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景山
(渤海船舶職業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5)
隨著黨的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會順利召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范圍之中,創新創業已然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在這一時代發展的背景下,培養大學生們的創新創業意識,就成為了現階段高校教育工作者們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1]。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為大學生們搭建創新創業的教育平臺提供了發展的機會,不僅在根本上助力了現階段大學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開展,同時也在根本上緩解了就業壓力,實現了預期的高等教育目標。
近幾年,隨著高校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三位一體”的平臺構建模式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范圍之中,通常情況下,研究中所討論的“三位一體”模式大都是高校、社會企業以及政府三方協同,帶動青年創新的創業的根本目標[2]。這一理念的推行,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進教育和實踐兩者之間的有效聯合,同時還能最大程度上發揮高校、企業以及政府對于大學生創業的幫助,實現社會多方協同發展的良好勢頭,由此,在這一發展背景下,本文認為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就目前的高校教育環節來說,通常會選擇給予學生額外學分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們進行創新創業活動,但是,就這一模式來說,自主選擇的余地過大,就很容造成學生對于這一平臺接受程度的不足,不僅限制了這類型課程的覆蓋范圍,同時也影響創新創業平臺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效果[3]。針對這一問題,學校應著眼于現階段創新創業平臺應用現狀入手進行研究,優化傳統的創新創業平臺運行方案,同時將創新創業平臺的應用融入到學生實際的專業課程中去,進而在根本上實現這一課程開展的目標。
例如,在實際的高校創新創業課程教育平臺構建過程中,授課教師應將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與實際的課程內容進行融合,實現平臺的多方面滲透,同時讓學生在大學生活中的點滴中感受到平臺應用的重要性[4]。與此同時,在高校開展創新創業課程的環節,應綜合學生的不同階段,將這門課程劃分為選修部分和必修部分,從而幫助創新創業理念和平臺能夠在學生群體中推廣開來,同時保障實際的課程開展效果。
對于目前的高校教育來說,雖然大學畢業生群體的就業壓力隨之大幅的增加,但是,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仍舊存在或多或少的“重理論輕實踐”問題,與此同時,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過程匯總對于實踐的輕視不僅體現在實踐平臺的不完善,同時也體現在對于實踐課程重視的不足,由此,在這一背景下,如果想要構建適合大學生群體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就應該積極的與企業進行融合,著眼于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通過企業的加入,為大學生們提供更多、更貼近實際的教育課程,綜合校內、校外多方面的優勢,實現協同教育的根本目標[5]。
例如,就這一層面,首先,可以由企業與學校聯手,構建校企聯合背景下的基礎實踐、產業孵化等多類型平臺,進而幫助大學生們獲得更好的教學課程平臺使用效果。其次,則應著眼于教育課程平臺的基礎建設,增加學校對于這一平臺構建的人力、物力成本投入,著眼于社會的客觀需求,擴寬基礎實踐訓練的范圍,在根本上提升大學生們的實踐效果。與此同時,學校也應和企業聯合,構建校企合作平臺,在企業和教師的輔導下組織學生積極的參與各類型創新、創業活動,為后續提升大學生群體的創新創業能力打下基礎[6]。
就目前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團隊來說,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并非專業的教師,不僅對于創新創業沒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同時有關創新創業的基礎知識也相對比較薄弱;與此同時,很多教師在其執教生涯中也并沒有經歷過創新創業,這就致使他們在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比較匱乏,無法激發學生們創新創業的熱情,也會影響后續平臺的構建。由此,針對這一問題,高校應針對這一部分人力資源進行完善,從而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師團隊的專業性,同時在根本上優化教師團隊對于教育的指導能力,從而在根本上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構建的根本目標。
例如,就這一環節高校應組織從業教師進行系統的創新創業師資培訓,一方面提升教師對于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同時幫助教師們積累更多有關創新創業的經驗,豐富平臺內容,在根本上幫助學生規避創新、創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
就目前來說,部分高校在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時會出現基礎設施匱乏等問題,由此,政府就可以充分的發揮其自身優勢,從政府、監管部門方向入手幫助學生們形成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多方面認知,繼而在根本上實現創業平臺構建的切實目標。
例如,就這一環節,在平臺的構建環節,政府可以積極的參與進來,將原有與學校之間的協調進行完善,促進政府、企業、學校之間的三維互動,同時在根本上通過平臺讓學生們更多、更全面、更真實的了解社會上創新創業的發展,從而實現預期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目標。
基于上述研究,在“三位一體 協同發展”的背景下,我國xxx大學將原有的校內、校外資源進行了系統的整合、規劃,構建了以學校為核心,企業和政府為輔助的多方協同校內外實踐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并通過開展“工作室”的教育模式,為大學生們提供了創新創業過程中所需要的場地、設備、器材等,不僅實現了以學生為核心的多方創新團隊的良好運行,同時也為后續由大學生直接步入產業孵化器打下了夯實的基礎。截至目前,該校一創新創業教育微平臺的大學生創業團隊已達數十個,創新項目超100余條,不僅實現了教育過程中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推行,同時也為大學校園中營造了十分良好的創新創業氣氛,為未來創新型社會發展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高校教育的不斷突進,大學生創新創教育平臺也逐漸成為了現階段高校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在這一背景下,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大學教育效果,就需要將高校、企業以及政府多方整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其三方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在根本上實現高校教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