實現學生在畢業時達到社會需求目標的要求。
關鍵詞:O2O;教學模式;高等職業教育
O2O即英語單詞Offline To Online的縮寫,即為“從線下到線上”的意思,O2O模式是基于“互聯網+”的一種新型商業模式,將線上的互聯網與線下的傳統行業相結合,通過線上活動來促進線下活動的展開。相較于O2O教學模式,高校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存在了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和改進:一是教學方式陳舊,教材和學習案例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二是缺課的學生無法跟上整體的教學進度;三是信息化教學的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四是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導致教學質量不高;五是學生們學習能力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知識的接收量有限,學習效果不夠理想;六是部分基礎不好的學生們學習較為被動,學生無法出于興趣主動參與學習甚至自主學習專業相關知識;七是學生數量過多導致的課后時間教師與學生互動機會有限,不能及時交流與解疑,老師無法回答班上每個學生的問題,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效率低,學習質量差。
當前,我國教學領域對與O2O教學模式的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學校須重視O2O教學模式的構建,通過技術支持、改革模式等去促進線上線下教學環境的深度融合,構建真正有效的O2O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的質量。
(一)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們往往較為被動,缺乏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學習效果不夠理想,只能被動地去完成老師已設計好的實踐項目,被動接受知識,而不會出于興趣主動去學習,這樣就無法鍛煉自身的創新、自主學習和團體合作的能力,而O2O這種由線上的遠程網絡學習與線下的本地教學這兩種方式相交互的學習模式,可以通過各種終端為教學載體,以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意愿、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目的[1]。不再是從前的填鴨式教學或者枯燥的一言堂的授課方式,學生們才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由“要我學”的學習思維轉換為“我要學”,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
對于新時代下喜歡各種新鮮事物和電子產品的高職生們來說,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間接地培養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強了學生們的創新能力[2]。通過自己動手參與實踐的方式,在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們自主探索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學生們主動去思考問題的習慣。
(二)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因為學生之間基礎不同,傳統的授課方式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學生覺得課程進度慢,但另一部分學生卻覺得無法跟上進度的問題。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去重點關注的是知識重難點和學生們的疑難問題,對理論知識的講解應該只占學生們學習過程里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的時間應該以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們之間的互動學習交流為主。通過建立了班級或者是學習小組,在實現了在線教育的“社交性”和“實用性”功能的同時,還能讓學生們彼此增加交流,感受到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多人在和自己一起學習,這就解決了“孤獨感”的問題,間接地提高了學生們對于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打破了傳統的在線教育缺乏互動的問題[3]。這樣教師就能夠抽出更多的時間去制定更有效更詳細更具體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三)可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
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系統性強、管理規范、學習環境良好等優點。但是容易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而導致課程內容陳舊、教學資源匱乏、學習態度被動、知識體系過于結構化等問題。而O2O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資源多,可自定義學習進度等等優點,但同樣存在著對學生自律能力要求高,缺乏有效管理,缺乏面對面交流等缺陷。
所以需要通過互聯網把線上的學習內容進行補充和梳理,對重難點再次集中講解,還可以對學生掌握不太好的地方進行提問,進一步去了解學生們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4]。
通過O2O教學模式實現一定范圍內的“師對師”的教研交流、“生對生”的學習交流以及“師對生”的教學活動,從技術層面來看已經不存在明顯的問題。但是在信息化的環境中,高校教師資源共享體系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但信息技術正在全方位地促進教學模式的改進,這都需要我們共同的摸索、探討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周錚.微信支持下的020教學模式研究——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
[2]陳算榮.?高校混合式教學的實踐意義和當前面臨的問題?[J].?高教學刊,2016.
[3]趙耐麗,宋小輝,關文芳.?基于混合學習的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考試周刊,2016.
[4]吳國強.基于“020”價值論法則的學科教學變革探索Ⅱ1.教育探索,2016(6).
課題: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一般項目“面向高職院校O2O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