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璽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體育教育改革也不斷深化。高校在體育教育方面投入不斷加大,各種創新型的教學方法也廣泛被采用,比賽教學法也應運而生?;@球運動作為高校普及性最強的體育運動,不僅能鍛煉大學生的體魄,還能培養他們的戰術素養和團隊意識,在高校籃球教學中采用比賽教學法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有重要的意義,文章在分析比賽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的作用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希望能夠給高?;@球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比賽教學法;籃球教學;體育運動
一、籃球比賽教學法的涵義
籃球比賽教學法就是以比賽的形式來進行籃球技能和籃球戰術的教授,讓學生在競爭和協作中不斷提高籃球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提升籃球基本功和技戰術水平,獲得團結協作的團隊意識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比賽教學法打破了傳統體育教學體系的束縛,讓學生真正成為籃球教學的主題,不僅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了解籃球項目,完善籃球技術動作技巧和戰術能力,還能通過緊張激烈的比賽對抗來緩解他們的學習壓力,對他們的心理健康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定期組織班級之間、院系之間、高校之間的籃球比賽交流,對籃球運動的推廣和籃球知識的普及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比賽教學法的特點
高校籃球比賽教學法有著鮮明的特點:
(一)效率性
區別于傳統的籃球教學法,比賽教學法課堂內容更加豐富新穎,教學方式更加靈活。教師把日常的籃球訓練以模擬比賽的方式呈現,分配比賽小組,根據職業籃球的標準制定比賽規則,增強了籃球的趣味性,大大提高了籃球教學的效率。
(二)競技性
籃球本身是一項競技性很強的集體運動,提高大學生的籃球競技水平是高?;@球教學的終極目標。比賽成績的取得需要高超的競技水平作為支撐,將比賽教學法應用到籃球教學中,讓籃球課堂充滿競技性,以賽代練,通過嚴格的模擬比賽大大提升了大學生的籃球競技水平。
(三)綜合性
高校籃球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提升大學生的籃球競技水平,選拔優秀的籃球人才,還擔負著全方位提高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的重任。比賽教學法應用到籃球課堂教學中,提高了大學生的籃球興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鍛煉,從而促進了他們身體健康。比賽教學法的競技性大大提高了大學生的籃球競技水平,增強了他們的團隊意識,通過比賽還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加沉著冷靜,將面對困難頑強拼搏不服輸的精神發揮到極致,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重要的意義。
三、比賽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作用
(一)比賽教學法的實施幫助大學生更好地了解籃球運動規則
籃球運動時一項世界性的運動,作為三大球之一,籃球本身具有非常高的觀賞性,為了維護比賽的公平性,需要對比賽的規則進行不斷的優化修正。傳統的高?;@球教學偏重籃球的娛樂性,對籃球規則的傳授僅僅局限于口頭方面,對籃球規則在實際比賽中的應用重視程度不夠。通過比賽教學法的實施可以讓學生在比賽中切身體會到每項規則的用處,加深對規則的理解,懂得合理利用規則來提高比賽成績。不僅如此,通過比賽教學法的實施還可以樹立大學生的規則意識,養成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成為既具備籃球專業技能又遵守游戲規則的高素質籃球隊員,為我國籃球事業的發展提供豐富的人才儲備。
(二)比賽教學法的實施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籃球專業技能
目前許多高校仍然采取傳統的籃球教學模式,教師只傳授籃球知識和籃球技能,讓學生自主練習、自由發揮,學生很難真正理解籃球技術的含義,更無法靈活運用,到了真正的比賽中容易變得被動。比賽教學法強調的是以賽代練,通過真正的比賽檢驗籃球技術和籃球規則的掌握程度,讓學習在比賽中真正理解籃球技術要領和動作技巧,在激烈的身體對抗過程中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正確的籃球動作,執行最有效的籃球戰術,從而全面提高他們的籃球專業技能。比賽教學法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其獨有的靈活性,教師可以將籃球動作進行有效的分解,根據分解動作設置比賽項目,比如投籃大賽、一對一對抗、運球傳球等可以作為單項比賽的項目來開展,將籃球理論知識在比賽中更規范化的應用,發現短板并及時糾正,提高自身的專業性。
(三)比賽教學法能有效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前面講到比賽教學法的綜合性特點決定了它在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學本身具有社會屬性和心理特性,籃球運動促進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還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籃球比賽可以有效培養大學生的團隊意識、競爭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通過頻繁的比賽讓心理得到鍛煉,不斷釋放自我、調整自我、突破自我,正視失敗和成功,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開展社交活動,為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做好充分的心理素質準備。
四、比賽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師轉變觀念,創新教學方法
比賽教學法實施的核心就是要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籃球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完成角色轉變,變主體為主導,改變傳統籃球教學中的填鴨式知識傳授模式,精心備課,創設有趣的教學情景,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不斷探索高?;@球改革的突破口。比如在進行三步上籃的教學中,教師與其機械地灌輸理論知識和動作要領,不如通過小組比賽的方式,讓學生親身感受、自主探索、團隊交流,更好的掌握動作要領,從而獲得更多的進球,讓教學變得事半功倍。
(二)對籃球動作進行有效分解,開展專項籃球技能比賽教學
籃球的基本動作可以分解為運球、傳球投籃三個方面,教師可以依次為基礎進行分組比賽教學。比如進行分組運球接力比賽,設定好起點終點,在比賽中隨時講解動作要領,及時糾正錯誤動作,設置障礙提升學生的運球技巧,根據所用時間的長短進行相應的獎懲;在進行傳球教學時,教師可以分組進行胸前傳球、擊地傳球、低手傳球等專業訓練,通過分組比賽的方式考驗學生的傳球能力和臨場反應能力;在投籃教學中,教師可以分組進行定點投籃、起跳投籃、運球投籃或者綜合投籃比賽,設定好分值并做好獎懲。通過這種專項技能比賽教學直觀地找到學生的技能短板,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提升。
(三)比賽教學法和多媒體技術融合,提高籃球教學效果
高校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來提高教學效果。在比賽前或者比賽間歇播放NBA、CBA等專業籃球比賽視頻,控制好視頻進度,對視頻中代表性的籃球規則和技戰術進行直觀地講解,組織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技術模仿和戰術演練,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增強籃球教學的直觀性和實用性,讓大學生通過專業的視頻學習全面提高籃球技能和素養。
(四)增加比賽頻次,靈活比賽機制
在高?;@球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傳授籃球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組織籃球比賽對抗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受制于課堂時間的限制,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組織籃球比賽,將籃球比賽體系化、常態化,讓籃球比賽成為豐富高校課余生活的一種方式。通過高頻次的籃球比賽學生可以提高籃球技戰術水平和團隊合作意識,教師也可以對比賽過程進行觀摩,根據學生在比賽中的表現靈活修改教學計劃,讓其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提升學生的籃球素養。
總之,高校通過不斷優化籃球比賽教學法,讓大學生了解籃球基本理論,熟悉籃球規則的同時,熟練掌握籃球技能,不斷突破自我,培養團隊合作競爭意識,在比賽中全面提高籃球專業素養,為籃球這一運動的普及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立新.“比賽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9,(11):128-129.
[2]李小坤; 曹劍.“比賽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的運用淺析[J].才智 2020,(06):21.
[3]王晨航.比賽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08):153-154.
課題項目: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學研究分會“中國高?!鹫n建設推進平臺計劃”課題——基于現時代“課程思政”視域的大學體育“兩性一度”實現路徑研究(課題編號:JKJH201909)
(青島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