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揚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從而指導學生對數學的知識進行深層思考和分析。只有通過思考,才能對所學的知識加以創新,從而培養其創新精神。而以往的教學方法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授課的過程中過于死板和枯燥,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很難產生興趣,無法提升課堂的活躍性和積極性。雖然在授課過程中對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但是往往很難了解深層次的含義,師生之間也未能進行有效的互動,本文就小學課堂中有效的課堂互動作出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互動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具有邏輯性和理論性的一類學科,在學習時很容易令其產生恐懼,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正處于發育階段,因此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至關重要。但由于此時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約束能力和管我管理能力,很難在課堂中提升學習技巧,而師生之間的互動也較少。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中占于主導者的地位,而學生處于執行者的位置,二者沒有過多的交流與溝通,導致課堂很難產生互動性,不利于提升課堂的整體素質。為此,教師應該對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有趣的學習氛圍
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授的對象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此階段的學生性格過于活潑,注意力高度不集中。為了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由于時代的不斷發展,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選擇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方法,還能在課堂中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和互動,為學習數學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與內容相關的圖片,圖像或者視頻,以此吸引學習的注意力,并且營造科學的學習氛圍[1]。
以部編版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一課為例,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是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含義和意義,并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進行一個初步的了解。以往的教學方法,教師主要依靠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這種方法雖然能提升授課的速度和效率,但是無法提升其質量,更加無法讓師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因此,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大屏幕中展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以及其他圖形的圖片。讓學生在這些圖片中找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以此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當學生找出正確的圖形之后,教師可以對其進行鼓勵,比如:“真棒”“真好”等,使其對學習產生積極性和信心,有利于營造有趣的學習氛圍,同時促進師生之間友好交流的發展。
二、通過有趣的游戲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由于小學數學的教學課程的內容屬于基礎理論知識,因而知識點過于枯燥和無聊,很難在短時間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此教師可以在授課期間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其對知識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活躍班級的氣氛,促進師生之間的友好交流和互動。通過設置精彩有趣的游戲,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使其對知識產生興趣,同時對融入的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以此促進課堂教學的良性發展。利用游戲打造學習的氛圍,不僅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有利于同學之間的互動和交流[2]。
以部編版四年級上冊《三位數乘兩位數》一課為例,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學會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式,為了提升其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的方法進行授課,從而使班級的活躍性大大提高。教師可以設置有趣的卡片游戲,吸引學習的注意力。首先準備十張卡片,其中五張是人三位數的數字,而另外五張是兩位數的數字,分別讓教師和另外九名學生兩兩組合,然后根據組合出的數字進行計算。在組合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產生興趣,還能夠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進游戲中,還能夠促進師生與同學之間的友好交流,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同學之間的感情,有利于課堂的教學質量提升。在游戲期間,教師可以細致講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注意事項和計算方法,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這種方法有利于增強師生之間有效互動。
三、通過設置問題,強化課堂教學的互動性
講解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時,教師應該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以此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同時增強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力。為了增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和互動,可以在講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利用問題設置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種一問一答式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從而增強班級的活躍性[3]。
以部編版四年級上冊《三位數乘兩位數》一課為例,為了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點產生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授課。比如:“公頃的含義是什么?”“千米的含義是什么?”“兩者有什么關系?”“這兩個單位是哪種計量單位?”等問題。根據提出的問題,對將要學習的知識產生興趣,從而激發對學習的熱情,還能間接培養獨立探究的能力,增強知識的理解力和記憶力。這種問答式的教學方法能夠增強課堂的有效互動,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結束語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正處于發育時期,此時未形成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情況下繼續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提升數學能力。為了提升教育效果,應積極的開展互動與交流,拉近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關系,從而調動課堂的學習氛圍和班級環境。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才能有效的提升課堂的教學速度和質量,還要增加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基礎,并且積累相關的經驗。
參考文獻:
[1]梁文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7:84-85.
[2]殷嫻,楊濤.小學數學課程“數學思考”目標體系的構建[J].課程.教材.教法,2017,3703:85-89.
[3]吳家錦.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學常見問題及對策[J].教育觀察,2018,72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