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
摘? ?要:目前,我國素質教育深入推進,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綜合素質方面有更顯著的提升。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要確保道德和法治課有效融合,形成互動式教學模式,更有效地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充分落實“立德樹人”的相關內容。同時,要構建至關重要的課程體系,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供重要平臺,高度關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互動的策略,盡可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使其創新思維得到有效培養,提升互動教學的有效性,切實提升道德和法治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互動教學;應用策略
現如今,我國教育己經進入素質教育階段,開展教學工作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互動教學利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開展的教學模式,這樣不僅可以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而且可以在互動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使學生真正認識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現狀
(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
有了清楚的學習目標,學生才會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在當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部分學生的學習目標并不清晰,學生沒有制訂和自己能力與興趣相符合的學習方案,無法對自己的學習時間進行科學的規劃和應用,所以學習質量低,學習效果不理想。
(二)重知識傳授,輕良好行為培養
道德和法治的學習與學生自主體驗和自主實踐息息相關,要想真正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必須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與法治行為。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互動教學時,需要學生內化知識,將其轉變成學生的思想意識、價值判斷的依據。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師進行單方面的教學,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部分學生即使可以通過考試,取得較高的成績,但是現實中缺乏法治理念。因此,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不僅要進行知識的傳授,還需要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的養成。有些教師進行知識講授的時候,習慣通過文字性板書的方式進行知識講解,這樣的方法也不利于學生調動學習積極性,甚至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降低課堂教學質量。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要點
(一)構建更加和諧良好的互動教學體系
在開展互動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構建更健全完善的互動教學體系,在體系的相關內容和執行策略等方面尋求更大的突破。尤其是針對現有的系統思維和創新理念進行切實有效的應用,使互動教學體系得到完善和優化,增強互動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構建生活化教學體系。例如,在講授“孝”文化時,引導學生通過實際行動孝敬父母,關愛父母。此外,也可以構建游戲化的教學體系,在實際的教學環節通過設定游戲角色的方式來開展教學,使學生對相關知識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使互動教學體系進一步深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更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互動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應用,確保教學資源真正意義上實現共建、共享、共用,進而使互動教學更有針對性和系統性。
(二)針對互動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創新和優化
就其本質而言,互動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和法治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身心發展特點,針對互動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新和優化,發揮其針對性和高效性。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有效應用微課、PPT、希沃白板等相關教學形式開展人機互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多媒體課件展開系統、全面的設計,并對預設問題的方式進行系統設計,在課件的每一頁都預留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教師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通過“演示功能”針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給出正確的答案,利用“人機互動”的形式使學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這種針對互動教學方式進行有效創新的方法,可以使各類教學內容得到充分融合,實現相關教學方式優勢互補,呈現出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使學生的學習成效也可以得到提高。
三、結語
新時期德育工作的開展,教師要形成“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要主動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和綜合教學能力,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采取多元化的評級方式,讓《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引導學生向著科學的方向前進,在學生的成才道路上,發揮《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于則鋒.信息技術教學中師生互動的表現形式及應注意的問題制訂[J].吉林教育(綜合),2014(8):54.
[2]茅之怡.基于優化師生互動形式的導學案教學策略[J].教書育人制訂(教師新概念),2014(7):78.
[3]呼秀艷.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淺論[J].內蒙古教育,2019(0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