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英
二十幾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明白作為一名教師,轉化潛能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每年的教學工作中,我們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潛能生,這些潛能生接受知識能力差,上課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使教學產生一定的難度。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轉化潛能生,提高潛能生的整體素質呢?在教學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課堂上關注潛能生。
幾年前我看過一本關于“學習落后學生形成原因”的書籍。書中講到通過調查統計,90﹪以上的學習落后生都是由于課堂上不專心聽講,沒有學習好習慣造成的。我認為的確是這樣,于是,我在課堂上盡可能關注不會聽課的學生。讓這些不會聽課的孩子學會聽課,在還沒有成為后進生的時候,拉住他們。我們班的劉思成同學上課總是動來動去、東張西望,聽課習慣很差。我上課時,會多提醒他,多提問他,課堂練習時多走到他面前看看。漸漸地他的學習習慣培養起來了,學習成績也有了提高。
二、在班級開展“一幫一”活動,建立學習上的伙伴關系。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多數潛能生基礎差、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如果我們不經常關心、督促他們,他們就很難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但是,我們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每天都對每個潛能生的學習情況逐一過問。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我將班級中的一名潛能生與一名優等生搭配在一起,建立學習上的伙伴關系。并給優等生規定四條任務:第一,幫助潛能生解決學習中的疑難;第二,督促潛能生按時完成作業;第三,給潛能生介紹一些好的學習方法;第四,每周及時向老師匯報所幫扶的同學學習情況。同時,我也給潛能生規定四條要求:第一,學習上遇到疑難問題必須向優等生請教;第二,要自覺接受優等生的監督;第三,對優等生介紹的學習方法要結合自己認真實施;第四,及時向優等生匯報自己當天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自從開展“一幫一”活動后,這些潛能生的學習成績較以前有了明顯的提高。為了鼓勵學生繼續將此項活動搞好,我對在潛能生轉化中有明顯成績的學生,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以激勵他們繼續努力。
三、多鼓勵潛能生,使其在鼓勵中看到希望。
作為教師,在喜歡習慣良、學習好、行為端的好學生同時,更應該熱愛和關注潛能生,而這誠摯的愛則來自于老師親切的話語和細致入微的體貼與關懷,也許就是老師那么一兩句鼓勵性的語言,一次真誠的關懷,而使某個學生從此有了自信,有了奮發向上的動力。如:我們班的王陽同學,上課不專心,作業也寫得很潦草,錯誤非常多,成績很差。但我發現有兩個星期,他上課積極了,書寫也有進步。我就表揚他:“老師最喜歡王陽,他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寫字也認真,只要他堅持這樣去做,學習一定會進步。”想不到,就這樣簡單的幾句話,對他鼓勵那樣大,后來的一段時間他都努力做好,雖然有時他也不能很好地堅持,也會犯老毛病,但只要提醒,他又能嚴格要求自己了。現在他和以前相比已經完全判若兩人。
潛能生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但他們身上也存在著某方面的優勢,或是體育、或是美術、或是音樂等方面比較突出。此時,我們教師只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注意用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去鼓勵他們改正不足的地方,這樣,就能使潛能生重新找回自我,獲取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如:學生愛勞動,我就引導鼓勵他改正不愛學習的一面;學生寫字好,我就鼓勵他改正上課不遵守紀律的一面;學生體育好,我就鼓勵他改正寫作業拖拉的一面等。如:我們班的高小松同學,與班里的同學相比,無論是語言表達、知識接受能力,還是肢體的協調性都差些,起來回答問題一會聲音很小,一會兒會很大,惹得同學發笑,影響教學秩序。我也感到非常棘手。經過觀察了解,我發現他很有禮貌,經常向老師們問好,每天放學都和我說:“再見!”而且有時還很細心,發現其他同學沒發現的事情,這學期來背書還很快。于是我抓住一些機會表揚他,讓同學認同他。其他任課教師也時常表揚他。漸漸地,他會聽課了,會舉手回答問題了,同學們也不再譏笑他了,學習也有了進步。我很清楚,像這部分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他們學得會更困難。我希望,我能一直讓他們愿意每天開開心心來學校,快快樂樂回家去,每天能有一點進步。我覺得這就是成功的事實證明。
四、利用榜樣的力量影響潛能生。
潛能生多數是在學習上沒有明確的目標,思想渙散,沒理想沒追求,不能收心定位。在這種學生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階段,我們做教師的正確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工作中我充分利用榜樣的力量來激勵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學科教學中我根據教材特點滲透思想教育,激發學生愛國熱情,樹立為中華之強大而努力學習的勁頭。利用課余時間找潛能生談話,講名人故事,講身邊人的勵志故事。久而久之,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班的潛能生心理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思想上積極向上不甘落后,有和別人一決高低的學習熱情,潛能生逐漸進步,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我班的班風正學風濃。
事實證明,只要我們有愛心和耐心,認真地去認識、了解他們,因材施教,潛能生就會一點點進步,甚至趕上或超過優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