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美
摘 要:英語學科的學習不僅是一門學科知識的學習,同時也適用于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交流,所以英語學科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英語課程的學習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國家、企業不斷的需要英語應用型人才,同時也需要更好地提高英語應用型人才與企業之間的良好合作。但是,在當前的高職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教學條件以及教學水平的限制,一部分專業學生在畢業之后往往不能很好的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來完成企業的需求,同時也不能很好的通過人才市場來更好地滿足企業的發展目標,這也就使得企業對于高職院校所輸送的人才能力表示不滿意,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根本需求。
關鍵詞:英語教育;人才培養;校企合作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素質專業型人才的稀缺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而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得就業競爭空前激烈,尤其是具備職場英語素質的專業人才的稀缺空前嚴重。目前的現狀是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而學校由于教育方式的落后不能滿足企業需求。基于此,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入推行就勢在必行。因此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的時候,都會以適應企業自身發展能力為前提進行篩選,復合型與多元化人才是企業最想得到的人才類型。
一、高職英語教育現狀
1、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英語基礎基本上都是比較薄弱的。當前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注重學生的技能培養,輕視學生的基礎課學習,這也使得原本英語基礎就薄弱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更加吃力。除此之外,由于學校受教學條件的限制,班級人數過多,英語等很多基礎課只能通過合堂來進行,這使得相應的教學效果遠遠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教學結果,想要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成績,但是對于學生基本功的訓練,比如英語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綜合素質的鍛煉操作難度很大,短期訓練效果不明顯,從而造成很多學生只是會看,不會說,也不會讀的英語學習現狀。
2、高職英語教學理念落后于企業實際需求
當前的高職英語公共課教育教學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雖然能夠有效的按照英語公共課教學標準的相關要求來開展教學活動,但是在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充分的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當前的高職英語教育教學調查過程中發現,很多高職院校英語公共課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將培養學生獲得考試高分作為目的的,并沒有充分的重視學生將英語運用與實際企業應用相聯系,也就是說學生英語學習的理念過于落后,不能充分意識到英語這門語言是為專業服務的。
3、高職英語教學偏重理論講授,模式過于單一
在當前的高職英語公共課教育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傳統的講授式課堂教學模式,并沒有有效的融入相關行業的現狀和發展方向,不能在教學中及時補充反映當前企業所需的新知識,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不能把行業現狀和特點如實地展現給學生,沒有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來完成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使得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英語知識,而沒有在英語課堂上更好地培養自身的英語閱讀,以及英語交流的技巧,使得學生無法將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起來,導致學生在走出校門后,與行業實際脫離太遠,從而產生種種不適應,進而產生一種挫敗感。
二、高職英語教育融入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合作實踐研究
1、確定企業與學校人才培養的一致性
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學校的教學質量受到了企業的進一步考驗。同時企業對于當前新型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這一部分要求與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往往是具有一定的差異,這也就難免會造成了高職院校花費大量的精力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與企業的需求目標不相統一的現象。因此,高職院校在英語公共課教育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充分的考慮到國家經濟的發展方向,以及企業對于所需人才英語方面的需求目標,切實的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目標來進行相關英語素質的培養;同時也需要高職院校與企業進行良好的合作,通過企業需求相關人才的數量與目標,高職院校為企業制定定向的具有相關英語素質的人才輸送計劃,幫助企業能夠更好地培養出自身所需要的人才。
2、英語教育融入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理念早已提出了十多年,尤其是在工科專業,特別是汽修等行業,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提出了校企合作定向培養的計劃。因此高職院校可以把英語教育融入人才培養與企業合作的理念,通過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高職院校對于人才的培養質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企業對于人才需求的效率,從而實現校企之間的互利互惠。
在當前的高職英語公共課教育過程中,學校與企業之間可以進行良好的合作,一方面企業可以為高職院校建立相應的智慧教室、新型英語教室等,從而切實的提高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課堂教學環境,為企業人才輸送奠定一定的基礎。同時企業也可以派遣經驗豐富的員工與學校教師進行密切的溝通與聯系,從而傳達企業所需要的高素質英語人才的目標。學校也可以邀請企業人員參與英語教材編寫、教學內容的策劃,這將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同時,高職院校的教師也可以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生活等各方面,使得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從而開展長期合作、互相了解。加強校企合作,加強實訓、實習,并加強第二課堂、社會實踐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境界,不斷增強其綜合素質和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通過長期開展校企合作,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有質量有擔當的新時代、高素質人才。
3、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課堂講授內容與企業需求相結合,教學貼近企業實際情況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高職院校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有利資源,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英語座談會等等,鼓勵學生能夠在一個全新的舞臺上表現自己,有效的克服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偏見,同時也需要企業進一步的加大相關創新創業大賽資金的扶持,有效的加深學校與企業合作的力度。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進一步的強化企業與學校之間的共同責任以及共同擔當,切實的做好企業的監督工作,為自身人才培養奠定基礎。學校教師應結合本行業對本專業人才所需掌握的公共基礎課知識、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等的要求,在教學中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培養企業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根據企業行業的要求與工作流程特點,多采用教學練一體化模式進行教學,多引入一些人文性和實用性的語言材料,充分重視學生的語言輸出與輸入綜合使用能力,切實提高學生英語的綜合素質和運用能力,使學校能更好地完成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為企業輸送更加優質的專業性人才。除此之外,學校也可以推薦學生到相應的企業完成實習,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的將所學專業知識運用于現實生活中,提高學生自身英語能力,同時也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輸送良好的專業型人才。
【結語】
總的來說,在當前高職英語公共課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加的重視企業對于人才英語方面的實際需求,高職院校專業人才的培養應該更加的多元化與實際化。特別是在當前新時代潮流下,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深,企業對復合性的英語人才需求數量與質量不斷的提高,高職院校英語公共人才的培養目標也應該得到及時的改進,切實的為企業輸送高質量、有創新力的專業性人才。
參考文獻:
[1]馮雨.高職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合作實踐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20):230-231.
[2]潘碧珍,陳永亮.商務英語教育與區域經濟產業結構協調發展的策略研究——以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40):272-274.
[3]陳娟. 湖南高職院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D].湖南農業大學,2015.
(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濟南 ?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