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菲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是財政資金進入流通環節的開端,它是政府年度收支活動的行為標準,預算管理貫穿整個預算編制和執行的過程中。近年來,隨著我國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在原有發展的基礎上,仍然存在問題。文章介紹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基本情況,結合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現狀,深入分析了預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財務管理
一、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概述
預算管理是指為確保財政資金規范運行而進行的一系列組織、調節、控制、監督活動的總稱,是對國家預算資金管理的重點和核心組成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預算不僅是財務工作的開端,同時是單位的一年之計,單位預算的編制、管理、監督和績效都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實施開展和財政的績效考核。隨著2019年1月政府會計準則的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加強預算管理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其具體意義在于:
首先,加強預算管理工作是提高單位的財務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正常運行的支撐。預算管理既要完成預算的編制,過程的控制和最終使用效果的績效評價,還要在一個年度內盡可能地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完成預算任務。
其次,加強預算管理能夠加強預算管理工作,節約預算資金,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推進服務型和節約型政府的建立。同時,行政事業單位通過績效評價,了解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效果,避免單純追求預算的進度,忽視了預算的真正目的。
最后,通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能夠使單位領導了解預算實時進度,制定合理的預算目標,實現政府為社會提供服務職能,讓預算管理為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目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全面預算管理認識不足
行政事業單位在執行全面預算管理方面存在現實困難,整個資金下達體系的漏洞,在觀念上存在偏差,在實際工作當中無法實現全面預算。在實際工作中,因為資金下達體系和按照事業單位資金管理要求,上級主管部門下達年中追加預算列入財政補助收入,各部省補助資金直接列入往來款項,但以上預算外資金卻在預算管理體系之外,沒有相應的預算,導致全面預算是紙上談兵。領導對全面預算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認識,一方面認為預算管理是財務部門的一項職能,與他們沒有關系,導致財務和業務脫節,無法對預算進行管理和控制,也無法進行績效評價。另一方面,缺乏預算專業人才,業務培訓和政策執行脫節。
(二)預算執行有失規范
預算執行貫穿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但是目前行政事業單位日常預算的執行和管理基本由單位財務一人負責,一個財務人員難以實現預算的精細化管理。實際工作中,當基本支出預算不足或者項目經濟科目額度不夠時,擠占挪用以前年度單位滾存資金或者項目資金內部額度進行調整;又或者沒有按照專款專用的原則或預算項目之間相互擠占挪用等現象也屢見不鮮,預算與決算脫節,難以對應考核,都嚴重違背了預算制定時的初衷,也難以準確核算當年的預算支出和預算批復的完成情況。
(三)缺乏有效的監督體系和考核機制
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監督體系和機制,預算管理部門和財政部門不能對預算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因而在預算管理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的外部缺乏相應的監督評價機制。上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主要審核預算的批復和資金的下達,而缺少預算管理過程的監督。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考核體系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職能體系當務之急。除了財政部門的事后評價外,在預算使用過程沒有建立監督和預警體系,難以進行事中評價。
(四)預算管理未能與財務信息系統有機結合
當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為預算管理打造綜合管理型技術平臺。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預算系統僅僅是完成當年的預算,無法和日常賬務處理財務系統、年終的報表決算系統相對接,無法實時顯示預算進度和年終預算的使用結果,更加無法在預算系統的基礎上進行績效評價。這些弊端都導致預算系統形成信息孤島,無法將預算、決算、日常核算和績效評價系統有效結合,難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細化的進行預算管理。
(五)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尚不健全
當前,財政部門尚未制定系統、規范的績效管理工作流程和操作細節,同時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建設尚不完善,未能細化、量化績效指標,績效評價要求行政事業單位預算使用效果量化,但在實際工作中,預算績效往往是釋放出來的社會效益或生態效益,難以用數據進行量化,但是績效評價系統職能按照原有設定的量化指標進行評價,這讓績效評價無從下手。同時,財務人員和業務科室脫節,無法有專業人員進行預算績效評價。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對策
(一)樹立全員參與的全面預算管理理念
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全面預算意識,改變預算資金的下達體系和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將凡是應該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都要編制預算,實現真正的全面預算,將預算管理提升到全員參與,從財政部門到預算的執行者,從上而下,全方位、立體的保障全面預算管理的順利施行。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并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每個業務部門都必須參與的全體性工作。對于年中追加資金和各部省補助資金,在資金下達的同時,預算也應該一并下達并入使用單位。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同時強化全面預算管理的培訓機制,全面提升預算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二)完善預算管理運行體系
健全和完善的管理體系是作為預算管理工作的支撐和保障。單位內部可以通過組建“預算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的形式,領導小組由各個部門的負責人組成,共同進行預算管理工作,從預算的編制、監督、管理都有效結合,有效解決業務工作和財務工作的脫節,完成預算的績效評價,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質量。對于預算之間需要調整使用的情況,應該在合理的范圍內向上級申請,避免出現預算擠占和挪用的現象。
(三)預算管理與財務信息系統有機結合
為了提高預算的編制質量,了解預算進度,實時掌握預算的留余資金,2019年開始使用廣東省級財務核算信息集中監管平臺,日常的賬務處理分設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兩個角色,進行平行記賬,預算會計在財務會計登記每一筆支出,都相應進行預算的登記,這樣能實時掌握預算的支出進度和預算結余,能為單位的資金的使用安排提供參考。同時,預算編制系統可以和省級財務核算信息集中監管平臺,年終決算報表系統相關聯,數據互通,能有效的提高預算、決算的效率。
(四)強化預算管理綜合效能
使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效率更高是預算管理的目的,從而達到資金的使用效用。首先,要嚴格完成預算編制、執行、績效評價,在期末對預算進行本年度的經費分析,系統全面分析后,進行獎懲。再次,要大力推動“互聯網+預算管理”模式,利用“互聯網+”思維,推動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例如在廣東省級財務核算信息集中監管平臺進行賬務處理后,能直觀的看出預算執行情況,從而可以利用數據技術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對于超預算、無預算的項目,嚴肅查明原因,提出考核意見。
(五)運用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說,預算的編制方法要在零基預算的基礎上,選擇綜合方法進行預算的編制。零基預算在使用過程當中,形同虛設,原則上是以零為起點,按照實際情況進行預算編制,不考慮以前年度的費用,以達到不虛增當年預算為目的,但是在實際工作當中,難以實現零基預算,領導層按照歷年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預算審核,上級部門也按照往年人員經費額度和使用情況進行預算批復,因而零基預算在實際工作當中面臨著從上而下的執行困難。因此,我們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按照財政開支標準和人均經費標準,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運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預算編制,使得預算既不虛大浪費,也不會出現短缺。認真對預算項目進行審核,提高在預算管理上的靈活性和積極性。
總之,在2019年開始實施政府會計準則的同時,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進行平行記賬,已經是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發展的一大飛躍,能實時了解單位預算的執行情況。在這個過程中,財政不能局限于事后監管和評價,而是提高對全面預算的認識,規范預算執行,建立有效的監督和考核機制,將預算管理與財務信息系統有機結合,完善預算績效評價都迫在眉睫,樹立全員參與的全面預算管理理念,完善預算管理運行體系,強化預算管理綜合效能,運用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都勢在必行,將預算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其行走在陽光下。
參考文獻:
[1]潘妹.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及管理研究[J].財會學習,2019(06).
[2]周赟.基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加強問題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8(22).
[3]黃曉霞.關于內部控制視角下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思考[J].財經界,2015(16).
(作者單位: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