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正處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階段,高校圖書館也處于高速發展時期,也是高校圖書館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以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也還有著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信息資源、參與社會教育等職能。本文從幾個方面大致闡述了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現狀,轉型發展的迫切需求,探討了高校圖書館轉型的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高校圖書館轉型;發展策略
伴隨著智能經濟的發展,它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而作為搜集和收藏了大量圖書資料的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尤為重要。過去的圖書館主要以密閉、單一的整理和收藏圖書的功能為主,而處在轉型階段的圖書館發展模式為以集中共享,服務于各大讀者為主要模式,圖書館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場所,而是追求各個資源的結合,不受各種現實因素限制的場所。
一、高校圖書館轉型的原因
圖書館是為讀者服務的,讀者的主要需求才是圖書館的發展導向。現在網絡科技發展的如此迅速,身邊似乎隨處可見的智能化和新媒體的蹤跡。作為信息集中整合和收藏的高校圖書館,如果不趁著這一時期做好轉型,怕是也很容易就失去了在市場上在行業種的競爭力,沒有辦法去適應客戶的需求,圖書館最終也可能被社會淘汰,只有積極主動地去采取卓有成效的對策,才能防止這一情況的發生。
1、讀者的需求愈加廣泛和深入。在當今知識共享的時代,讀者客戶對于圖書館資源的多樣性和專業性都有了更深層次的要求,如果高校圖書館仍然遵照以前的做法,還是比較少的資源,那會逐漸被社會所淘汰,被更專業的所替代,讀者也會有更好的選擇。
2、如今互聯網科技發展迅速,人們對知識對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快。在選擇性越來越多的今天,任何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都很快,快節奏的生活人們沒有很多停下來去過多的關注某一條信息,用戶的需求千變萬化又千差萬別,但大家的目的性又很強。在這種時候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更為重要。
3、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圖書館的用戶也發生了變化,之前的用戶讀者主要以本校的老師和學生為主,現在知識共享時代的到來,高校圖書館的用戶也不僅僅是本校的師生,而是面向了各個高校甚至全社會的普通民眾,范圍逐步在擴大,資源的需求人員在漸漸擴大,隨之而來的影響也在變大。
二、高校圖書館轉型的策略
完成高校圖書館的轉型最主要的目的,其實還是為了更好的為用戶服務,讓讀者有更好的體驗,現在網絡技術如此普及,高校圖書館傳統的設施已不能滿足用戶更便捷的需求,只有向數字化、智能化圖書館轉型,才能抓住廣大用戶的心,才是整個社會發展的趨向。
過去的高校圖書館是供人借閱書籍,并閱讀的地方,也起到了文獻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服務的作用,主要是以圖書資源的收藏為主,而在現在社會,高校圖書館圖書的收藏這一功能正在弱化,圖書館的職能更趨向于為用戶提供資源的服務。其次,高校圖書館的崗位設置其實主要是按照工作人員能力的高低以及書籍拜訪的位置等因素來設置崗位,但站在用戶的角度來看的話,用戶在圖書館享受的服務往往要跨越多個部門,對讀者而言是非常麻煩的,圖書館轉型在崗位設置方面也需要轉變,需要以讀者的需求為導向設置崗位,更多是偏綜合性的,讓用戶更加的便利,在圖書館的設施上也多運用現代的網絡技術,讓用戶能更快獲得需要的資源,讓網絡更多地替代人員,也能減少這方面的人員浪費。這就需要圖書館轉變自身的服務理念,完成服務方式的更新改善,把自己的智能由守轉變為管理,要培養人員的創新服務意識,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為讀者創造一個更便捷的閱讀環境。
高校圖書館的轉型還是要以本校師生為主,把服務學生的學術研究作為依托,發現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去適應數字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讓各個高校之間謀求更大程度上的合作與創新,也讓高校圖書館與其他地方性的圖書館以及專業性的圖書館能建立更廣泛的聯系,達成合作共贏、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圖書館知識系統的建立要和現在普及的網絡科技緊密聯合起來。若是服務于學術探究,我們可以建立學術交流中心,創辦學術交流平臺,把高校圖書館同學術交流相適合,或許能夠有更好的效果。高校圖書館可以更加多樣化和人性化,圖書館中可以建立學習討論室,提供各種位置讓大家來學習,還可以提供轉為殘障人士準備的休息教室,還有一些咖啡館奶茶店供學生學習之余交流休閑使用,也讓圖書館的氣氛更加輕松有趣,讓高校圖書館能夠把傳統方式和新型的需求相結合,謀求共同發展。
高校圖書館的市場主要是廣大的高等院校的老師和學生,他們的需求就是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導向,如果這些高等院校的讀者用戶失去了,那高校圖書館也沒有了意義。高校師生是高校圖書館中最活躍、使用資源最頻繁的一類人群,無論是教學、應試、文化交流還是科研。都與這些高等院校的老師和學生息息相關。高校圖書館應該緊跟高校用戶的群體需求,去抓住他們的喜好,激發他們的學習樂趣,去適應他們的學習節奏,以師生為服務的根本,通過創新去挖掘他們更深層次的需求,面對不同學歷階段的讀者,我們還應當有的放矢,跟進他們的市場,引導推進大家共同的進步。
三、高校圖書館轉型的意義
現如今,在普通人的觀念中圖書館仍然是封閉的,僅用于收藏圖書的場所,圖書館與外界資源的共享很有限。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的發展都處在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大家越來越多的用到互聯網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包括一些專業的領域。由此看來,人們的閱讀習慣以及獲取知識信息的方式也在受著極大的影響。圖書館也在努力緊跟時代的腳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適應只通過網絡來獲取信息和知識,站在他們的角度看,這樣確實既方便簡單又很快捷。在網上也經常了解到,很多老牌的實體書利潤微薄,也難以為繼,有些甚至開始倒閉,更多的人習慣從電子產品上獲取知識,書店圖書館的使用開始縮減。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人們通過搜索關鍵詞就能很快地獲取相關的知識,這要容易的多。
結束語
高校圖書館作為一所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的轉型并不是對過去的否定,而是在以往的模式上進行改進和更新。紙質的圖書資源不能丟,我們只是在傳統圖書館的基礎上更多的融入了科技的元素,還對服務進行了升級,使其更具人性化,更能吸引讀者的關注,避免圖書館埋沒在社會發展的洪流中。
參考文獻:
[1] 李沛.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業務與機構重組探討——以中國藥科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9(01)
[2] 李娜.圖書館服務轉型:從“以用戶為中心”到“轉向外部”——美國圖書館協會圖書館轉型項目對我國圖書館的啟示[J].圖書館建設. 2017(07)
[3] 孫一鋼,程煥文,吳建中,張沙麗.創建強大而聯合的圖書館,推動信息互通的文明參與型社會的發展——2018國際圖聯第84屆“世界圖書館和信息大會”專家筆談[J].圖書館雜志.2018(09)
[4] 李燕,魏群義,孫銳,王英.高校圖書館面向一流學科建設的資源保障策略與服務模式探索[J].圖書館建設. 2017(09)
[5] 寧銳,張明強,秦世霞,楊欣,鄒曉華.“互聯網+”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路徑探析[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9(05)
作者簡介:
呂靜(1987.12 )女, 山西運城,專科,助理館員,主要從事高校圖書館流通部工作,工作單位:山西省運城市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山西省運城市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山西 運城? ?0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