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課程改革下高中美術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策略;不足之處
美術這一課程在高中教學體系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及審美品位。隨著教學體系的發展和改革,高中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有了飛速的進展,同時,教學水平有所提升。但當前部分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不足之處,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產生了限制性作用,下文對此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一、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一)教學認知存在誤區
當前部分高中在開展美術教學工作時,教師教學認識存在誤區,覺得基礎美術教育是以通識教育為基礎,并沒有意識到高中美術教育對學生身心成長的作用,覺得美術教學工作可有可無,將其學科屬性淡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美術教師在向學生講解繪畫知識時,一味的向其傳授基礎知識,要求其對美術作品進行臨摹,對學生美術思維培養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學生無法形成科學合理的審美觀念。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應該將情感作為為基礎,如果僅僅認為美術教學工作是通識課程,那么這一認知存在偏差。
(二)忽視藝術教學本體性質
高中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其形成審美觀念。但當前部分高中美術教學工作對藝術本體性質重視程度不足,舉例來說,部分教師選擇自認為合理的教學內容以及方式方法,將文化知識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只是組織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臨摹或者是隨意涂抹,不能夠幫助其積累情感經驗,致使部分學生不具備藝術真切感覺。這對學生藝術潛力的挖掘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尊重藝術本體性并非是對藝術門類技術進行訓練,而是應該對藝術所具備的內在規律充分尊重,對學生藝術感覺進行培養。
(三)師資力量有待提升
高中美術教學期間教師作為主要力量,當前部分高中師資力量短缺,且教師專業素養低下,這一現狀能夠對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負面影響。除此之外,盡管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應該追求藝術本體性質,但這并不代表忽視技術要素,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其掌握為藝術服務的相關技術。當前教學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不光應教會學生雕塑及畫畫等,還應該與其他門類相結合,組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但是當前大部分高中美術教學課程十分陳舊,不能夠跟隨社會發展腳步,也無法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充分應用。
二、高中美術教學策略分析
(一)從心出發、樹立正確的美術教學認知
隨著課程改革的落實和推進,人們意識到開展美術教學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但是部分教師在開展工作時仍然存在誤區,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教師應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摒棄以往認為美術課程是可有可無的這一錯誤認知,走出思想誤區,對美術教育進行重新認識。這樣一來,就需要美術教師做好自身改變,樹立正確的美術學科看法,之后,將自身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對專業知識進行充分應用,開展美術教育。舉例來說,教師可組織學生參與美術體驗課,邀請學生家長共同感受美術所具有的魅力,使其意識到美術這一學科所具備的重要性。在此同時,教師可以創新自身教學方法,從情感角度出發,創建良好關系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對其心理動態和變化進行引導,使其發自內心認識美術教育,進而達到美育效果。
(二)豐富教學形式,提升培養力度
想要為美術教學工作做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科學合理的美育氛圍,組織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應用多樣化方式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其積累藝術感性經驗。由此可知,學校以及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藝術環境。例如,創設意境化美術室,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成長。教師應與學生身心特點以及學習水平為依據,開展針對性美術活動幫助其提高審美品位及能力。教師應以自身能力為依據,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的參與來豐富自身美術經驗。舉例來說,在組織學生欣賞《最后的晚餐》這一畫作時,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感受作家的創作思想,使其能夠對繪畫藝術性進行深刻的理解,進而達到提升審美能力的目的。
(三)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應用
想要加強美術教學工作開展力量,應該從如下兩方面入手,首先,從教師角度出發學校應該提高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強,對美術教師的專業培養。除此之外,應該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應用。現代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跟隨時代發展腳步不能夠與信息技術相脫離。盡管美術教學過程中重點強調藝術感性體驗,但是并不意味著完全拋棄信息技術,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應用,能幫助學生拓展學習視野,為其提供多樣化素材。由此可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使學生形成審美觀念。舉例來說在《百老匯爵士樂》作品欣賞時,教師可為學生播放與其的影像或者是爵士音樂史,及從不同層次豐富自身創作思維找尋音樂和美術之間的關聯性,使自身審美水平以及能力得到提升。美術教學工作的核心內容并非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而是幫助學生積累情感體驗,使其擁有整體的把握。以往教學過程中,美術知識的傳授拘泥于表面,將美術技能、識和情感拆分開來向學生講述。現代背景下教師應該從心出發,幫助學生積累感性經驗,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三、結束語
開展高質量的美術教學工作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情感經驗,提升綜合素養。當前,高中美術教學工作過程中存在諸多不足,例如,教學認知存在誤區,忽視藝術教學本體性,教學力量有待提升等。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是應該從心出發,樹立正確的美術教學認知,豐富教學形式,提升培養力度,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應用。只有做到上述幾點,才能夠達到最初教學目的,對學生全面發展產生作用。
參考文獻:
[1]包敏祥.美育從“心”開始——對高中美術教育現狀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20(09):182-183.
[2]文思鈺.對高中美術教育教學現狀的認識與思考[J].中國文藝家,2018(04):243.
作者簡介:袁炯嫻 (1992.02 )女,漢,浙江諸暨市,本科,中學二級,美術教育類/藝術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