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
摘要:文章在當前鐵路向股份制企業改革,逐步市場化的背景下,根據鐵路行業“網點多、線路長、分布廣”的行業特點闡述了鐵路資金結算所作為鐵路企業內部資金的歸集與管理機構,在鐵路行業轉型的過程中,資金結算所日常資金調劑和內部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內控制度實施細則不完善和管理制度不能適應改制后管理需求的制度風險;調前審核不嚴,行政干預過多的信用風險;風險管理部門不獨立,系統操作平臺滯后,操作功能缺失的操作風險三方面的風險表現,以內控制度實施細則的完善性和原管理制度已不能適應現代企業轉型中新的管理需求,新管理制度培訓不及時,職工理解執行不透徹。調劑前審核流于形式,調劑后資金監控管理不及時和監管部門的設置不能獨立于業務部門之外,對調劑資金進行全過程監控為基礎展開分析資金調劑風險產生的根源,并嘗試提出健全內控制度,制定業務規范實施細則;嚴格執行調前審查操作辦法,擔保企業切實承擔擔保責任;獨立設置風險管理部門,借助大數據信息平臺,增強管理效能的解決建議,最終實現在優化鐵路企業資金投向和結構的過程中,盤活資金,減少企業集團的資金沉淀與浪費,有效監控成員單位資金的使用情況,保證集團資金安全。
關鍵詞:資金調劑;調劑風險;內控制度
在當前鐵路向股份制企業轉型的大背景下,鐵路資金結算所作為鐵路企業內部資金的歸集與管理機構,是以加強鐵路企業資金管理和提高企業集團資金使用效率為目的,用資金集中管理、統籌規劃、協調調撥的方式,為鐵路企業成員單位辦理收付、結算、調劑等資金業務的機構。本文擬對資金結算所日常調劑業務出現的管理問題進行探討,提出對應的防范措施。最終達到在有效監控成員單位資金的使用情況,保證集團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優化企業資金投向和結構,減少企業集團資金的沉淀與浪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一、鐵路資金結算所的特點與資金調劑風險防范的必要性
(一)資金結算所的特點
鐵路資金結算所作為集中和管理鐵路企業內部資金的專門機構,主要承辦國家鐵路資金融通業務和路內各單位之間資金結算、歸集、調劑等資金業務,是依托于整個鐵路行業內建立的,遍布全國路網的資金結算和管理機構。鐵路企業的特點是“網點多、線路長、分布廣”,作為鐵路企業的內部資金管理機構,可以實現全路任意網點間的快速結算和資金零在途。
(二)風險防范的必要性
雖然鐵路集團公司資金實力強,成員各單位涉及行業廣,但是隨著路網建設的高速發展,集團各單位資金需求壓力大,資金結算所通過集中調配集團內部沉淀的閑置資金,減少鐵路建設和生產經營下的資金缺口,充分盤活集團內部資金流,減少鐵路負債,降低集團公司整體籌資成本。
為了確保集團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最終實現,加強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建設,強化資金風險管理,對整個資金運作鏈條中的風險點做好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跟蹤監督和及時糾正的動態管理機制,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創造最大的資金效益。
二、鐵路資金結算所資金調劑風險的表現
(一)制度風險
1. 內控制度不完善。鐵路資金結算所調劑業務缺少具體實施細則,對申請調劑企業的經營狀況調查不深入,不能及時對已調劑企業進行資產分類,根據已調劑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合理評估資產風險和企業現狀,動態監控調劑企業資金風險。
2. 管理制度不能適應改制后企業需求。集團公司改制后鐵路資金結算所原管理制度不適應新體制需求,在職職工不能及時進行新企業制度和企業法規培訓,延用原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不能滿足改制后公司內部資金管理的需求。
(二)信用風險
調前審核把關不嚴,對調劑企業定性定量評分隨意,缺乏對調劑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還款能力做出有效的評估,不能及時預見調劑企業信用風險。
行政干預過多,受集團公司的整體資金安排,即使申請調劑企業調前審核資信評分不合格或資信測評成績合格,但申請調劑企業整體管理能力和經營效益較差,仍辦理調劑業務的情況,增大調劑資金逾期風險。集團公司為下級企業擔保,一旦出現調劑資金逾期情況,對已逾期企業不能實際履行擔保責任,結算所無法從上級企業賬戶劃扣擔保金額。
(三)操作風險
1.風險管理部門未單獨設立,結算所內風險管理工作一般由稽核部門或財務部門內其他崗位兼任,獨立性差,無法進行全覆蓋監控。
2. 系統操作平臺信息滯后。不能及時升級引入中國人民銀行企業征信系統。結算所操作系統功能缺失,對于需要保證金擔保調劑的路內非運輸企業和合資公司只能人為監管其賬戶,不能對其保證金進行有效的凍結。
三、鐵路資金結算所資金調劑風險產生的根源
(一)制度不健全,新管理制度培訓延遲
結算所對調劑資金風險意識淡薄。各項管理制度均為上級單位指導意見,沒有統一的實施細則規范,各結算所對本級路內企業調劑時多認為集團公司成員企業,調前調查麻痹大意,調后監督疏忽隨意,一旦出現逾期、欠息等情況由上級部門協調,無制度細則啟動下一步計劃,降低風險損失。
改制后,鐵路集團公司逐步向市場化轉型。資金結算所逐步向財務公司業務靠近,集團公司對職工在轉型中的新制度新法規培訓不夠,造成業務相關人員對制度指標了解不透徹,對調劑企業的經營狀況,分析不深入,不能及時對調劑企業的風險問題作出充分揭示,加大調劑資金風險。
(二)調前審核流于形式,調后監控不及時
未設置對申請調劑企業進行信用評級,無法根據信用等級為申請企業設置風險限額。調前審查人員,對申請調劑企業的調前審核不嚴,通過資金調度系統資信測評模塊對企業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隨意,時常出現只對定量數據進行分析,定性分析空缺;對調劑企業定性分析受上級部門影響不能實際反映調劑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時有調前信用測評成績不合格,仍舊違規調劑等情況發生。
調后追蹤時沒有建立統一的資產分類測評體系,不能及時跟蹤掌握調劑企業的經營動態,根據調劑企業近期的經營狀況建立不同的風險應對策略,對資產惡化、經營狀況不佳的企業后知后覺,不能準確識別資產風險,及時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減少資金損失。
擔保調劑是減少調劑資金風險的一種有效手段,集團公司使用自身信用保證為下級企業進行擔保,一旦出現調劑資金逾期,結算所不能對上級部門資金自行進行劃扣,需上行請示報告待批準后才可實行具體操作。又無調劑企業和擔保企業的保證金或抵質押物進行抵質押操作,擔保企業責任等同虛設無實際操作意義。
(三)風險管理部門不能獨立進行業務全程監控
作為集團公司附屬機構,鐵路資金結算所受人員編制限制,結算所未單獨設立風險控制部門,將調劑審查設置于業務部門內部,審查人員無法獨立監控整個結算所的資金風險動態。結算所內各項業務也只能按照業務流程推進,再由審計稽核部門進行事后監督檢查。不能對整個資金業務流程進行事前預防、事中控制的全業務覆蓋。
結算所未接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對申請調劑企業的調前征信情況調查,只能通過調劑企業授權或通過以國家市場監督總局提供信息來源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的方式進行,不能全面了解申請調劑企業的信用情況。結算操作系統保證金功能缺失,需保證金擔保調劑的企業,上繳保證金后,結算系統不能對已繳保證金進行凍結操作,結算部門工作人員在進行日常結算操作時,可能誤操作將調劑企業下保證金作支取操作,加大調劑資金損失風險。
四、防范鐵路資金結算所調劑資金風險的對策
(一)健全內控制度,制定業務規范實施細則
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的,通過制定和實施系統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實現控制目標的動態過程監控機制。而內部控制制度是整個企業的風險管理準則和保障,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應當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的全過程,覆蓋各項業務流程和管理活動,覆蓋所有的部門、崗位和人員。企業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制定系統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并采取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
詳細梳理調劑業務流程,對業務流程中的每一操作環節規范化。建立完整的調前調查、調時審查、調后追蹤操作規范。建立調劑資金風險分類制度,規范調劑資金的質量認定標準和程序,充分揭示不良調劑資金的真實狀況,確保調劑資金質量的真實性,及時根據調劑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調整資產分類結果,對出現調劑風險的調劑資金計提損失準備,形成專人專崗對逾期調劑資產進行管理追蹤。追蹤調劑企業的資信水平、經營狀況、償債能力、財務狀況等動態信息,對已調劑企業進行調后資產分類管理,可以有效的分散降低調劑資金風險。
及時修訂企業內控管理制度,根據不同的情況變化進行更新使內控制度與企業管理需求相匹配,保證內部控制的各項職責得到有效履行,更有效的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充分性進行監測和評估。
加強職工對新企業制度和管理規范的業務培訓,定期對員工實施考核和評價,讓職工從政策法規的理解,到業務操作的規范都了然于心,并有針對性的對新業務、新制度、新法規進行培訓提高職工工作的合規性。
(二)嚴格執行調前審查操作辦法
從調前的客戶評級入手,實行“先評級、再使用”的原則,嚴格執行鐵道結算中心內部調劑資信測評辦法,采取定量和定性指標測算,最終確定客戶評級等次。對風險較高的業務采取第三方連帶責任保證等風險緩釋措施,把資產安全性始終放在首位。對評級對象履行相應經濟承諾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進行調查、分析、評價、測定和審核,對客戶的償債能力和違約風險做出全面的評價,并以簡單、直觀的符號表示其評價結果。調前審查崗位應嚴格對申請調劑單位進行盡職調查,對申請調劑企業提報的基礎資料和信用情況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合法性進行認真核實,并依據近三年的審計報告和實地走訪相結合的方式完成調前調查報告,出具調劑意見。調前調查落實到相關責任人,復審、主管共同審批認可,避免出現麻痹大意,對調劑企業調查評分隨意的情況。及時對調劑企業的風險點進行有效揭示,防止一旦調劑企業信用惡化,造成的調劑資金收回損失。
行政干預與調劑業務相分離,嚴格執行調劑規范,上級部門不再對結算所調劑業務進行指導,只進行法規、政策和業務流程規范。具體調劑企業的資金安排只做調劑預算管理,結算所嚴格審核調劑企業的資格,對不符合內部調劑資信測評辦法的企業,或內部調劑資信測評及格但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差,還款能力不足的企業,堅決不予調劑,杜絕違規調劑行為,從根源上減少調劑資金的逾期風險。
需有條件調劑的擔保調劑企業,擔保企業應切實承擔擔保責任,盡量避免無抵質押物或保證金的信用擔保形式。上級企業為下級企業進行擔保時,上級企業落實到擔保責任人,一旦出現逾期,即可從擔保企業賬戶劃扣相應調劑資金,再由擔保責任人上報集團公司調劑保證金劃扣情況,負責協調、追討已劃扣的相應保證金,保證整個集團公司的調劑資金安全。
(三)獨立設置風險控制部門,增強管理效能
結算所的內部機構設置應在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能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下建立。各結算所單獨設立風險控制部門,使風控部門獨立于業務部門之外,實現審、貸、放相分離,貸前部門對申請調劑企業做到審核調查充分、公正,充分揭示申請調劑企業的經營狀況和風險點,公正提出調前審核意見。風險控制部門對調查報告做到審查獨立,客觀、充分、公正、準確的揭示此次調劑業務的各項風險點,并提出相關的應對策略。調后管理部門定期對業務進行審核、追蹤,對調劑業務在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報告有關人員,不隱瞞不回避。
風險管理部門對全業務進行綜合性風險提示,與事后審計部門相配合,對全部調劑業務進行全過程監控,各部門之間相互制約,避免操作風險的產生。
盡快引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在結算所系統內部建立完善的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全面集中的掌握申請調劑企業的信用狀況,過往信用歷史,合理規劃資金調劑規模。加快對結算系統的升級更新,保證金賬戶的凍結盡快在操作系統上實現其使用功能,對已上繳的保證金進行凍結,防止出現因人為監管失誤產生誤支取等的操作風險。
五、結語
綜上所述,鐵路資金結算所依托整個行業的體制改革,完善全部內控制度體系,保證資金調劑等工作高質量的完成,進一步細化各項業務操作流程,提高相關業務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嚴格審查、監控、追蹤機制,從根本上做好調劑資金的風險防控工作,保證集團資金在安全的前提下發揮最大的使用效益。
參考文獻:
[1]邵麗娜.財務共享模式下資金結算風險管控探討[J].經貿實踐,2018(21).
[2]趙衛東.新形勢下鐵路資金結算所財務分析的優化措施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7).
[3]丁潔.淺談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資金結算中心制度完善與風險控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05).
[4]王巍巍.企業資金結算內部控制的認識研究[J].商,2016(22).
[5]周楠.淺談做好財務公司結算支付工作的幾點體會[J].商場現代化,2017(24).
(作者單位:中國鐵路財務有限責任公司)