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景山
摘 要:高校作為我國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和敏感地帶,肩負著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重任。高校輔導員作為聯系學校和學生的橋梁,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利用新媒體引領青年,牢牢掌控高校學生的意識形態,發揮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權、話語權和領導權。本文探究了新媒體給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的影響,并提出了進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大學生 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 創新
網絡的發展伴隨的是各種新媒體的出現,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不斷改變著青年人的思維特點和成長規律。在網絡信息爆炸式增長的同時,大學生作為網上活動最活躍和受眾最廣的一部分,新媒體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很大影響,這也給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當下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更好地進行思政教育工作,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是每位高校輔導員面臨的問題。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人,必然要利用新媒體創新思政教育工作,積極發揮媒體對學生的積極影響作用,從而有效應對學生產生的各種思想問題。
一、新媒體對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積極影響
過去互聯網還未普及,信息平臺還未建立的時候,高校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主要是采取面談和手機打電話的方式。新媒體的出現為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途徑,開辟了新平臺,新媒體因其信息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的特點,大大推進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進程。因為減少了信息傳播的中間環節,因此有效地聯系起了學生和老師,增進了學生和老師的關系,老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們的思想動態,掌握他們的思想動向,更好地規范他們的行為,有效地落實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確保了學生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避免了過去由于老師和學生間的交流不多所導致的輔導員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欠缺針對性的問題。以前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管理較為困難,因為大學生不像小學生,他們有自主行為意識,老師不能隨時隨地對其進行管控。而新媒體的出現,可以幫助老師隨時隨地掌控學生的行為動態,了解他們的思想觀念,因此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其開展思想教育工作。老師可以隨時隨地利用新媒體發布一些信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及時了解到思政工作的最新信息,輔導員可做到管理及時、思想全面、服務優化。只有時刻從方方面面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幫助學生建立起網絡意識,培養他們的網絡素養,才能最大化地發揮網絡新媒體的積極作用。微信新媒體平臺幫助高校輔導員開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改變了過去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說教式教育方法,避免了受教育者陷入被動接受的局面。師生可以以平臺為載體,實現平等開放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提高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透明性,讓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在陽光下進行。并且大多數新媒體平臺多為學生和老師共同建立和運營,因此可以增加學生的思政工作的參與性,確保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實踐中自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輔導員在新媒體環境下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1.高校輔導員首先需提升自己的網絡素養,建立起網絡教育的意識
高校輔導員常年與學生接觸,要及時接受新鮮的事物,充分認識到利用網絡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輔導員要不斷提升自我意識和綜合素養,掌握好網絡技巧,加強對新媒體理論的學習,利用網絡擴大自己的教育范圍,拓展工作內容,轉變教育思路,在網絡實踐中懂得新媒體時代的網絡特征,熟悉網絡的傳播方式,建設網絡教育平臺并對其精心維護和運行。在網絡上要首先占領學生的思想陣地,做好學生思想的引領者,成為媒體中的意見領袖,利用媒體凝聚學生力量,利用媒體增加學生黏性,讓思想教育深入到學生的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影響學生。高校要組織一支利用新媒體進行思政建設的一線輔導員教師隊伍,通過對其進行網絡培訓,利用網絡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圍繞學生所關注的重點、難點、熱點,進行有效的輿論引導,努力把握網絡輿論的話語權和主導權,敏銳把握一些苗頭性、傾向性、群體性的問題,在新媒體下,要體現輔導員的與時俱進。
2.深入學生群體,利用新媒體發現學生問題并及時解決
高校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工作時,往往找不到學生的思想問題,或對問題把握不準,這不僅是因為大多數高校輔導員不是思政教育科班出身,缺少理論基礎和學術素養,更重要的是因為學校輔導員并沒有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并且未采取恰當的教育方法,因此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常年流于表面,教育一概而論,又怎么會行之有效呢?新媒體的出現,為高校輔導員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內心提供了可能和途徑。學生常年活躍在網絡世界,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發布自己的生活動態,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關注學生的社交賬號從而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并得知學生面臨的難題。職業已經有很多輔導員意識到可以利用新媒體擴大教育的覆蓋面,并積極搭建新媒體平臺進行教育的微傳播。現在的學生普遍有從眾心理,高校輔導員可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創新教育模式,找到新的教育思路,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問題并使其得到有效解決。
3.線上線下教育模式相結合,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代化
微信、QQ作為聊天軟件,在各種社交軟件中擁有龐大的學生群體,因此,高校輔導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就是要利用好這些社交媒體,對學生進行思政工作。過去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只能采取線下教育的方式,不僅在時間空間上有限制,而且效果也不好。利用新媒體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望實現教育的連續性和持久性。老師可以采取一對一的聊天,也可以建立QQ群,實現一對多的教育。輔導員老師可以通過班級群對學生進行管理,定期發布一些文件,傳達中央精神,學習上級文件,實現資源共享。學生在閱讀文件的過程中,可了解到國家的大政方針和學校的校園動態,實現了信息的時效性。老師還可以設置一些主題,比如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群內成員參與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輔導員老師做好引導與配合工作,活躍討論氣氛,并適當傳遞一些主流思想,防止學生的思想出現偏差,實現對學生思想教育的目的。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教育模式,不僅突破了教育的局限性,而且還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來自輔導員老師的關心,同樣老師也可以在對學生的了解中,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實現對學生的教育。
三、結論
要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積極傳播正能量,培養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要始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弘揚主旋律,做到網上正面宣傳,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高校輔導員在新媒體環境下,要解放思想,尋找途徑,拓展思路,不斷創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為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提供堅強保障。
參考文獻:
[1]張華.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能力的現狀與對策[J].漢字文化,2019(12).
[2]謝琳琳.新媒體視野下的高校輔導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9(9).
(作者單位:渤海船舶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