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芳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科學文化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社會中人們對知識的需求量逐漸提升,因此我國社會中的公共圖書館逐漸地通過建立信息共享空間和學習共享空間,滿足社會群眾對知識的需求。本文作者主要在基于公共圖書館建設共享空間的基礎上,對共享空間的基本含義及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闡述,然后分析了公共圖書館建立共享空間的特征及優(yōu)點,最后再結合實際情況詳細地論述了公共圖書館建立共享空間的合理運作模式和未來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在完善過程中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共享空間? 發(fā)展現(xiàn)狀? 運作模式
中圖分類號:G258?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11(c)-0245-03
On the Strategy of Public Library's Shared Space Construction
FENG Fang
(Taiyuan Library,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030024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and culture in China, people's demand for knowledge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our society. Therefore, public libraries in our society gradual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public for knowledge by establishing information commons and learning common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Library's shared space,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basic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shared spac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Public Library's shared space,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reasonable operation mode of Public Library's establishment of shared spac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Library's shared space in the future Relevant strategies in the process.
Key Words: Public library; Shared space; Development status; Operation mode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中各行各業(yè)逐漸普及應用信息化技術,社會中的人才結構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我國社會中的公共圖書館在資源建設中和服務體系方式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
1? 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的基本含義及研究現(xiàn)狀
1.1 公共圖書館建立共享空間的基本含義
公共圖書館在經營中所建立的共享空間,是在基于共享式學習和開放式資源存取的基礎上,發(fā)展出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同時共享空間也是一種全新的信息服務方式。共享空間在面向社會群眾服務的過程中,便可以將硬件系統(tǒng)、信息資源、服務體系融于一體,用戶通過公共圖書館中的共享空間,就可以實時獲得信息資源和信息服務,實現(xiàn)用戶和圖書館通過一種相互合作的方式進行信息資源的互換共享。公共圖書館所建立的共享空間模式在近些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已經成為我國社會較為歡迎的一種主流圖書服務模式。
1.2 公共圖書館建立共享空間的研究現(xiàn)狀
公共圖書館中的共享空間在建立中主要源于信息共享空間的基本理念,共享空間在建立中的核心原則是“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創(chuàng)造知識為宗旨”。公共圖書館中的共享空間在建立中并需要運用先進的技術,通過圖書館與有關部門的配合,創(chuàng)造出一個支持用戶協(xié)同學習、個性化學習的學習社區(qū)和資源中心,幫助用戶提高在學習中的學習效率和知識創(chuàng)造質量。美國加利福利亞大學Beagle教授認為,通過在公共圖書館中建立共享學習機制,便可以幫助用戶對信息進行管理,提高用戶的學習效率。同時通過所建立的共享學習機制,還可以進一步地提高系統(tǒng)對計算機、軟件和多媒體的支持力度,讓用戶在學習中意識到協(xié)作性學習的重要性。云南大學教授孫云曾提出,公共圖書館中的共享學習空間是學習者的社區(qū),該空間內有沒有固定的設計規(guī)則,因此可以向用戶提供一個功能豐富且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用戶以一種批判性的思維和多元化的學習方式開展學習。同時由于共享空間中綜合了圖書館、信息技術和其他類型的知識服務體系,并可以將傳統(tǒng)的員工知識技能與專家參考意見進行整合,并形成統(tǒng)一的便捷服務發(fā)送給用戶群體。通過將社會網絡環(huán)境下的學習資源進行整合,就可以在識別用戶個人能力發(fā)展的基礎上,重視用戶的知識技能提升。
2? 公共圖書館建設共享空間的模式構建及應用特點
2.1 公共圖書館建設共享空間的模式構建
公共圖書館在建設共享空間模式的過程中,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建立:第一,建立改造型的共享空間,改造型的共享空間在建立過程中主要是依據(jù)電子閱覽室、參考咨詢部和技術部的基礎上拓展改造而成,例如位于我國華東師范大學的圖書館在原來空間布局上便建立了開拓型的討論室和相應多媒體設備,使該圖書館初步具備共享空間的相應特征;位于我國合肥圖書館中的共享空間也是原來閱覽室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第二,公共圖書館可以建立部門式的共享空間,部門式的共享空間在建設過程中,主要是在圖書館某一處單獨開辟一處空間,就要重新組建成全新的共享空間角落,該共享空間角落可以脫離出圖書館原有的管理模式,進而形成全新的運行管理模式。第三,公共圖書館可以建立成共享空間大樓的運營形式,這便需要公共圖書館具有一定的資源,將整棟大樓改造成信息化共享空間大樓,該大樓在共享空間運行的基礎上實施信息的交互式運行,但是基于我國國內當前還未出現(xiàn)此類共享空間運行模式。
公共圖書館通過共享空間的建立,就可以在協(xié)調職能部門工作效率的基礎上,實現(xiàn)靈活管理和服務目標系統(tǒng)化的雙重要求,并構建出以決策領導層和服務執(zhí)行層為基礎的金字塔進行經營模式。同時共享空間在建立過程中由于其具備信息共享空間的本質,因此公共圖書館可以豐富共享空間中的服務內容,為讀者和用戶提供更為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技術設備資源。
2.2 公共圖書館建設共享空間的應用特點
公共圖書館所建立的共享空間在應用過程中主要擁有以下三大特點:第一,公共圖書館所建立的共享空間強調用戶在使用中的自助式學習,公共圖書館中的共享空間其組織原則是為用戶提供學習的知識信息和技術支持,給用戶提供一種更為有效的方式促進用戶的學習效率提升。圖書館內部共享空間在構建模式上呈現(xiàn)出寬松、舒適、歡快的學習情景,同時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內部在建立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資源的綜合化、多層次化和多類型的服務模式建立。高校公共圖書館在共享空間建設中,還需要以圖書館為活動中心開拓豐富的拓展性功能。第二,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在建立過程中更注重協(xié)作化的服務模式,公共圖書館在建立中的協(xié)作化服務模式主要是從信息共享空間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通過強調協(xié)作化的學習模式便可以充分地支持用戶在共享空間使用中的群體學習、團隊學習和知識創(chuàng)新。
3? 公共圖書館建立共享空間的合理運作模式
現(xiàn)階段我國公共圖書館所建立的共享空間在運行模式上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這主要源于公共圖書館的規(guī)模和各自特有的效能,因此在對共享空間的構建模式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公共圖書館在社會中的具體職能,對其共享空間進行細致化的分析。約克大學斯科特教授認為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在建立過程中,就需要滿足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圖書服務,確保用戶在享受共享空間服務的過程中,可以及時獲取相應的圖書資源。此外共享空間還需要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模式,改善用戶在共享空間使用過程中的寫作技巧和研究技能,促進用戶擁有共享空間實現(xiàn)高水平的合作。公共圖書館所建立的共享空間較為合理科學的運作模式需要實現(xiàn)以下幾點:第一,公共圖書館的共享空間在服務的過程中需要將用戶的成功作為其主要的服務目標,需要在用戶所聚集工作的合適位置,為用戶提供一切的服務;第二,公共圖書館內部的共享空間還需要在經營的過程中,設置一位綜合素質較高的圖書管理員,來促進用戶、共享空間合作伙伴、圖書管理員和工作管理員之間的合作、協(xié)作和討論工作;第三,公共圖書館內部共享空間還需要建立較為完善的信息化設備,這便需要共享空間內部負責人為共享空間中配置計算機、掃描儀、打印機、無線電設備、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應用軟件等一系列的數(shù)字資源;第四,公共圖書館內部的共享空間還需要通過現(xiàn)有的技術為用戶提供相應的指導和幫助,并且將共享空間中的各種數(shù)字資源提供給用戶學習等。
4? ?完善公共圖書館建立共享空間的具體策略
4.1 相關部門領導重視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建設
公共圖書館在共享空間建立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及有關領導需要高度重視共享空間建設成果,有關部門需要做好資金的分配和人員協(xié)調工作,當?shù)卣残枰o予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建設中的一定政策扶持,保障共享環(huán)節(jié)在建設中的各項運行機制可以合理開展。圖書館內部的負責人作為共享空間的最高決策者,便需要從圖書館在建立過程中的大局出發(fā),切實地意識到共享空間在建設中對社會發(fā)展和高校教學帶來的重要性作用,因此需要在共享空間建設中給予各方面的支持。
4.2 保障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資源供應體系
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在建設過程中還需要保障資金的供給,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無論是在場所建立、設備運行、人員調配和資源使用等過程中,都需要具有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根據(jù)有關調查研究顯示,當前社會中所存在的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合理性的基礎是在于,具備著充足的資金作為建設和運行保障,進而在周邊地區(qū)帶來了良好的反響。例如,在我國西北地區(qū)的民族大學在對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經營的過程中,就投入了1.5億元建設資金,此外對于共享空間內部的相關設備和硬件設施都選用最高標準,使得該圖書館的共享空間滿足當前國內一流的應用水平。
4.3 根據(jù)用戶需求建立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
公共圖書館在共享空間的建設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地整合公共圖書館內部的相應設備資源、人力資源、信息資源和技術資源,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為廣大社會群眾服務。同時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在完善的過程中,還需要從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用戶的需求出發(fā),避免出現(xiàn)僅憑圖書館在發(fā)展過程中的需求和意志出發(fā)。用戶在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中,不僅需要獲取豐富的信息資源,同時還需要借助公共圖書館對自身開展教學指導、不僅需要紙質文獻,同時還需要公共圖書館內部相應的電子文獻和網絡信息、不僅需要安靜的公共學習空間,還需要較為獨立的研究區(qū)域等。這便需要公共圖書館在建設共享空間的過程中,了解社會群眾對共享空間的需求,進而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
4.4 提高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管理人員素質
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在建設的過程中,還需要提高共享空間內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共享空間內部管理人員是聯(lián)系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紐帶,同時也是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公共圖書館在學習共享空間建設過程中,需要對共享空間的設施配置、資源建設等環(huán)節(jié)進行突破的過程中,來依靠高素質的專業(yè)人員提高共享空間內部的服務質量,除此之外在使用全新理念、高科技設備和技術的過程中,也需要相應的專業(yè)人員開展操作。
4.5 完善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多元化信息資源體系建設
公共圖書館共享空間在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實現(xiàn)多元化的信息資源體系建立,公共圖書館內部的共享空間在應用中的主要基礎便是來源于各類的信息資源,所以需要建立出適合高校教學科研和讀者需求的信息資源體系,這樣才可以保障公共圖書館內部共享空間可以正常合理地運行。首先共享空間需要針對高校讀者及社會用戶,開發(fā)出更為全面多類型、多學科的文獻資料,滿足用戶在學習中的專業(yè)化需求。其次公共圖書館在共享空間的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堅持存量共取、多元化技術開發(fā)的模式互補,在滿足市場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加大對外文文獻數(shù)據(jù)庫的開發(fā)應用。
5? 結語
我國社會中大多數(shù)公共圖書館都建立了電子閱覽室,但是由于用戶在使用中使用方式較為單一,且存在著較多限制,這便使得進入電子閱覽室的用戶越來越少。部分用戶對公共圖書館中數(shù)量繁多的數(shù)字資源、繁瑣且冗長的更新周期飽受抱怨,這些源于公共圖書館中的信息資源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在當下社會環(huán)境的大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就需要以“用戶為中心”并建立出一套系統(tǒng)的信息服務模式,通過開發(fā)共享空間,滿足用戶在公共圖書館中的信息需求。
參考文獻
[1] 郝群.加拿大多倫多公共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建設[J].圖書館學研究, 2017(5):81-84.
[2] 李娜,蘇陽.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建設策略[J].河北科技圖苑, 2015(2):53-55.
[3] 許建業(yè).從信息共享空間建設談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定位與對策[J].新世紀圖書館,2018(5):3-5.
[4] 李海萍.高校圖書館公共文化空間構建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5.
[5] 符藝.公共圖書館第三空間建設模式探析[J].圖書館研究,2015,45(2):20-23.
[6] 徐月華.“智慧城市”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16,29(3):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