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淋淋
摘 要:在當前高等教育體系改革要求下,加快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提升高校教學水平,加快培養社會發展所需高端人才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關系到提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等情操和品質的樹立和強化。加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雙師型”教師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必要性分析,深入客觀的分析了當前高校在培養“雙師型”思政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不足,最后集合“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要求,提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雙師型教師培養的措施建議。希望能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理論及實踐能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雙師型教師;思想政治理論教學
2014年以來,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加快推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政策的深化改革,構建“雙師型”高校教師隊伍成為寫階段我國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工作,發展和培養“雙師型”的優秀教師也是當下高校教師自我能力提升的重要目標。本質上講,“雙師型”教師是同時擁有相應教師資格證及中級以上專業職稱,并在專業學科教學實踐中擁有職業雙證和“雙能”的復合型高端教師人才。對于高校培養的思政雙師型教師而言,要求思政教師不僅要擁有高等教育教師資格證書以及中級以上職稱,同時具備高校思政教育及專業理論、學生實踐等專業能力和業務能力。但是長期以來,雖然思政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組成,但是思政教育教學重視不足,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高校思政課程過于注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思政實踐的有效組織實施,這不僅導致大學生思政實踐能力不足,同時對于高校思政教師而言,思政專業素養及業務實踐能力也長期得不到改善和提高。此外,當前高校思政教師知識結構陳舊、實踐能力不高、教學針對性不強、與職業教育脫節等也問題普遍存在,這些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政教學質量,不僅不利用提高大學生思政素養,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價值觀,同時對高校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造成不利影響,亟需改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必要性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組成,對于培養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培養適應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必然教育要求。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國內高校普遍將思政政治教育課程納入大學必修課程。可以說,高校思政教育關系到提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等情操和品質的樹立和強化。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在思政教育上往往側重課本上的理論教學,缺乏相對應的實踐教學。而造成這種現象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思政教師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不足有很大的關系。通過培養“雙師型”的思政教師,能夠有效的提升思政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提升他們的業務能力,從而在思政教育中加強對學生思政教育的實踐指導創作條件,切實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二)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能力的提高
加大高校“雙師型”思政教師的培養對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自身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雖然是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必須課程。但是實際上,高校思想政治課程往往被設為公開課,相對于專業課程而言,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日常思政課程也多是以公開課或者多個專業學生組成的公共課程為主,教學方式也多采用大班教學的模板。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效果很難保證。同時,在思政教育的課程考核方面,很多高校思政考試流于形式,考前“劃重點”,甚至開卷考試的現象普遍存在,從而導致很多高校思政教師對自我專業能力提升的意識不足,甚至很多思政教師出現工作懈怠等問題,不僅嚴重影響高校思政教育教學質量,同時也不利益自身思政知識的學習和業務能力的提升。培養“雙師型”教師能夠讓高校思政教師清晰的認知自我能力提升的目標追求,從而有針對性、選擇性的進行自我思政素質的提升。
(三)有助于適應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與發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雙師型”教師培養是現階段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中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重要工作要求,也是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更好的培養新時代所需的,擁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養,堅決擁護共產黨領導,熱愛祖國,積極向上的新時代合格大學生的基本要求。通過培養“雙師型”的高校思政教師隊伍,有效的提升思政教師對思想政治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主動學習更先進的思想政治理論體系,提高思政教學質量,同時“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明確了高校思政教師的職業發展方向,對思政教師專業能力和業務能力提出了更明確、更嚴格的要求,對于我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和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均有著非常深遠的積極影響。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雙師型”教師培養的現狀分析
(一)“雙師型”思政教師比例偏低
當前我國高校在培養“雙師型”思政教師方面,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視不足,高素質的思政教師人才資源缺失等,使得目前我國多數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專業教師比例相對較小。特別是對于綜合性理工科高校,在培養“雙師型”的思政教師隊伍方面更是缺陷明顯。“雙師型”思想政治課程的專職教師比例偏低。據了解,很多高校承擔思政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師多數為本科或者研究生學歷,但是在思政專業知識,特別是思政教育教學實踐經驗方面嚴重缺乏,很多思政教師雖然具備高等教育教師資格證書,但是往往在職稱方面條件不足,不具備“雙師型”的教師資格,甚至很多思政教師都是從學校畢業以后直接參加學校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知識實踐方面嚴重不足,從而導致目前我國多數高校思政教育往往只能是紙上談兵,甚至思政實踐教學流于形式。
(二)“雙師型”思政教師的整體質量不高
當前我國高校普遍面臨著“雙師型”思想政治課教師整體質量不高的問題。2014年以來,在《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政策引導下,國內高校加大了對培養“雙師型”教師的力度,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相對其他專業學科,培養“雙師型”思政教師的力度則相對較弱,從而導致目前我國高校“雙師型”思政教師的整體質量不高。比如根據調研了解,目前我國超過半數的思政教師雖然具備了高等教育教師資格,有些導師擁有了中高級以上職稱。但是,他們往往缺乏思政教學的實踐能力,相當一部分高校思政教師并不具備思政方面的實踐工作經驗,從而使得他們思政理論知識豐富,但是實踐業務能力嚴重不足,雖然具備了表面上的“雙師型”教師資格,但是實際上由于缺乏豐富的工作實踐,從而導致高校培養的“雙師型”思政教師隊伍整體質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