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自誕生起,就有著傳統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它的傳播速度快、傳播渠道多,在互聯網已經廣泛走進大眾生活的今天,新媒體的優勢更加突出,因此引導新媒體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常有必要的。價值觀事關一個民族的興衰,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管身在何處,年齡幾何,我們都生活在新媒體的世界里,因此,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媒體文化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對于整個自媒體的精神面貌是有著重要的作用。主流文化的建設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民眾自身的覺醒。同時,在輿論監督體系合計范圍更廣的今天,監督部門更需要加強監督,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形成有利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價值觀。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媒體;文化潮流
伴隨著當前國際互聯網的崛起、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各種新型傳播媒體如電子媒體、網絡媒體和一些電子產品的不斷涌現,我們的生活和信息傳播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獲得信息變得更加快捷、廣泛、多樣,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信息傳播時代。然而,在享受信息化給生活帶來的種種便利的同時,新媒體也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文化氛圍。意識形態建設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而新媒體的主要傳播對象又是青少年,因此,我們更加重視對新媒體的思想引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導新媒體的趨勢勢不可擋,對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
1 新媒體的特征與優點
1.1 新媒體的特征
伴隨著當前國際互聯網的崛起、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各種新型傳播媒體如電子媒體、網絡媒體和一些電子產品的不斷涌現,我們的生活和信息傳播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獲得信息變得更加快捷、廣泛、多樣,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信息傳播時代。
新媒體的含義應該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去定義。廣義上新媒體的定義為:新媒體是依托網絡化和數字化的信息加工處理技術和網絡傳媒通信技術的新型媒體形式的總稱[1]。狹義上講,就是網絡通信技術和大眾傳播媒體的結合。
新媒體在繼承過去的傳播方式的基礎上,創造出了許多新的優點,各種新媒體形式有它們共同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1.1 傳播的便捷性
隨著當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的信息搜索功能和發布功能日新月異,日漸強大,使得人們可以隨時查找自己即時需要的信息。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只要需要查找信息,我們都可以隨時利用隨身攜帶的手機或者是電腦進行搜索,新媒體信息傳播的便捷性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1.1.2 平等互動性
在使用新媒體的時候,每個人都是以平等、自由的方式在傳播媒介中參與交流與互動,沒有身份高低之說;在使用新媒體信息時,不會因為不了解新媒體而受到限制,無論是否了解新媒體,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使用新媒體信息。
1.1.3 交互的多樣性
我們在與他人進行信息交流的時候,并不只是用一種方式交流,而是有多種交流方式。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信息發布者與信息接收者兩者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的同時也可以與信息發布者進行信息交互,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同時信息交流的過程可以以多種多樣的交互方式表達出來。
1.2 新媒體的優點
新媒體技術在繼承過去的傳播方式的基礎上,創造了許多新的優點,具有便捷性、互動性、多樣性等特征。在新媒體特征下形成的新媒體環境,為當代人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帶來了突破性的發展和機遇,對人們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具有很大的意義。
首先,新媒體拓寬了教育范圍。新媒體突破了傳統媒體時間和地域等條件的限制,在教育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以網絡為主體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在網絡媒體中主動接受教育、及時獲取教育信息,新媒體為人們實現常態化、制度化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其次,新媒體對于真實了解人們的學習與生活狀況是有益的。通過網絡媒體我們可以直接了解到人們價值觀的真實性,這為推動人們價值觀樹立,實現常態化、制度化發展打下了基礎。
再次,新媒體豐富了教育資源。以往學生往往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老師授課、書本知識以及教育講座接受思想教育,而在網絡迅速發展的新媒體背景下,教育規模擴大化,學生可以通過更多的教育渠道獲取教育資源,其內容具有時代性、趣味性和感召性。
最后,新媒體提高了人們的主體地位。在傳統的媒體中,人們接受思想教育是單純地、被動地接受,現如今,人們接收信息由被動轉變為主動,接收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
新媒體的交互性是新媒體特征最明顯的特征之一,人們可以通過微博、微信、QQ等一些社交平臺進行交流。新媒體拉進了人們和教育者之間的距離,為思想教育者的交流創造了活躍的氣氛,使得人們的思想更有認同感,學生更能夠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主體性。
2 新媒體在文化建設上的利弊
2.1 新媒體對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利
當下,微信、微博等移動平臺終端往往會在第一時間傳播信息,它的對象性也越來越廣泛,范圍已經上至80歲的老人,下至中小學生。因此,不論國家事務還是老百姓的平常瑣事,新媒體都會及早了解、精心制作、全力報道。而現在越來越普遍的網絡,進一步提升了新媒體的傳播速度,新媒體的時效性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因此,為了給人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媒體變得刻不容緩。新媒體在樹立人民價值觀,宣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有著基礎性的建設作用。在大數據時代,一些熱門的事件,一經報道幾乎是人人皆知,所以新媒體在發揮社會正能量、培養人們正確的價值觀上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前幾年一直活躍在人們視線的“鳳姐”,她從一開始通過賣“丑”來獲取流量,再到后來通過自身努力去到美國拿到綠卡,每個人對這個事件的看法都不一樣,有的人看到的是網紅帶來的快收益,有的人則看到了“鳳姐”的努力,激勵自己奮斗。新媒體在遇到類似事件時,就可以憑借自身的傳播速度快和廣的特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為主要方向,加強對各個熱門事件的引領,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網絡文化建設,通過樹立一些好的典型來使整個社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在新媒體時代,網絡信息具有的爆發性以及開放性,使任何人都能在諸如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平臺以最快的速度發布各種各樣的社會信息,社會輿論監督的主體、渠道和范圍也在不斷擴大。這種主體、渠道和范圍的不斷擴大,是值得關注也是令人欣喜的,它意味著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和諧局面,新媒體可以通過引導符合社會主義建設的文化潮流來形成正確的文化氛圍。
2.2 新媒體的弊端
新媒體雖然有著自身的優勢,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弊端。新媒體的運作制作成本相對來說比較低,且新媒體運行者自身素質參差不齊,導致發布信息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偶爾還會發布一些低俗的言論,給人們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影響。特別是對于一些青少年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受一些不正確價值觀的影響,會給自身和社會帶來惡劣的后果,導致不好的社會風氣的形成。比如,當下一些青少年盲目追星的問題就值得我們重視,例如有人因為追星將父親逼上絕路。這種將自己的個人崇拜建立在整個家庭的痛苦之上的行為,是應該受到嚴重譴責的。而現在的一些流量明星、網紅很多通過顏值、炫富走紅,他們比拼的是誰的錢多,誰的地位高,誰能夠在短期內獲得成功成為全民追捧的“星”。這些人成為整個社會的“榜樣”,只會給人們傳遞錯誤的消費觀、價值觀,而青少年由于這些“星”樹立錯誤的價值觀,勢必會造成整個社會價值觀的扭曲。而現在盛行的拜物主義,正是這種扭曲的價值觀的體現。相比之下,我們更應該看到那些為了國家建設鞠躬盡瘁的科學家、一些默默無聞的邊疆守護者以及所有為了社會默默奉獻的人正是這些人守護著我們,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3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媒體建設的必要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是我們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推動我國發展進步的最深沉的力量,體現了華夏民族的精神追求,是我們民族的靈魂。因此,對于新媒體這個面對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快、最直接的信息流,我們更應該加強對其正確價值觀的指引,形成正確的文化氛圍,讓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現在這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應該注意正確價值觀的建設,這是關乎民族興亡,事關民族興衰的關鍵。因此,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媒體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如今信息全球化的趨勢愈發明顯,導致我國的新媒體也存在很多的風險,比如國外文化的滲透,其中包括拜物主義、金錢至上等思想;另外還有一些極端思想的滲入,這些都會影響我國的文化建設。因此,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我國國家地位日趨提升,而面對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我國也遭受了更多的挑戰,特別是來自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挑戰。這就需要新媒體牢牢樹立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要保持底線思維,樹立正確的安全觀。
最后,自媒體工作者的素質建設不到位,如今深受年輕人追捧的網紅,其中一部分人對個人不正確的價值觀大肆宣揚,甚至誘導年輕人吸毒,或者不尊重英烈,這給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因此自媒體的文化建設必須嚴查自身,從源頭制止這種現象。
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導新媒體文化建設的措施
加強新媒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不是一句空話,而需要切實采取一些措施,需要廣大人民和政府以及各方媒體的共同努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引領新媒體的文化建設。
第一,注重自身輿論導向作用的發揮,將民眾價值觀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向引領。新媒體是所有普通大眾都能參與的平臺,輿論的導向對普通大眾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新媒體發布的信息要從各個方向對輿論加以引導,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使其符合社會主義價值理念,形成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
第二,榜樣示范。對于社會中的帶有正能量、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先進個人或者先進單位,我們應該多多宣揚,可以通過各種宣傳方式鼓勵人們向先進單位或個人學習,而對于先進單位或者個人,社會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以此帶動人們的積極性。
第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因此,我們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也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注入中國傳統文化這一內核,通過新媒體這一媒介,讓人們能夠更加自覺地學習和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
第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絡文化建設,把網絡法制建設提上弘揚社會主流價值的重要議程。首先,要細化已有的網絡管理制度法規,出臺適應網絡形勢變化的網絡管理法律法規,使網絡傳播逐步走上法律正軌;其次,要加強對網絡新技術的應用,引進必要的網絡監控、局域網限速、局域網流量統計等網絡管理軟件,使網絡法制建設的技術含量顯著提高;最后,要使網上信息傳播渠道形成秩序,限制網絡不良信息的傳播空間,圍堵網絡違法犯罪行為,使網絡空間清朗清新、充滿正能量[2]。
第五,政府要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監督,建設追責機制。對于一些媒體發布的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謠言、不真實的信息,要查找信息源頭,并對其給予一定的處罰。政府單位必須做好監督,以防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利用網絡大做文章,帶來惡劣的社會影響。對于一些嚴重干擾社會的行為,必須拿起法律的武器予以回擊,對一些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或者言行說“不”。同時還要做好自媒體文化的宣傳和建設,要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文化建設的主潮流。
5 結語
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在意識形態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現實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我們都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流進行文化建設,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我們實實在在去落地、去踐行的。
參考文獻:
[1] 石磊.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出版社,2009:7.
[2] 趙維宏.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絡文化建設[J].經濟師,2020(12):43-44.
作者簡介:陳路青(1986—),女,湖北黃岡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