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莉
摘? ?要:數學閱讀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起始環節,對于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不可忽視閱讀教學的開展。本文就高中數學教學閱讀模式的開展策略作出了相關論述,希望能為有關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閱讀模式;教學;對策
數學是高中階段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不斷強化與挖掘的重要時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閱讀是培養數學思維的基礎與前提,通過有效的閱讀,對相關學習資料的信息進行捕捉、觀察、篩選,最終完成知識的吸收以及實踐運用,才能真正實現能力的鍛煉,不斷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就當前高中數學的教學情況來看,閱讀仍是部分學生的薄弱部分,具體表現為對數學材料的領悟不深刻、對數學題目的審題不清晰等,進而導致學生對教師的講解過分依賴,既不利于其知識的鞏固強化,同時也會制約其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高中數學教師還需重視閱讀教學的開展與完善,不斷提高學生在數學方面的閱讀能力。
一、概念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
在數學的學習中有著較多抽象性的概念,因此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數學概念的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帶領學生一起閱讀,通過咬文嚼字、仔細辨析等,準確把握概念所表達的意思,這樣才能為進一步的理解和運用做好準備。然后,教師再通過對概念的分解,指導學生找出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并抓住概念中的關鍵字,這樣既能夠提升理解概念的效率,同時也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例如函數單調性的定義、集合函數映射的定義中“每一個”、“唯一”等字眼需要學生牢牢抓住,才能有效增強閱讀的效果。
二、公式、定理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
公式、定理、法則等知識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必須掌握的內容,同時也需要對其進行靈活應用,才能更加全面的凸顯數學的價值。在對公式、定理、法則等數字和符號較多的內容進行閱讀時,需要引導學生理解性記憶,這樣才能達到更加理想的學習效果。首先,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切勿死記硬背,而是通過對其提出的背景、發現的過程以及應用情況等內容的講解,幫助學生加以熟悉。然后,教師再帶領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對公式、定理等進行推導,幫助學生了解這些知識產生的邏輯,從而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掌握以及應用,這些不僅能夠使學生的記憶效果得到增強,同時還能指導其靈活應用不同的變形方式解決問題。
三、審題過程中的閱讀能力培養
認真讀題、正確審題是學生解題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對題目內容以及要求正確、全面的理解,才能達到知識運用的效果。首先,教師需要強調完整讀題的重要性,讀題不可“一目十行”,也不可只看數字、符號等內容,而是需要從頭到尾認真閱讀。其次,學生可以采用畫一畫、圈一圈的方式將題目中的關鍵字、詞等做上標記,這樣能夠為準確、全面地提取有效信息,正確認識出題意圖做好鋪墊。最后,教學生還可以嘗試通過畫圖的方式對題目進行準確解讀,將數形結合的理念運用于審題過程中,能夠將復雜的題目簡化,并構建更加清晰的思路,從而為正確解題鋪路搭橋,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核心素養理念不斷推行的背景下,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高中數學教師需要積極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才能逐步提高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其核心素養的培養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隋卓飛.核心素養背景下對高中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外交流,2018,(44):154.
[2]趙松金.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8,(11):14-15.
[3]翁金釵.淺談核心素養下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24):42.
[4]王萬波.培養高中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優化學習方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3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