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交通和旅游的融合自古就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消費升級成為主流。中國大眾旅游時代的來臨,更讓交通與旅游的融合成為國家層面的戰略,也為客運企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本文通過發現四川客運企業當下的問題,探索在國家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四川客運企業與旅游業通過共享化生存、共享化發展找到一條新的發展路徑,從而為促進四川客運企業的轉型升級方向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交通旅游融合;四川客運;現狀;轉型
一、引言
現代經濟社會中,人們對生活質素的需求日趨增長,新的消費升級不僅成為國家戰略,也為企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交通和旅游融合自古就有,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1271年,隨父親從意大利的威尼斯啟程,途徑地中海沿岸的阿迦城、亞美尼亞,穿越兩河流域,橫跨波斯全境,翻越帕米爾高原,進入疏勒、沙州,沿著這條古老的陸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以交通為載體的旅游和文化傳播美名遠揚。時至今日,《中國國內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7》數據顯示國內游客人數為44.4億,同比增長11%。國內旅游收入4.69萬億元,同比增長15.19%,中國大眾旅游時代的來臨,讓交通業與旅游業更加緊密聯系,兩個產業的融合已成為大勢所趨。
2017年3月,交通運輸部、國家旅游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國家開發銀行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若干意見》)。《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務優良的旅游交通運輸體系。經濟增長是蓬勃發展的旅游業的主要驅動因素,便捷高效的交通為旅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大眾旅游時代使人們不再單單滿足于觀光、購物、休閑、娛樂,對旅游多元化、體驗式的需求日益上漲,與此同時,乘客對旅行質量的追求也對交通基礎設施和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公路學會會長翁孟勇曾說:“交通是旅游業的新生元素,也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旅游業是現代交通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旅游業發展需要更高質量的交通服務。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關系交通與旅游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二、四川客運企業現狀及問題
(一)四川客運企業現狀
道路客運業是綜合運輸體系中服務范圍最廣、承擔運量最大、從業人員最多、包容性和銜接性最強的一種旅客運輸方式,是市場最為開放、社會參與度最高、利益關系最為復雜的服務型行業。近年來,四川道路客運業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運力結構不斷優化,服務效能穩步提升、業務范圍不斷拓展。但整體而言,道路客運市場集約化程度低、服務質量不高、經營結構不合理、體制性問題突出、市場觀念不夠等,已嚴重制約了道路客運業的健康發展,在人們出行方式多元化、駕乘工具多樣化、交通條件更加完善快捷的現實境遇下,客運企業表現出一些急待改進的問題。
(二)四川客運企業發展中的問題
如上所述,新經濟浪潮沖擊下的各種業態都需以順應與發展的眼光和步伐來保持前進的動能,作為一種傳統的運輸方式,道路運輸業有其優勢,但目前面臨的問題也值得深思和改進:
1、企業經營體制需要改變
眾所周知,四川客運企業一直沿襲著國企的制度和經營模式,這在大一統的市場環境下能夠起到一定效應,但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有弊端的企業制度開始凸顯,比如: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人浮于事;機構設置臃腫;客運車輛掛靠經營增加了管理上的難度;企業缺乏現代、先進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道路客運企業各自為陣、沒有有效整合和運用資源;市場意識淡薄等使得客運企業發展遲緩。
2、客運增值服務的缺失
在經濟發展緩慢、人們交通需求單一的時代,客運業的運輸方式、運輸線路和服務基本能滿足大多百姓的出行需求,并且,由于價格便宜、經濟實惠,也成為了首選的出行方式。但隨著社會進步,新的消費升級到來,單一的運輸與服務已很難滿足市場需求,大型運輸客車人多雜亂、到達效率低、出行時間呆板固定的詬病越來越成為人們不愿意選擇的理由,而此時,一些私營車輛靈活、即停即走、私人定制時間和接站、送達的優質服務越來越滿足人們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從而將傳統運輸的優勢剝離得蕩然無存。
3、行業信息化建設滯后
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數據化、信息化管理成為大多行業的選擇,而四川一些客運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上還未能跟進,GPS、衛星定位、數據收集、匯總、分析能力與網約車的信息化運營還相差太遠,從而,無論是安全管理、車輛調度和追蹤、精準鎖定客戶群等方面也顯示出發展上的滯后。
4、農村客運創新發展尚未跟進
在城市客運日益飽和的市場環境下,拓展農村客運,除了相應的交通建設,一些與農村運輸匹配的線路、服務尚需要創新發展,但目前,四川一些客運企業對二、三級農村鄉鎮的運輸還沒有跟進,也使得企業主要運力在大城市強大的交通系統面前勢單力薄、資源浪費嚴重且贏利能力削弱,更嚴重制衡其發展。
5、企業綜合業務拓展緩慢
社會發展到今天,很多行業都在打破行業壁壘通過整合資源、跨界營銷等拓展視野,行業的邊界日趨模糊和多樣。作為傳統客運企業,在保障企業正常運營后,通過自身的資源優勢,實現客運+的發展并非難題,比如客運+物流、客運+銷售、客運+旅游等方面都有可拓展的空間,而目前客運企業業務單一、服務單一、經營范圍單一使企業缺乏活力,盈利空間日趨狹窄。
6、客運業人才發展急待解決
客運業人才缺失也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原因,眾所周知,客運企業向來人才素質較低、管理難度大、管理方式簡單、粗暴。隨著時代進步,具有新管理思維的交通人才、具有市場眼光的營銷人才、更加專業的服務團隊才是企業發展之根本。
三、交通旅游融合背景下四川客運企業轉型研究
綜合上述問題,旅游與交通的融合是國家戰略也是四川客運企業改革發展之契機所在!四川客運企業在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高速發展后,由于經濟形勢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轉換,已進入行業發展瓶頸,一個行業要發展需要多種因素促成,目前阻滯四川客運企業發展的問題并非難以突破,假以時日,通過一些改革舉措,其發展指日可待。在此背景作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轉換經營機制、推行客運集約化經營
集約化經營是指以技術進步為基礎,依靠采用新技術措施和科學管理,提高生產資料的使用效率和勞動生產率來實現擴大再生產的經營方式。目前四川客運企業中僵化的管理機制已適應不了新的市場環境。而以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積極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堅決杜絕“高成本、低效率”和“少、慢、差、費”的狀況,全力向“低投入、高產出”和“多、快、好、省”的經營目標努力,才是企業發展之道,中國山東一些國有客運企業通過機制改革、打造服務品牌已實現了很大的效應和轉型。
二、打造更多高品質旅游客運線路
四川作為巴蜀文化重要的發源地,自古文脈流淌、山川俊秀,旅游資源在數量和品質上也名列前茅,從線路上看,有西北線的九寨、黃龍、四姑娘山、貢嘎山,有北線的劍門蜀道,有東線的三峽風光,有南線的蜀南竹海風光和瀘沽湖探秘,整個巴、蜀景觀布局疏密相間。藉著國家“交通旅游融合”的政策春風和百姓大旅游時代的風口,四川客運在立足原有客運市場的前提下,可以開辟更多旅游線路,與眾多旅行社可以結盟經營,從旅客需求角度增加相應車型,配套相應旅行服務,讓客運成為旅游集散銜接中心,實現企業增值產品的多樣化。
同時,線路設計上也可以加強對農村市場的跟進,將國家“實施鄉鎮振興戰略、打造特色旅游鄉鎮”戰略決策與線路設計聯結,多開發一些創新線路和服務,推行城鄉客運一體化,形成統一完善的道路客運網絡,更加便民、利民、為民服務,也是一種提升經營品質的組合策略。
三、優化運力結構、提升客運檔次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升級的需求日趨強烈,優化原有的運力結構,提升客運檔次,從市場導向出發增加相應的車型,開展定制客運、專線客運、包車客運、VIP客運、汽車租賃業務等,特事特辦,有需求就有調整,這才是企業生存的邏輯!從安全上講,乘客對國企的客運車輛還是有信任的根基,如果能結合客戶需求推行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向安全、舒適、快速的運輸服務方式發展也就贏得了競爭優勢。
四、建立信息化網絡,打造現代客運
互聯網時代,信息化成為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匯總大數據、從顧客的購買習慣分析其需求和特征,制定相應策略是所有網絡平臺興盛的關鍵,作為與人們交通出行緊密聯系的客運企業,及時采集顧客信息、了解路況、車輛信息,開展客運聯程系統建設、汽車租賃聯網等,同時進行數據分析和網絡追蹤,可以讓企業管理更加便捷高效,也成為現代企業制勝的關鍵。
五、增值物流功能、旅游產品共銷
我們知道,在社會多元化發展的今天,行業壁壘早已打破,客運企業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即交通優勢,那么,整合資源優勢,在保障企業正常運營后,實現客運+的發展并非難題,比如客運+物流、客運+銷售產品、客運+旅游...都可以成為生產經營的增長點。從現實操作上,在已發展的成熟線路中增加配送服務,并將各旅游城市的土特產品代購銷售都不失為一種多贏的發展策略,目前,四川一些客運企業已看到此商機并先行一步,并取得了不錯的效益。
六、培養市場意識的客運管理人才
企業要發展,人才必不可少!目前四川大多客運企業由于市場意識不足、新型管理思維還沒跟上,管理人員急需現代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時,向社會招募更多市場專業人士也是可行的,有市場意識才知道從市場角度思考企業經營,提升管理水平方能將企業轉型發展帶向良性循環。
當然,文章遠未能概全四川客運企業的轉型升級之路,但只要企業勇于實踐和探索,相信在政策的春風下,四川客運企業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1]國務院:深化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城市運營-新聞中心-中國網地產2019.09
[2]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_部門政務中國政府網,2017.03
[3]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召開“交通+旅游”融合發展工作推進專題會__中國交通新聞網,2019.05
[4]王慶云 .交通運輸發展理論與實踐 .中國科技技術出版社 .年代不詳
[5]于勝英 .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政策解讀 . 交通運輸 .2018.08
[6]陳麗麗,狄小鋒 . 交通運輸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進展和建議 .綜合運輸 .2019.03
作者簡介:
鐘艷,女,四川康定人,藏族,1973年6月,漢語文文學與法律雙學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整合營銷.
課題:交通旅游融合背景下四川客運企業轉型研究,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項目編號:2020-XY-SK-13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經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