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江波
(福建省惠安高級中學 福建 惠安 362100)
在物理試題中,需要創設一些物理情境,讓學生從中構造物理模型,再進行分析、推理,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社會參與是它的一個方面,勞動意識屬于社會參與的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尊重勞動、具有積極的勞動意識和良好習慣,學生在勞動中發現物理現象,應用物理知識。能加深物理知識的理解和學生的成就感,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命題取材生產勞動,學生有親切感,也有濃厚的探究意識。如下題:




本題取材學生在擦洗墻面時所遇到的現象,考查了力的平衡,摩擦角等以及應用數學的極限來解決物理問題,考查了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珍愛生命,掌握適合自身的運動方法與技能,也是核心素質的內容,學生只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投入到學習中去,更好地建設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從體育中取材,讓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生的體育運動。如下題:
教育部在2006年提出了“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體育鍛煉對人體的身體機能有明顯增強和改善的作用.甲、乙兩同學為了檢驗訓練效果,兩個進行了比賽,兩個站在同一地點同時出發,兩個從靜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達到最大速度后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的加速度為5m/s2,最大速度達到8m/s,乙的加速度為4.5m/s2,最大速度達到9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達到最大的速度的時間之比4:5
B.乙達到速度8m/s時,兩人相距14.5m
C.如果是跑100米,甲先達到終點
D.如果是跑100米,乙先達到終點
這道題,在體育運動中考查了學生的物理建構能力。學生在題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應用物理知識分析運動現象。
核心素養下,要求學生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像力,有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學生面對問題時,能獨立思考、走進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科學探究精神,尊重事實與科學依據,有實證的意識和嚴謹的求知態度。如下題:

冼衣機的脫水引起的小明的注意,為此他走進了學校的實驗室,來探究其中的奧妙。有一離心節速器引了他的注意,現簡化為圖2,該器材主要構件是①速桿 ②關節撐臂 ③滑套 ④彈簧 ⑤小球,彈簧的上端與速桿固定,彈簧的下端與滑套、關節撐臂固定,滑套能自由上下運動,關節撐臂上端固定于速桿的中點,現假定速桿的長度為L,關節撐臂為L/2,小球的質量為m,彈簧的原長為L,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形變量的平方成正比,假定每壓縮單位長度,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加Ep,則
1).現把離心節速器插入轉動軸,調動轉臺的轉速為n1,速桿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0,求速桿所受到的拉力。
2).調動轉臺的轉速為n1,速桿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60°,求小球與彈簧增加的機械能。
本題設計了學生遇到困難時,能走進實驗室,探究了圓周運動的相關問題,考查了在運動的能量變化,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物理來自生活,應用于生活。命題中,從學生身邊的物理現象或物理問題中取材,服務于教學,應用于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