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愛飛
摘 要:高職院校在當今房地產經濟形式大好的情況下,大力推進校企協同產教融合這種新型房地產人才培養模式,并進行課程改革。本文結合高職房地產類專業和房地產經濟形式,針對高職院校課程改革探索過程中,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協作出現的問題,探討校企合作如何將學校理論知識教育真正融合進入實際操作當中,培養出熟悉房地產經濟現狀、房地產實際運營熟練的新型房地產人才,并提供課程改革探索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企協同;人才培養;課程改革;房地產經濟
引言:
根據“十三五”規劃的相關內容分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一定幫助。培養專業技能強的實用型人才,不僅校企合作是非常有效的途徑,而且產教融合在滿足了房地產經濟大熱的情況下,能夠培養大量高素質人才。高職院校為了培養出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而校企協同、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達到此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高職院校校企協同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一)內涵
房地產經濟大熱,對于整個社會經濟發展都有好處。在這種趨勢下,進入房地產行業成為很多人的職業選擇。高職院校房地產專業正迎來了最好的時期,為了讓高職院校的學生更有競爭力,高職院校進行了校企協同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改革。這也符合近年來國家領導政策,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中,針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問題,作了重要講話。他提出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要對職業教育提供相關支持,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2015年,教育部提出“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并明確提出要做好深化校企協同育人、強化行業對教育教學的指導、推進專業教學緊貼技術進步和生產實際、有效開展實踐性教學等工作[1]。
(二)必要性
高職院校房地產專業采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完善高職院校房地產專業教育教學環境,達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學生不僅僅只是掌握到房地產經濟相關的一部分理論知識,更能夠成為一名實用新型人才,滿足房地產行業對于實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與房地產企業之間關系更加密切,職業教育的成果和房地產經濟緊密融合。
二、房地產專業課程改革探索的困境
(一)人才培養定位不清晰
高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出符合社會實際需求的實用新型人才,理論知識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有實踐操作的能力。從高職院校房地產專業來看,以往設計設計的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還是以掌握理論知識為主,對于實踐操作能力并沒有大力培養,這不符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定位,也不符合現在房地產經濟大熱情況下對高素質實用型專業人才的需求[2]。
(二)課程教學設計不符合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教學課程還沒有以學生為主體,并不是以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檢驗職業能力為目的,沒有設計相關的訓練課程。這樣的課程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相關專業知識,浮于表面的學習,只通過教材獲得理論知識,局限性特別大,脫離實際應用情況。只學不做,沒有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對于人才的評定,也只是通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來判斷,與企業人才需求所背離。
(三)校企合作意識薄弱
由于人才培養過程中沒有考慮到企業的實際需求,高職院校只考慮自身的教學目標,企業沒有合作意圖。房地產經濟發展態勢較好,大量專業人才涌入房地產行業市場,現階段吸取人才的意愿不強,因此部分企業對于校企合作并不在意,沒有意識到人才儲備的重要性,單純地等待著每年畢業季新鮮血液的注入,導致校企協同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陷入困境,難以推行。
三、房地產專業課程改革探索的方法
(一)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企業愿意和學校合作的前提是能滿足自己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和房地產企業雙方利益共享、資源互換,專業學習變成產業實際操作學習,制訂一個共同的人才培養目標,攜手共進。將課程目標從理論知識的學習變成在在企業崗位職責學習,校企雙方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達成一致[3]。這是需要長期協力的合作,高職院校為了落實職業教育的理念,對于校企合作更應該重視起來。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適時調整課程內容,避免與社會需求、企業需求產生脫節,所培養的人才滿足房地產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二)設計企業院校對接課程
高職院校在設計相關課程時,沒有考慮到房地產經濟高速發展下企業行業實際情況的快速變化,所采取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符合房地產行業的需求。為了改變這一情況,企業和高職院校之間要建立溝通渠道,了解實時需求,設計與時俱進的專業課程,培養理論實踐能力俱佳的高素質人才。課程對接需要注意,學生理論知識是基礎,實踐操作教學是后續根據房地產企業實際情況而開展的,這樣才能達到高效的教學成就。企業提出未來發展過程中急需的人才類型和能夠提供的教學方式、場地、途徑以及幫助。高職院校根據行業現狀對教學教材、課程內容進行重新規劃整理,為學生的高效專業學習打下牢固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可以設計討論課堂環節,集思廣益,對企業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三)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尋求雙方利益平衡
高職院校一直在尋求合適的校企合作機會,但企業則對此缺乏興趣。房地產企業一般更愿意花精力時間資金在自己企業內部員工身上,而不是花費大量時間對未來的人才進行培養投資,短期內企業沒法受益。也有一些新貴企業,正在發展擴張時期,校企合作程序多,人員難以調配,不愿參與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下,企業是關鍵,完善校企長期合作制度,尋求符合雙方利益的合作方式,尋求利益平衡點,保證校企合作過程中任意一個教學階段都能做到互利互惠、資源共享,達成雙贏。高職院校要有主動的姿態,主動對現在房地產經濟態勢以及行業現狀分析,找到高度貼合教學目標和利益目標一致的房地產企業,達成合作。無規矩不成方圓,校企合作要長久進行,就一定要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合作機制。共同商討符合雙方規定以及利益的長期有效的合作方案、制定共同的努力目標。高職院校作為學生和企業交流協作的橋梁,應該積極主動與企業進行溝通,了解企業實時需求,制定合適的課程改革方案,為學生進入企業工作提供扎實的專業工作能力和強大的專業自信。為了達成校企協同產教融合,所進行的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出的人才,一定是最貼合企業實際需要的,能力知識過硬的高素質人才[4]。有了成功的實例后,校企合作將會更加順暢,企業也會更加積極主動,為自己培養最契合企業思想的高素質人才。
四、結束語
職業教育越來越受重視的現在,高職院校需要擔起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的重擔。由于房地產經濟高速發展,房地產企業更新換代較快,對人才的需求也一直在變化,還停留在理論知識教學的職業教育已經完全不能滿足房地產企業的需要,高職院校校企協同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毫無疑問成為了創新型課程改革、新型實用型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校企長期有效的友好合作,可以為房地產專業的同學構建一個實際接觸房地產經濟的實踐平臺,為房地產行業輸送優秀的房地產人才,促進房地產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志平,應建明.近十年我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研究綜述[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8,17(03):6-10+28.
[2]陳薇.高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出路分析[J].才智,2019(33):166-167.
[3]陶陽.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廣東蠶業,2017,51(05):41-42.
[4]尹楊堅.基于產教融合的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商業展示設計課程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9(03):108-111.
(重慶建筑科技職業學院 ?重慶 ?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